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可能不知道你这不经意的一问,是多少学者掉光的头发。

如果你问的是现代的分类,那么基本可以认定,国乐中,横吹的叫笛子竖吹的叫做箫。

可如果你问的是古称,那麻烦可就大了。

当你在古文中,特别是宋之前的古诗词中读到笛和箫的时候,很有可能,其中所表现的乐器,与你今天的理解很不一样,甚至相反。

先给个总结,你先大致感受一下这个“乱象”,然后再往下看。

笛子独奏十大名曲_笛子八普_紫竹笛子和苦竹笛子

笛箫之辨秦汉之前

这个时候,没有笛箫之分,无论横吹竖吹都叫做笛,或“篴”。

篴这个多音字,通“笛”,读音为dí或zhú,两个完全没关系的读音完美的诠释了我们国乐中笛子的材质特点。

秦汉时

秦汉时期是笛子发展的黄金时代,此时,开始有管乐横吹和竖吹在叫法上的区分,此时无论横吹竖吹,也都还可以统称为笛。

如果区分的仔细一些,横吹的笛子,可以叫做笛或雅笛。

竖吹的“笛子”,也就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箫,那个时候,叫做“长笛”。

汉马融有一篇《长笛赋》,其中有一句

“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当簻便易持。易京君明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

这其中“双笛”我们不熟悉,但是羌笛我们肯定听说过。

王之涣写过“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岑参写过“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王昌龄写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特别标明一下,以上三句诗,虽然讲到羌笛,但其中的羌笛是不是羌笛,其实是存疑的,原因在后面讲隋唐时期的情况时会再分析)

这“羌笛”,最常出现的场景是边塞诗,看名字就能知道,这不是一种塞内之物。

它长这样。

笛子八普_紫竹笛子和苦竹笛子_笛子独奏十大名曲

羌笛

看看这形制,是不是就明白为啥叫做“羌笛”了?

羌笛是一种竖吹双管簧片乐器,虽然竖吹,但还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箫,而更像我们今天的双簧管。

古希腊倒是有一种乐器,跟它不仅原理一样,外形也基本差不多,叫做“阿夫洛斯管”。

紫竹笛子和苦竹笛子_笛子独奏十大名曲_笛子八普

阿芙罗斯管(Aulos)

回来回来,那么马融《长笛赋》中的“长笛”就是“羌笛”吗?

并不是。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专门解释过马融提到的“长笛”,他是这样写的:

“后汉马融所赋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李善为之注云:‘七孔长于是四寸’。此乃今之长笛耳,太常鼓吹部中谓之‘横吹’,非马融所赋者。”

会吹箫的小伙伴看到这个描述,一定马上明白这讲的根本就是洞箫。

以我的这支箫为例,“一孔出其背”指的正是这个需要拇指按住的孔。

笛子独奏十大名曲_紫竹笛子和苦竹笛子_笛子八普

“一孔出其背”

至于尺八,这种乐器可以理解为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箫的老祖宗,在唐时传到日本,并在日本发扬光大。

笛子独奏十大名曲_笛子八普_紫竹笛子和苦竹笛子

日本僧人吹奏尺八

再说箫,秦汉时候,箫这个概念也是存在的,只是秦汉的箫指的是排箫,是编管乐器,张这个样子。

紫竹笛子和苦竹笛子_笛子八普_笛子独奏十大名曲

排箫,右边儿那个

这种乐器也能在世界各地找到兄弟姐妹。

例如在西方,这类乐器被认为与牧神潘有关,所以这种编管乐器被统称为“Pan Flute”。

紫竹笛子和苦竹笛子_笛子八普_笛子独奏十大名曲

罗马尼亚的“Pan Flute”,“Nai”

隋唐时期

这是如今笛箫的概念逐步成型的时期,也是笛箫之辨最为混乱的一个时期。

先看笛

在这之前,基本是以横吹的笛为主,来区分竖吹的箫。

然而隋唐时期,又出现一种及其别扭的区分方式,即管竖吹的叫做笛,横吹的有时则刻意称之为横笛。

特别在文学圈,这时的文人们有一种倾向,认为只有竖吹的笛是可以入雅乐的,有时直接与萧混同;而不入雅乐的横吹之笛,则刻意称为“横笛”。

有学者曾以福建南音中的发音特点为依据,指出“古代叫笛的,我们现在叫箫,古代叫箫的,除了排箫之外,我们现在叫笛,扭了个个儿”。

宋时的朱熹也有称:

“今之箫管,乃是古之笛。云’箫’,方是古之箫。”

——《朱子语类》 卷九十二

所以唐及宋早期的诗词中,提到“笛”这个概念时,我们无法判断说的是笛还是箫。

例如:

唐,陈羽,“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这个横笛一定是笛子,这没问题。

但是,同样是唐,赵嘏“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中的“长笛”具体指的是“长的横吹的笛子”,还是竖吹的箫,这个就有些存疑了。

不仅如此,这个时期,“羌笛”还是不是前文提到的“竖吹的簧片乐器羌笛”,也开始出现歧义。

在唐代,常有“羌笛横吹”的说法。例如李白诗:“羌笛横吹阿亸回,向月楼中吹落梅。”

至于横吹指的是就应该是横吹,还是偶尔炫技横吹(箫也是可以横吹的),这个并不明确。

不过有学者从诗句中提到的《阿嚲回》这个番曲做了推测,

“大山多飞禽,名阿滥堆,明皇帝御玉笛采其声,翻为曲子名。当时左右皆传唱之。”

——《唐人说荟》 【清】陈世熙

很有可能,在军旅中,唐人已将羌笛与横笛画上等号,但是不是真实如此,抱歉,我并不知道,我看到的文献也都是主观推测,并没有明确无疑的证据来支持。

倒是那种原汁原味的“羌笛”,在古诗中,确定无疑的称呼变成了“羌管”。

如白居易:“羌管吹杨柳,燕姬酌蒲桃,银含凿落盏,金屑琵琶槽。”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横笛在军旅中是有其特殊作用的。

例如:

汉乐府诗集,有这样的描述:“横吹曲,其始亦谓之鼓吹,马上奏之,盖军中之乐也。”

南朝江淹则有《横吹赋》

“其声也,则鞅郁有意,摧萃不群,迢遥冲山,崎曲抱津,绵幂顺序,周流街吕。故西骨秦气,悲憾如怼;北质燕声,酸极无已。断绝百意,缭绕万情。”

——《横吹赋》【南朝】江淹

横笛,自古以来是军乐中极其重要的配备,比起洞箫,无论是声音还是形制,都符合行军征战的需求。

所以边关将士听到的笛声,还是基本可以确定,就是横吹的笛的。

再看箫

箫,除了排箫和洞箫的区分,这个时期,又出了一个变数,尺八这个称呼出现了。

尺八,可以明确,是根正苗红的箫。

但是你搜索一下这个时期的记录就会发现,关于尺八的记录并不多。

这是因为,这个时期,有时“尺八”和“竖笛”这两个名称,也是混用的。

例如陈旸《乐书》说:“第管之制六孔,旁一孔,加竹膜焉。足黄钟一均声。或谓之尺八管,可谓之竖篴,或谓之中管。”

翻译下,就是陈旸将定调的竖笛(篴)中间“黄钟”那一支成为“尺八”,其区分只在于律制。

也就是说尺八是竖吹的(篴)笛,是十二支笛中的“黄钟”那一支, 因其长短、声均居中,故又称“中管”。

尺八之外,这个时期还有种名为笛实为箫的乐器,叫做泰始笛,跟主线无关,就不继续展开了。

宋兴之后,横吹笛竖吹箫的概念,逐渐彻底拎清,和今天几无区别了。

这个过程最大的助力,应当是唐时膜笛的发展,让笛和箫在音乐表现上有了鲜明的区分。

最早记录笛膜的,是宋时陈旸。

“唐之七星管,古之长笛也。一定之调,合钟磬之均,各有短长,应律吕之度。盖其状如篪而长,其数盈寻而七窍,横以吹之。旁一窍幪以竹膜而为助声。唐刘系所作也,用之雅乐。”

—— 陈旸《乐书》

有意思的是,在这部《乐书》中,陈旸还记录了贴笛膜的箫。

“箫管之制,六孔,旁一孔加竹膜焉。”

可见那个时候,笛膜不光是笛子的标配,箫,也有“箫膜”。只是很显然,“膜箫”并没有流行开来,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笛箫之分具体明确于何时,已无法追踪确切的时间,不过至少在苏轼时,笛箫之分已然明确,甚至有学者认为正是在苏轼的推动下,现代笛箫的概念最终形成。

苏轼描述的笛声,是:“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

苏轼描述的箫,直接以现在的称呼洞箫:“客有吹洞第者,倚歌而和之,其声鸣鸣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馀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可见,这两种乐器的音色,已于我们今天的理解别无二致。

多管的排箫呢?苏轼也写过,只是用了另一个名词,叫做“凤箫”,曲排箫形制有如凤凰之尾之意,如:“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总结一下,当我们读北宋之后的诗词时,出现笛和箫的时候,已经可以按照今天的概念理解了。

笛就是今天笛,箫就是今天箫,留意一下“凤箫”指的是今天排箫,也就ok了。

好,基本写完了,其实又只写了一点点。

笛箫之辨,是国乐史一个很大的课题,我只能从我能找到的一点有限的文献中整理了一些观点,其中有很多至今也还有争议,很可能永远不能尘埃落定。

如果你读到这里,是否理解了我开头的那句话:

“笛子和箫有什么区别?你这不经意的一问,是多少学者掉光的头发。”

参考资料:

[1] 黄翔鹏. 工尺谱探源[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2(4):5.

[2] 万博. 中国古代笛箫类乐器名实问题研究中的歧义与焦点[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7(2):5.

[3] 林克仁. 中国箫笛史[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