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创作按照有无乐谱,可以分为有谱音乐和无谱音乐。西方流行音乐中其实也存在大量无谱音乐,比较有名的模式就是“自编自唱”(singer-songwriter),一般由歌曲的演唱者自己设计旋律,撰写歌词,可由吉他进行简单的和弦伴奏,或用钢琴进行节奏伴奏。世界各地的民歌其实也绝大多数都是无谱音乐。

有谱音乐一般由专业作曲家创作,比如姜白石的词谱,对大型乐团进行合奏有着很大帮助。西方音乐一个特点就是注重和弦,不同乐器演奏的旋律线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国音乐传统上不重视和弦,主旋律线比较重要,在戏曲中,一般根据``导演''(师傅)的要求,由演唱者确定旋律线,乐师据此提供伴奏,一般也都是不同八度上的重复或者节奏上的伴奏。例如在安徽民间小调中,旋律比较单一,胡琴演奏者主要是演唱者唱完一句,他来重复一下刚才唱腔的旋律。演唱者根据歌词的内容和长短对旋律可能会有所调整,琴师也会立即反应过来,同时进行调整。所以,西方戏剧对乐谱的需求比较强,而中国戏剧对乐谱的需求比较弱。这是两种音乐文化由于对和弦的重视程度不同而导致的差异。

由于不重视和弦,中国戏曲音乐一般会横向拉花,即一个字唱出来的旋律线本身就会曲折反复,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西方调性音乐则采用纵向拉花,一个音节一般就是一个音高,但合唱、伴奏中会有好几条完全不同的旋律线,以和弦的要求进行行进。印度音乐也不重视和弦,但与中国音乐的“大拉花”不同,印度音乐采取的是“小拉花”,在音节前后用半音、颤音、滑音等进行装饰。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