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作曲,也不(会)编曲,偶尔听听音乐,从一个观察者角度说说。

这个问题实际上非常综合,也有一定难度,和声啦,复调啦,配器啦,综合起来其实就是在研究这一类问题,本质上就是织体写作,或者叫做编曲作曲本身,所以你说它大不大?

副旋律嘛,所对应的就是主旋律,因此首要的一条就是体现好主次性,喧宾夺主就不好了。

当然了前奏间奏我把它开除除副旋律籍,在主旋律不存在或者终止的空当里,前奏间奏就充当了主旋律的地位。我不晓得科班定义是如何规定的,在此说明这种情况,只讨论与主旋律在时段上重合的副旋律这种情况。

喧宾夺主或者主次相当我认为是不好的情况,喧宾夺主不用说了,使你想要听到/听清的东西听不到,听不清,或者大受干扰,多么难受。主次声部相当,我前面有篇文章,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注意力投向困境”,本质上是因为人的意识不能同时追索两个以上的声部,当两个声部吸引力相当时,就会使人难受(复调的没落)。

为了避免以上情况发生,就需要在音响设计上进行权衡。

首先是响度。振动引发听觉主要是一个被动过程,能量大的响度就大(不说等响曲线了啊,大抵如此吧),响度大的在听觉上就有优势,优势过大就可能喧宾夺主,所以第一条出来了,主副旋律的响度对比控制。

其二音色。音色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对象,但是好像传统和声学里面不大讲???首先不同的音色对听觉吸引力不同,这个问题很复杂,我说不好不说了。再就是音色相似的旋律线之间更容易产生注意力争夺,也更容易发生纵向音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音色相似代表着泛音列相似,更容易发生典型的和声作用。所以钢琴的多声部比流行乐的难写,因为音色相似度高,写作受到的束缚更大,而流行的副旋律一般不会和主旋律音色相似(主旋律一般是人声),因此受到的束缚更少。

其三调性。调性如同(怎么比喻好?),伴随着每个人的音乐认知模式。振动选择了泛音列,泛音列选择了听觉,听觉选择了和声与音阶,调性意识存在于每个受到音乐熏陶的大脑。为什么听无调性很怪异,那种音程连接模式超出了大脑预期,那种音阶也超出了泛音序列。所以要想主副旋律和谐共处,最好不或者较少破坏调性,主副旋律应当在一个调性框架下写作,并且在对应的小节之内甚至还应当保持主要音符的重合度,这样才不会产生明显的调性冲突,而产生调性冲突结果就是注意力投向的破坏,结果就是喧宾夺主,或者注意力投向的摇摆不定,因为在一个熟悉的系统中加入陌生元素,则陌生元素就会突兀的吸引到注意力。

其四模式或形态。旋律是音的运动,音的运动就具备了简单模式与复杂模式的分别。随便看一下钢琴乐谱,就可以看到那种保持相似运动模式的伴奏音型,这种一看就是主调性音乐,主旋律运动模式复杂,副旋律简单,要是主副旋律模式复杂度相当,就叫做复调,复调导致注意力投向困境,也使得音乐的完整可把握性降低,这不符合人们对于世俗音乐的期待。人们喜欢歌曲有一条明晰的代表性的主旋律,以便于哼唱~所以在旋律形态上要注意繁简对比,主繁副简应当注意。

其五对位。这一条其实非常基本,按说应该放在前面,不过既然放在这里了那就这样吧。对位非常重要,声部之间应该以时常的对位来强调织体的整体性,不然声部之间就显得似乎杂乱而无关联,不像一首乐曲。此外,对位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以共时宣示主次,因为人的大脑和听觉系统不能在同一时刻追索两个声部,那么主次就势必产生,这也是保持主副地位的手段。

最后一点,就是声部局部之间的整体协同性。这就牵涉到几乎以上所有方面了,音色,节奏,音阶运动等等,因为任何声部几乎都部分或者全部包含了以上所论述要素,他们并非独立发生作用,而是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可以做变量调控。总而言之,就是声部局部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你不能使得两个声部的局部整体之间所引发的情绪色彩有过大差异,这样会在心理上造成不好的影响。举个极端的例子,比方你在青花瓷这个曲子里加上一段黑人抬棺材做副旋律,你猜猜效果怎样?

以上浅见,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