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耳倾听挺好,用心演奏更佳

聆听音乐是一种享受,但是如果真正想让孩子拥有音乐所能带来的益处,一定要让孩子学习演奏乐器

尼克主任播放了一段以爵士配乐的视频动画。视频通过一系列神经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来展示乐器演奏给大脑带来的那些奇妙益处。

原来,演奏乐器的时候,音乐家的大脑中是充满“焰火”的。演奏时,演奏者的大脑就像在做脑部的全身运动,得到锻炼。而如果只是聆听欣赏音乐,大脑的运动量则小得多。演奏乐器和欣赏音乐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是否调用了大脑的律动神经。演奏因为调动了那部分神经,而使得人的左右脑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加流畅,这样的训练之后,不仅对人的音乐能力有好处,对人在学术甚至是生活中的各种情况的处理,问题的解决还都会有帮助。

我把这段TED视频转到了腾讯视频空间,方面观看。

如需中文字幕,可以访问:

ed.ted.com/lessons/how-playing-an-instrument-benefits-your-brain-anita-collins 选择中文字幕进行观看。

尼克主任说了演奏乐器有多方面的好处,其中有一项引起了家长的哄笑:“研究表明”,弹吉它的男人更有吸引力!忽然想到我的父亲,他难道也知道这个?

我十四岁那年,父亲买了把吉他送我。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脑中竟还有那把吉他的样子,颜色像远山的夕阳落日,火红、明黄、暗黑…渐变地交织在一起。那把吉他为我的大学生活添了不少颜色。咱也曾是熄灯后的楼道歌手,低声浅唱,不知有没有打动过谁。虽然现在自己离演奏已经越来越远,但女儿在音乐方面的成长着实令我暗喜。

接纳个体差异,择机树立自信

尼克主任说到的一点让他自己深有感触。做了十八年音乐老师,一个有意思的观察是在同一个班里的学生,在对某一个乐器的掌握程度上可以有非常大的不同。有些同学因为自己在课外学过,已经比较了解,甚至娴熟掌握。有些孩子可能就似一张白纸从零开始。他在课堂中创造机会,让那些哪怕只会弹一两个音的同学也有机会能够去当众尝试,而且是当着一些“高手”的面去尝试,这样可以锻炼大家接纳个体的差异,同时,对这些对乐器不太了解的孩子也是一种机会,久而久之,对不熟悉的事物,做不好的事情,也能够自信去尝试,而并不一定要做到出手不凡才出手,而是”该出手是就出手“。

回家后跟女儿分享感想,她极为赞同,说这就是为什么她现在连以前从没碰过的架子鼓、吉他、尤克里里也敢于在人前摆弄展示。不会就是不会,新手就是新手,没那么多磨磨唧唧!我发现,女儿慢慢地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她似乎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在课堂回答老师问题一定要有十足把握才肯举手的小女孩了。作为父亲,我深感欣慰。

校内音乐教育,已然花样繁多

女儿学校有小学、初中和高中,全部有IB体系。对音乐课的安排也是贯穿始终,有些年级时必修,有些年级时选修。

小学生,每年中有两个学期分别学习音乐或戏剧 (每年一共四个学期)。另外,学校分别有木琴、尤克里里、弦乐器的小乐队和录音小组。1/2年级,3/4年级和5/6年级和校级四个合唱团,小学每年也有音乐剧演出,今年的剧目是《狮子王》的体验版。

中学生,7/8年级,每年一个学期必修音乐。9年级,每年有两个学期可以选修音乐。10年级全年都可以选修音乐。而11-13年级,学生都可以把音乐作为NCEA或者IB的选修课。中学有弦乐队,吹奏乐队,爵士组合和舞台乐队,有四个合唱团,每年都有音乐剧。今年初中的剧目是《史瑞克》,高中的是《发胶明星梦》。

尼克主任引用了奥克兰大学医学和健康科学系约翰主任的话来说明音乐学习对孩子申请大学也会有帮助。约翰主任曾经说,在申请入学的面试中,如果你告诉面试官你在音乐上有些爱好,一点也不会吃亏,反而能够让面试官感到你是个有爱好的人,一个专注的人,因为演奏乐器一定需要许多练习,并且,你有富有创造力的一面。懂音乐、会演奏并不能保证你能够被我们医科录取,但是这种素质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比较全面的医科学生所具有的。

写在最后

接连几周,学校像是和音乐较上了劲。

上上周是家长参观音乐剧演出的后台和准备,上周是音乐剧的盛大演出,这周是学校和家长交流学习音乐的重要性。音乐教育已经深深渗透到学校的教育环境中。

听了尼克主任的介绍,觉得音乐不仅美好,而且很重要。惋惜自己年轻时没有机会接触更多。但我依然欣慰,因为时空变化,女儿在她花季的年龄,可以幸福地徜徉在音乐的世界里。

文 /Sherman@新西兰教育

大观家庭出品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