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尾声怎样编配_钢琴曲尾奏怎么编_钢琴曲编尾奏是什么

文 | 王均栋

不知音乐教育的同行们有多久不弹即兴伴奏了?或者即兴伴奏还停留在右手以旋律为主,左手打着简单的节奏,而很久没有进步;更有甚者,已经多年没有摸过钢琴,因为有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辅助,课堂教学变得那样“简单”。但少了老师范唱和钢琴伴奏的音乐课堂,还是音乐课堂吗?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体现在何处?

如果说歌唱在整个音乐课堂中占的比重最大,那么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便与之相依相随。一节音乐课,学生在演唱时,教师必须得用钢琴伴奏,这样音乐课堂才更加真实、生动。但很长时间以来,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辅助让教师授课变得极为容易。相当数量的教师在歌唱和钢琴伴奏能力欠缺的情况下,依然将音乐课上得游刃有余,再加上一系列优质课、展示课从评价导向上更倾向于学科综合而忽视了音乐本体、音乐课本体,助长了音乐课堂可以没有教师范唱和钢琴伴奏存在的风气。长此以往,学生只能间接地通过影音来提高审美,实际演唱能力不会得到提高。而这些问题可能不会直接在当前体现,要到中学阶段的合唱课以及各类综合音乐活动展演才显露出来。

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的问题,根源在高校课程设置、师资配置和人才培养方式。而高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相较于其他学科设计处于薄弱环节。据笔者调研,现如今高校即兴伴奏课并未有统一教材,多是根据教师自己的设计展开教学。很多高校的钢琴即兴伴奏课教师都是由钢琴教师兼任。某些钢琴教师自己都无法做到灵活即兴,于是采取的办法多是让学生练习套路,练习和弦进行公式,期末考试则是给定学生作品后,让学生以正谱演奏的方法像练习一首钢琴作品一样弹下来。这种模式不仅不能真正教会学生即兴伴奏,反而会从意识上给学生的即兴伴奏学习造成阻碍。

钢琴即兴伴奏并非没有套路,但“灵活、迅速、实用”是其最显著特点,伴奏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作品调性,并且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唱,灵活升调或降调。同时,要根据作品的风格、情绪需要,选择合适的伴奏织体。前奏、间奏、尾奏的设计,以及作品段落、乐句对比等都需要伴奏者有较高的素质。然而如今,钢琴即兴伴奏仿佛悄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音乐课堂失去了音乐性,失去了最原始、朴素的音乐课堂氛围:老师坐在钢琴旁边弹边唱,学生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动情歌唱。

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首先是高校应重视音乐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从师资配置、课程设计、教材谱例选择等各方面多管齐下,循序渐进地展开课堂教学。当然,脱离钢琴技术谈钢琴即兴伴奏是不可能的,钢琴弹不好,即兴总会是浮于表面,属于无根之木,不够扎实。其次,高校即兴伴奏教师要有自我突破的意识,为学生在课堂中做示范,在课堂上分析不同风格的作品,让学生学会编配,只有在实践中磨练、提升、总结,日后他们才能见到任何谱子都能真正“以不变应万变”。

另外,高校毕业生自离开大学校园踏上中小学音乐讲台起,就要认识到自己角色的转变,绝不可满足于曾经的学校学习而忽视在工作岗位中专业技能的修炼。应做到在备课中将所有作品烂熟于胸,无论唱还是弹,都应做到依据学生、依据学情的“活”,不断修炼自己的技术与艺术,兼修教育情怀、人文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才能体现自己的专业素养,音乐课才能体现音乐课的学科价值、学科素养;最终,才能更大化地服务于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最高要求。

- THE END -

《音乐周报》2024.1.24目录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