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剪梅》,我相信很多人没读懂。听我说完再反驳。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笛谱一剪梅_笛子曲谱一剪梅_一剪梅d调笛子独奏

我对这首词的解读,完全不同于通俗的解释,跟百度和诗词鉴赏的看法不同,在此仅代表我个人见解,诗是有灵性的,解读出来已经晦涩了。

整首相思,但手法很特别,多处指代喻情。上阙写孤独,下阙写相思。

第一句,“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说的是,红烛熬到灭了,席子也是凉的,我脱了衣服,独自上床。通俗的说法,这一段写的是秋景,写游船。可我以为实际写的是独守空房,冷冷清清的屋内场景。红藕,指代红烛。与荷花莲藕并无关系,“玉簟秋”三字,并不是”玉簟”修饰“秋”,而是“秋”修饰“玉簟”。表意是席子凉,而不是凉席一样的秋天。秋代表凉。主语是玉簟。“轻解罗裳”意思很明白,脱衣服。“轻解”可以体会到相思成疾、心神涣散的懒慢。“独上兰舟”有一说兰舟可指代床,所以独自上的,是床,而不是通讲的上船。脱了衣服,独自上船,这个场景并不合适。所以,红烛,玉簟,脱衣,上床。这是在说:没有你在,长夜寂寞,烛灭夜深,席间清凉,懒慢解衣,独自上床。表达的孤独。可以想象这个场景吗?诗人用不俗的语句,描述了一个女子独守空房的寂寞相思夜。

第二句,仍是以物指代。“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仍是夜晚,晚上的浮云略过月光的时候,真的像一幅锦缎,所以“云中谁寄锦书来”恰是作者的遐想,与“隔千里兮共明月”是一样的意境。仿佛流动的浮云在传达你我的相思。“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两句我最爱,“雁字回时”,不解这首词的人,容易写成“雁自回时”,一字之差就完全错了。因为这里说的是,雁排成的字,也就是“人”,月满西楼,这句是羞于明说的内心情感,意思是,人回来,我的世界就亮了。不是想说西楼,也不是对月感怀。西楼指代作者的居所,月满,是两个人的圆满,是心里亮了,是我的世界亮了。所以整个儿上阙,其实景物完全指代人心和情愫,并没有真想写景写物,这可能是很多人的误解。

再看下阙“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先举几句诗词,“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所以体会一下,飘零的花要落水,落花和水本应是在一起才是完美的,这里却强调了一个“自”,所以写的是分离,而不是百度赏析里的什么对韶华易逝的感慨。后一句则完美的证明了这个逻辑,“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虽分隔两地,但彼此同样的相思。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句总结了,思念之情无法排解,哪怕一时因何事而展眉一笑,也立刻会心头又起,说的是时时刻刻都在相思中,什么事都不能让我忘记,无论如何都难消除这刻骨的相思之情。不用刻意想下和上,实际想表达的是,时时刻刻的难忘。

所以百度赏析里说的,什么荷花,什么秋景,什么游船,什么对月感伤的,都是瞎扯,不写秋,不写云,不写月,不写花,也不写水,写的只是冷清,孤独,分离,——相思。

本文为探染君原创,感谢阅读,欢迎关注交流。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