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看到上面的歌词,你一定是唱着念出来的。旋律一响,就仿佛开启了时光之门,将几代人拉回到童年无忧无虑的时光。

你知道吗?这首影响了几代人的歌,其实是一部电影的主题曲,歌曲的创作过程也十分有趣。

闭门苦思无头绪 泛舟湖上灵感

195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新中国第一部儿童题材影片《祖国的花朵》(该影片由严恭执导,林蓝编剧,赵维勤、李锡祥、张筠英、张圆等主演。该片拍摄于1954年春,1955年在全国上映。)上映,影片的主题曲就是《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

时年27岁的乔羽在中国剧本创作室工作,由他创作发表的《龙潭的故事》《果园姐妹》《森林宴会》《阳光列车》等七八部儿童题材的剧作已经受到了小朋友的广泛喜爱。严恭也想把这部电影的主题曲交给乔羽来完成。

词作者乔羽曾在一篇文章里回忆,当时,电影《祖国的花朵》导演严恭找到自己,请他为电影写主题曲的词,“花朵在春天里开放,我们的祖国已迈出春天的步伐,要把一种美妙的开始写出来。”——这是严恭的要求。

乔羽欣然答应后,却发现并不容易。酝酿了几天后却什么都写不出来,他决定干脆放一放再说。

一天,乔羽和女友佟琦相约北海公园,泛舟湖上。这时,一船孩子向着乔羽他们划过来,孩子们悠然推浪而行的划桨神态、小船儿推浪而行的情景,瞬间叩开了乔羽的灵感之门,触景生情的几句歌词冲口而出:“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对,对,对,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佟琦疑惑地问:“你这是怎么啦?”乔羽来不及细说,急忙催促:“快上岸,歌词来了!”

有了灵感的乔羽赶忙上岸,掏出一个小本写了起来。就这样,不到20分钟的工夫,《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词就在北海公园写成了。

晚年的乔羽曾回忆说:“我那时也年轻,才20多岁,跟他们去了电影的外景地北海公园。在电影中和歌曲中提到的荡起双桨其实就是在北海。水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其实就是北海的写真。在影片中的一群划船的人里面还有我呢。我们当群众演员,当得非常自然,也很随意……在北海公园里拍,又是小孩都在划船,当然就写‘小船儿推开波浪’……根据我的理解,这个歌需要写得很欢快,很自然,不要磕磕绊绊地那样写。”

《乔羽文集·文章卷》中这样写道:“我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歌词创作生涯,也就是在祖国这个美好的春天开始了。”

深入体验童乐趣 脑中浮现歌旋律

有了歌词后,严恭导演请作曲家刘炽来作曲。

一天,导演严恭带领摄制组全体成员和一群孩子,来到颐和园公园划船游玩。刘炽也跟着找灵感。导演要求孩子们在船上学习划船的技术和动作,熟悉将要拍摄的水上环境。

从小就怕水的刘炽也硬着头皮上了船。一开始,他只能老老实实地坐着,两手紧抓船舷,一动也不敢动。但船上的孩子们欢乐地划着、闹着,活泼可爱的神态感染了他。刘炽开始和孩子们打水仗、赛船,就像回到了童年。当船快要划到昆明湖东堤岸的铜牛附近时,刘炽脑子里突然来了灵感。他立刻告诉划船的小朋友:“快靠岸,快靠岸!”

湖水轻拍着岛石,鸟儿飞翔在湖面上,孩子们欢声笑语嬉戏在绿色草坪上……刘炽亲身感受了身边的这一切,沉浸在大脑快速运转的神奇世界里。20分钟不知不觉地过去,《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独唱部分和童声二部合唱部分曲谱一气呵成。

接下来,敬业严谨的刘炽一边悠然地望着万寿山、玉带桥和船上的小天使们,一边在心中细细品味。他发现有几处不太合适,便立即进行了修改。之后,他又在心中默唱、揣摩了一会儿,直到满意为止。

待歌曲写完改好后,刘炽把孩子们召集起来,将写好的曲子唱给大家听。“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一曲唱完,孩子们乐了,拍着手说:“真好!跟我们刚才在船上玩时的心情一样!”

接着,导演和其他演员纷纷说,这是一首很好的契合影片主题的儿童歌曲。得到大家的认可后,刘炽非常高兴。后来刘炽回忆说:“几十年来我写过很多儿童歌曲,最难忘的要数写《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了。”

“当时父亲写了2/4拍的版本,在场的音乐老师建议再改个3/4拍的版本,都唱给孩子们听,最后孩子们认为2/4拍更像划船,这首经典的歌曲就这么诞生了。”刘炽之子刘欣欣说。他告诉记者,那是刘炽与乔羽的第一次合作,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合作,催生了后来《我的祖国》《祖国颂》等词曲,留下了经典的音乐名篇。

几代人唱着它成长 历久弥新永流传

有资料记载,电影《祖国的花朵》上映后的几年里,只要进北海公园,总能听到大人、小孩都在唱这首歌。电影公映后,获得1980年全国第二次(1954—1979)儿童文艺奖故事片一等奖。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获得1980年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歌曲评奖一等奖,随后又编入中小学音乐教材。

刘欣欣还向记者讲了一个故事。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著名指挥家、教育家杨鸿年随艺术代表团赴美国演出,在一场专门慰问华侨的演出中,台下有多位老华侨递纸条到舞台上询问:“为什么没有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下一场演出您能不能为我们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杨鸿年见到这些小纸条后很吃惊,没想到这首歌曲居然会令远在异国他乡的老华侨们念念不忘。当天晚上,杨鸿年几乎没有睡觉,赶紧联系国内找谱子和配钢琴伴奏。在第二天的演出中,当《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响起时,全场观众起立鼓掌、含泪合唱……

《让我们荡起双桨》在一代代中华儿女人生道路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至今传唱不衰。它滋润了几代人的心田:孩子们乐呵呵地唱着,感受着身边丰富、真切、甜蜜的幸福;大人们轻轻地哼着,回味着自己那美好、温馨、难忘的童年。

(综合新华社、天津日报)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