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玩过《节奏大师》的各位,一定对这首曲子颇为熟悉。

然而,在被《节奏大师》收录前,是由《BeethovenVirus贝多芬病毒》保加利亚著名电子小提琴家Diana Boncheva演奏,Diana Boncheva公司于2011-04-09 发行。改编自贝多芬:第八钢琴悲怆奏鸣曲(Grande Sonate Pathétique)第三乐章回旋曲Rondo Allegro。

Diana Boncheva在韩国WEG比赛上最先演奏这一曲目,后来则名声大振。

以上节选感谢百度百科。

那么,作为一个从小接触钢琴,青少年时期入坑艺术领域,又饱览西方各个古典音乐理论的国内音乐专业生;且不论贝多芬对我们意义多么非凡,即便是流窜于全国各个街头巷尾的老百姓们,一旦聊起古典乐派——答起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也都毫不含糊。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原曲——《悲怆》第三乐章

但在此之前,既然提到了改编曲《贝多芬病毒》,那就让我略述一下两者的特性:

在调式调性上,原曲《悲怆》第三乐章,主部建立于c小调上,在句、段落间频繁离调、转调;这是贝多芬的个性。改编曲《贝多芬病毒》,A段建立在a小调上,B段落于属调e小调,再现a段落于c小调上——与原曲主部调式调性一致。调式调性逐步攀升,再度凸显了曲目本来就极富感染力的高亢、激昂之色,也由于A段借鉴的是原曲主部旋律,后发展段主要为主题旋律动机变奏,离调、转调均保留了原曲特性。

在速度上,原曲《悲怆》第三乐章,速度标记为allegro≈132,2/2拍节奏律动;改编曲《贝多芬病毒》节拍同为2/2,速度也与原曲基本一致。

在配器上,原曲《悲怆》第三乐章为钢琴曲;而改编曲《贝多芬病毒》为流行乐队、电子乐队、弦乐队共同承担。其乐队编制,兼具乐器丰富的表现力,也为渲染原曲意图——慷慨激昂之色。

在曲式上,原曲《悲怆》第三乐章为回旋奏鸣曲式,几乎但不全部为呈示部(主部、副部)+展开部(x、y、z插部)+再现部(主部、副部);再次浓缩重要元素,可粗略理解为ax-ay-az...。而改编曲《贝多芬病毒》,采用单三部曲式;也就是常见的流行音乐曲式:主歌-副歌-主歌=A-B-A(再现),其中值得一提的是,B段运用的旋律材料,也是A段主题旋律的变奏式动力性发展,此举的优点为主题旋律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总结:改编曲《贝多芬病毒》,此名在简单粗暴的同时,不禁也激发了我为改编曲命名的灵感:如《巴赫“阴晴”不定》、《海顿爸爸》、《莫扎特戏剧人生》、《柴可夫斯基春夏秋冬》、《门德尔松无言以对》、《肖邦失眠》、《拉赫玛尼诺夫之基本功》、《德彪西融于自然》、《拉威尔社会学》.......

其他都是甚好的。在保存原曲的面貌的同时,均于调式、配器、曲式上,以贴近群众的审美方式,也充分地表达了贝多芬于原曲浸入的思想感情。

下面我们切入正题:(图为主部节选)

Sonata No.8 in C Minor for来自LinhoStudio音乐会谈00:0004:16

从人物说起: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科隆选侯国的波恩。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之一。22岁开始终生定居维也纳 ,于1803-1804创作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它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潮;也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逝世,享年57岁。

贝多芬一生辉煌又坎坷。其童年时期受到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其父运用愚蠢的强制性手段 ,将他培养成莫扎特般的神童。

于1799年,《c小调 第八(悲怆)钢琴奏鸣曲》(Op.13)予以出版。

当时所有人都有所疑惑:如此气势磅礴的奏鸣曲,为何会有一个与其音乐精神并不很复合的名字?原来,这个形容词,是贝多芬自己写上去的。

然而此曲背后的故事,实际上是一个日记式的音乐作品。正值28、29岁青春年华、事业蒸蒸日上的他,开始出现”耳聋“症状,身心饱受折磨。

虽然其作品被人与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相较时,指出存在着相同的”青春的哀伤感“,但从他的音乐作品中则更多的透露出,其已超越现实、摆脱尘世困苦,在精神上达到胜利。其还言道:“我的国王是在天空。” “我是替人类酿制醇醪的酒神。是我给人以酒神上至高的热狂 “我们这些精神上无限而生命有限的人,就是为了痛苦和欢乐而生的。几乎可以这样说:最优秀的人物通过痛苦才能得到欢乐。”

贝多芬虽一生未娶,但是情感经历极为丰富;

1800年,贝多芬被16岁的贵族小姐琪丽爱泰迷住。由于出身的天壤之别,最终使他们劳燕分飞,使得当时深受耳疾扰的贝多芬差点为她自杀,并为她创作了《C小调月光奏鸣曲》。

又于1804年贝多芬与寡妇约瑟芬产生了感情,但二人最终因身份地位相差悬殊,失之交臂

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他极大地扩展了交响音乐的思想内容,使之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体裁,钢琴的表现幅度也大大增强。内容的扩展导致表现手法的创新:他突破了传统的形式结构,动机型的主题运用和动力性的乐思发展,使音乐具有非凡的气势和力量;建立在功能体系上的变音体系,成为他的和声风格特征;灵活的离调转调和大幅度的节奏对比和力度对比,对于刻画矛盾冲突和戏剧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对位法的运用,乐队音响的组合,钢琴音乐的写作都有鲜明的特点

再次节选《百度百科》资料。

回归到音乐作品:

主部、副部、展开部,均与其近关系大调游移,产生调式调性上的鲜明情感对比。

【呈示部】

主部;以经过和弦音分解式作为载体迂回演奏,以大附点的节奏型,制造旋律延长感,给人“细品”的空间。

连接段Ⅰ;以4个柱式+分解经过和弦过渡到关系大调——E调;先是由主作同和弦替换成下属属7和弦,于此同时下属也作中介和弦——E的2级和弦,后进入3级和弦,再引入主和弦。

副部Ⅰ;由上主和弦连接过来作旋律陈述。主要节奏型为8分音符。

连接段Ⅱ;副部结束陈述后由主和弦导入,作一大堆建立在属、主的重复动机,再以半音进行上二度的手法——主5音变属3音,再次落回c小调属和弦。

主部再次作反复。

【展开部】

中(插)部Ⅰ;无连接无中介(和弦),直接进入bA大调——关系六级调。旋律在进行完整陈述、变化陈述之后,再次以半音上行的手法——由6级和弦上行根、三——变成c小调导7和弦——

连接段Ⅲ;作属-主的动机变化重复。

主部动力性反复。

连接段Ⅳ;以几个和弦作动机性变化反复,引导转调。先由下属-主-下属导-下属-属,

副部Ⅰ;建立在同主音大调上的动力性反复。

连接段Ⅰ;同形态动机反复;主要建立在属-主上的不断交替。

副部Ⅱ;仍从C大调进入,从第二个乐句开始转调——低八度反复一小节,属和弦为中介——同时也是c小调属,

属准备,以模近的方式衔接副部Ⅱ动机,进行到三级,在导-属和弦反复迂回,作延迟解决——

【再现部】

主部;再现,调性服从,并被解决。

连接段Ⅴ;再次离调——同和弦替换为下属属和弦——以动机分裂反复手法——在临时的“属-主”和弦上——直至出现以属和弦半音进行出现——离调到六级调的导和弦——解决到属和弦

尾声Coda;bA大调彻底解决属功能,旋律动机陈述两遍后——再次半音上行作c小调重属导——解决到c小调主和弦。

全曲结束。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