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的学院氛围中,有一种将笛子的审美认同套用在箫上的趋势。本人对此并不以为然,虽然其已占据笛箫专业圈的权威口径。本人虽然才疏学浅,但也是不吐不快,故撰此文,抛砖引玉。

笛与箫的审美取向是有很大差异的,本文仅集中在这一个方面讨论。

对笛的欣赏,重在旋律线条(包括主体旋律和由技巧表现的细节旋律),例如

对箫的欣赏,重在声音线条(包括一个音的线条和一个乐句的线条),例如

(张笛先生对《鬲溪梅令》的重新演绎)

箫曲的旋律色彩也许既不复杂也不跌宕,但其每个音都有自身的浓淡轻重,可以理解成“一音多味”,也极似书法的理念:一笔中就已包罗万象。

箫这种在每一个音上做文章的能力,是笛不具备或不能达到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笛膜。由于在同一支笛子、同一片笛膜、同一曲演奏的过程中,笛膜产生的音色音量占据了音响的主导地位,其中笛膜的发生音色比较单一,所以一声笛音可以有强弱弯直,但却难以有浓淡虚实,故而笛曲多用复杂华美的旋律作为其“语言表达”,并且难度越高的笛曲,旋律线条往往越是繁复。

然而箫则不同,它的发音是靠整根竹子的振动,随演奏者的口风、气息(口风包括风门高度宽度、入气角度、肌肉松紧度、口腔空间等因素;气息包括腹压、胸压、口压等因素)不同,音色音高能产生非常丰富细腻的变化,哪怕只是一个音。而且,这种丰富程度随箫吹口变浅、宽度增大、内径扩张而更加丰富,这便是我们常会提到的“张力”。这在南箫或尺八这些洞箫的“兄弟乐器”上体现的更为明显。

因此,箫曲的旋律可能非常简单,但因为其每一个音都大有文章,致使演奏难度很大,或者说完成起来很容易,但要吹出“味道”却很难。这通常不是几个月的突击训练所能达到的,评价起来的难度也特别高。众所周知,难以将评价标准统一化、体系化的内容,是难以进入学院体系的。这或许是箫常年处于笛箫专业的次要位置,并且没有广泛获得考级“加持”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某些权威的笛箫考级用书中,明显存在将笛曲作为箫之曲目的现象。笔者认为这是不太合适的,或者至少是失之片面的,因为这很有可能造成以笛的标准判断箫演奏水平的问题,并可能会逐步弱化箫这件乐器自身的审美和特色,从而影响箫文化的长远发展。

当然,笔者并不因此而反对箫的考级,相反还相当支持。但是,笔者认为在正是开启箫考级之前,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例如关于箫的审美认同这种方向性问题,就需要得到充分的探讨,才能初步定下调子;又例如箫曲的发掘、整理、复原,并提出可用于考级的、可操作的评判标准;再例如对于本文中所提到的一些关于对气息、音色、张力等的评判,除了要提出标准,可能还要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比如高保真录音、频谱分析等。

诸如以上,为了箫的复兴和发展,还有许多基础工作要做,仍重而道远,一切不可操之过急。

笔者习箫多年,但水平一般,上文的论述中,错误在所难免,但本人对所提出的这个方向性问题,有充分的自信。笔者会继续致力于对箫的研究,并不断将观点和思考分享出来。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