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不相信,前奏曲曾被用来做广告,17世纪时出版商在出版乐谱之前会先印发前奏曲来招揽顾客。起源于15、16世纪的前奏曲最初是为管风琴、琉特琴和维吉那琴写作的即兴风格的自由曲,乐谱上一般只标明音高,节奏由演奏者即兴发挥,这种做法延续至库普兰和拉莫时代。巴赫和亨德尔时代常与赋格组成套曲或用作组曲的第一曲,初步具有独立性。

波兰作曲肖邦创作有《24首钢琴前奏曲》,从他开始开始前奏曲才由“配角“变成”主角”成为独立的音乐作品,他继承了巴赫在《平均律钢琴曲集》的单主题写法,用遍24个大小调,只不过巴赫是按同主音大小调的顺序,肖邦则采用关系大小调的顺序,肖邦的前奏曲充满了“钢琴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其中有思乡的情愫、有希望和憧憬,既有树影婆娑、溪流潺潺的安详与宁静,狂风骤雨般的力量。

德彪西的两套钢琴前奏曲集是其全部钢琴作品艺术特征的缩影,朦胧神秘、虚无飘渺的印象派风格和独特新颖、富于色彩的和声技法得以集中体现。如《帆》中的全音阶技法、《被淹没的教堂》中的朦胧气氛、《焰火》中魔鬼般的高难技巧等,犹如二十四幅色彩斑烂的油画。俄国和前苏联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肖斯塔科维奇等作曲家又创作了具有独特个性与辉煌技巧的前奏曲集,丰富和完善了这一体裁。

前奏曲虽然以键盘作品为主,但也有管弦乐队的,19世纪中叶开始许多作曲家在歌剧创作中用一首短小的前奏曲来取代通常的序曲,如瓦格纳的《罗恩格林》《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得》和威尔第的《茶花女》前奏曲等,李斯特把他的13首交响诗中的著名的第三号也称为前奏曲,是因为其音乐素材来自于合唱套曲《四元素(风、水、星、土)》的前奏部分,后来才将其改写为独立的交响诗。

《bD大调前奏曲》(Op.28 No.15)是肖邦24首前奏曲中最为著名的一首,于1838年肖邦与法国女友乔治·桑在地中海马略卡岛疗养期间写成。全曲用贯穿始终的持续单音(ba音),惟妙惟肖地模仿了延绵不断的雨滴声,因此也称之为“雨滴”前奏曲;三幕歌剧《茶花女》中国观众熟悉的一部作品,剧本是皮阿威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同名悲剧改编而成,今天我们分享给大家第一幕的前奏曲。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