写于2015/09/24

羅大佑,1954年7月20日出生于台北,祖籍广东梅县。关于罗大佑小毛孩时期的生活,除了在《昨日遗书》中少许自述外,网上资料着实不好找,以下几张大佑儿时的照片,大家可以看看哪个是他。

童年歌曲罗大佑曲谱完整版_童年歌曲罗大佑曲谱图片_罗大佑《童年》歌曲曲谱

罗大佑《童年》歌曲曲谱_童年歌曲罗大佑曲谱图片_童年歌曲罗大佑曲谱完整版

据《昨日遗书》中他的自述,”我在台北出生。五岁时住过宜兰约两年。宜兰市乡土民情特别淳朴,我童年的田园印象镜头几乎全来自此地。 “,由此不难想到,传唱至今的童年里,”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一定是出自宜兰了。这首歌,也让我想起了侯孝贤的半自传电影,《童年往事》,可谓再贴切不过。推荐大家去看看。

罗大佑的家庭是典型的医学世家,其爸爸是医师,妈妈是护士,姐姐是药剂师,哥哥则是牛津大学的心脏医学博士。也正是由于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而父亲也偏爱 音乐,罗大佑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钢琴,并表露出了对音乐浓厚的兴趣。但是家人,尤其是他父亲,一直不让他放弃学医(包括罗大佑自己,也一直在音乐和医 学中犹豫不决),“这年头世界再怎么乱,医生总是受人尊敬,有饭吃的。”父亲说的这句话,也的确影响着罗大佑,并且就算现在看来,也是如此正确。(说说自 己,填志愿时家人也让我学医,只是自己看到学医要至少5年的时间,就放弃了,结果选了土木工程这个我后来发现完全不适合我的专业。)

童年歌曲罗大佑曲谱完整版_罗大佑《童年》歌曲曲谱_童年歌曲罗大佑曲谱图片

罗大佑《童年》歌曲曲谱_童年歌曲罗大佑曲谱完整版_童年歌曲罗大佑曲谱图片

在医学和音乐之间的博弈,罗大佑自述到“ 后来因为家里是医院,全是干医的,而且,父亲对我说:“如果你干医生,你还可以一方面搅音乐;但如果你干音乐这一行,是不可能一边做医生的。”这话也对: 其实医学这一行我是有兴趣的。后来两条路一起走,走了几年,高下终于分出来了。不但和你的能力有关,可能和你的个性与习惯都很有关系。你做的最好的,往往 是和你的个性有关系的。”(在2002年围炉夜话演唱会上,罗大佑也如是说“请记住一点,你如果干的事情不能让你开心的话,你一辈子都不会开心的。”)

罗大佑在1972年毕业于台湾省立高雄中学,依父亲所愿,大学就读于私立中国医药学院(今中国医药大学)医学系,据罗大佑自己所说,他有个神奇的技能,总 共两百多个学分,每门课程都可以控制在60-70分,但就是不挂。当然门门“低分飘过”肯定和他从事音乐有关,刚进入大学,罗大佑就参加了学生乐队担任键 盘手,并因鼓手王振华的推荐之下,才开始正式创作歌曲。

罗大佑《童年》歌曲曲谱_童年歌曲罗大佑曲谱完整版_童年歌曲罗大佑曲谱图片

(“洛克斯合唱团”唯一的一套团服,右起是罗大佑、贝斯手杨继武、鼓手王正华、吉他手田立昌和主唱林文立)

可以看看罗大佑在大学时期至自在医院时期期间的作品:

1974

●《歌》是罗大佑发表的第一首创作曲,为电影《闪亮的日子》插曲,张艾嘉、孙越、林慧萍曾先后演唱。同时期创作:《乡愁四韵》。

1976

●发表《神话》,为电影《闪亮的日子》插曲,由片中男主角刘文正演唱。

●同时期创作:《错误》《蒲公英》。

1977

●发表《闪亮的日子》,为电影同名主题曲,刘文正、裘海正曾先后演唱。

●同时期创作:《牧童》《我们曾经年轻》(同年大佑就读中国医药学院五年级,首次参与电影配乐工作)。

1978

●发表《旅程》,为电影《情奔》插曲,刘文正演唱。

●发表《风儿你在轻轻的吹》,为电影《情奔》主题曲,由刘文正演唱。

●同时期创作:《情奔》《稻草人》(大佑在和平医院当见习医生,创作量逐渐增加)。

1979

●发表《痴痴的等》,方正、贾思乐、潘越云、邝美云曾先后演唱。

●创作《恋曲1980》,收录于个人首张专辑《之乎者也》中,全曲仅费时30分钟完成。

●同时期创作:《摇篮曲》《童年》《盲聋》(创作当时正值新旧恋情交迭时期,意义深刻。同年大佑在台北

仁爱医院任实习医生)。

1980

●创作《是否》,为电影《搭错车》插曲,苏芮原唱,张艾嘉、潘越云、周华健及杜丽莎(香港)曾先后演唱

●发表《光阴的故事》,张艾嘉、罗大佑曾先后演唱。

●同时期创作:《将进酒》《走不完的路》《青春舞曲》《鹿港小镇》。

●创作电影《搭错车》主题曲《酒矸倘卖无》与插曲《一样的月光》,苏芮演唱(大佑自中国医药学院毕业,

考上医师执照。同年积极筹制个人第一张专辑)。

1981

●发表《爱的箴言》,潘越云、邓丽君、罗大佑、殷正洋曾先后演唱。

●张艾嘉个人专辑《童年》,收录罗大佑的创作《大家一起来》《春望》《四季》《落叶纷纷》。

童年歌曲罗大佑曲谱图片_罗大佑《童年》歌曲曲谱_童年歌曲罗大佑曲谱完整版

(没找到更多罗大佑大学时期的照片,先用黑色外衣时期的代替)

这个时期的创作,可以称为纯真的年代,可以概括如下(转载自 东方网–罗大佑:告别的年代)

70年代中叶,世界局势不安,石油危机频繁。罗大佑当时以一个医药学院学生的身份,进入自己的青春期和台湾的民歌时代。这八年是他音乐生命中最纯真最浪漫的时期,风格洗练清幽,旋律简单亲切,文词精雅深远。

动荡的局势对青春的罗大佑影响不大,他只专注于对自己音乐创作能力的惊喜。像1974年写的处女作《歌》(徐志摩译 词)中洋溢的是死亡带来的安逸与永恒。不少早期作品像《错误》、《乡愁四韵》分别谱了郑愁予、余光中的诗,没有刻骨的血泪乡思,只有文人一缕如梦似烟的叹 息。《牧童》则是稚趣与怀旧的完美结合。

几乎所有动听又广泛流传的情歌都写在这时期,像《恋曲1980》、《是否》、《爱的箴言》等等。罗大佑的情歌中总有一种百死无悔的坚定和绝望缠绵的等待。十几年后他重唱这些作品,染上了一点中年男人的风霜与苍凉,反而远胜原唱。

罗大佑的世界决非风花雪月,早年亦见端倪。《盲聋》对人性的冷漠、麻木与盲目就反讽得相当尖锐。《一样的月光》、《鹿港小镇》关注人文的变化,对15年后的中国今天的现况,依然有警世的作用。

这些歌都很简单,是已经失去的年月里褪了色的黑白歌曲,记录着一代人生命中光阴的故事,忧欢的回忆。

随着1982年《之乎者也》的问世,下一篇我们来谈谈罗大佑的黑色外衣时代。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