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立个我认可的观点:不是每个系列作的新作都无权大量使用前作配乐。古剑初代骆集益老师的配乐占绝大多数,而古剑二当中骆集益老师的配乐应该占一半左右。古剑三的新配乐则是周志华老师的配乐占大多数,但游戏当中用到的骆集益老师前作配乐也不少(占据了全局使用配乐当中的几乎四成左右)。我个人体验让我觉得这些配乐都用得恰到好处。

虽然之前我也吐槽过为什么周志华老师在本作当中的最强战斗曲〈赦生骨〉要被用给獍妖这种前期最菜的 Boss,但后期倒数第二个 Boss 也就是强化版獍妖登场时的战斗曲也是这首(巫炤也在这场战斗内以影子的方式出现)、效果非常出众,所以我收回这个吐槽。

郑雯老师是这次的音乐企划外包统筹。虽不是配乐专业出身,但其人非常谦逊,加上邵芸老师与林凌老师的音乐设计,这次与周志华老师的外包合作非常顺利。

本次〈千秋〉等交响实录的曲目首次在古剑配乐当中用到了周志华老师的团队制作。古剑三的结局人员名单当中的〈千秋〉分为前后两部分:后半部分是周志华老师自己作曲编曲的原样(故意做成室内乐的乐器阵容,方便与交响版做出气氛偏差),而前半部分的弦乐部分则是由管弦乐法师邓皓羚老师针对真人乐团演奏进行改写过的、由北京首席爱乐乐团演奏。整个交响版〈千秋〉作为音乐音响作品的制作品质把控则由黄伟哲老师担任制作监督。我有幸在〈千秋〉的录音现场(北京唱片厂九紫天诚录音棚)见证了他们的录音工作场面。

好听的二胡曲殇_殇二胡_殇二胡演奏

摄影师:孙志贵(哀凤 7 机载镜头)。左起:黄伟哲老师、邓皓羚老师、周志华老师。

录音结束之后,录音棚内的 Pro Tools 录音专案包会被直接转交给杨敏奇老师(宗师级别的混音师,骆集益老师与周志华老师的长期合作对象)那里进行混音制作。(我也是因此才知道:在交响实录之后要向录音棚索取 Pro Tools 录音专案包。这在台湾的配乐界是工业常识。)

古剑三的大多数新配乐仍旧是 MIDI 配乐为主、辅以少数独奏国乐器的实录演奏。由于配乐量大,所以「在固定的短时间内把每一首都做得超优良」其实是一个挑战。周志华老师早在 90 年代就被誉为在台湾的 MIDI 教父,自然有他自己的 MIDI 经验与方法、来应对这种挑战。这其中一个方法就是 MIDI 电吹管──将人对呼吸的控制导致的风速流量变化资讯捕捉为 MIDI 演奏表情数据:

这一招(特别是对合成器采样音源而言)非常好用。周志华老师经常自己制作采样音源,搭配使用也方便。

之前的回合制 RPG(轩辕剑三至轩辕剑六外传穹之扉、仙剑二至仙剑六、古剑一与古剑二)因为战斗系统本身的特性、需要让战斗配乐变得「非常燃、且不能为燃而燃」。这一类回合制的战斗配乐是曾志豪老师最拿手的。到了仙剑七、轩辕剑柒、古剑三这一代,曾志豪老师在完成了针对 ARPG 这种新战斗系统的战斗配乐转型的同时、也完美继承了他之前的战斗配乐当中的诸多优势。古剑三这边的话,周志华老师之前写的古剑战斗配乐其实更适合与 ARPG 搭配使用。而这次周志华老师为古剑三新写的战斗配乐则充分发挥了他的长处。因由古剑三本身特殊的剧情气氛特徵,周志华老师的战斗配乐在风格方面也是与曾志豪老师走不同路线。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新曲(战斗曲)有〈斩诡〉、〈却邪〉、〈镇厄〉、〈赦生骨〉、〈凌云覆空〉等。特别是〈凌云覆空〉配合画面观赏才叫震撼(17:23 秒开始):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 Live 版〈红莲劫焰-变奏〉可能为了因应大天魔战斗场景音效多低频的原因、而将 BGM 本身的低频削弱了不少。我不知道古剑三在用的 FMOD 音效间体(又称音频中间件)是否有像 CRIWare 那样可以根据游戏内的音效自动让 BGM 削弱对应频率的功能(乾脆俗称为「频段躲闪」吧),只觉得这样会使得 Live 版〈红莲劫焰-变奏〉不适合单独拿出来欣赏。希望古剑四的配乐企划可以注意这一点:让乐师们直接按照正常的频率曲线来做配乐即可,后期针对游戏音效上下文的 EQ 调整可以交给 FMOD / WWise / CRIWare 这种音效间体来处理。这里给出巢穴音乐的甯承信老师对在 CRIWare 音效间体当中利用 SideChain 实现频段躲闪的讲解(02:54 开始):

说一下场景配乐:某些场景配乐用到了周志华老师之前在仙剑与古剑系列配乐当中很罕见(却在他的电视剧配乐当中常见)的周氏洋乐风格(特别是对小提琴的运用,非常加分),这其中当以光明野与天鹿城的场景配乐为典型。阳平的地图场景配乐在剧情前中后期(以及是否是梦境)都有不同的配乐划分:同样的场景,在不同的剧情阶段下,衬托主角不同的心境。至于气氛配乐,特别是紧张气氛的配乐,在作曲与编曲这两个特徵方面也同样完美地达到了衬托效果。

我能讲的大概就是这些。

$ EOF.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