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夜晚的星星总是很明亮的,就连月亮,也显得非常有神采。今日小编与大家分享龚启森作曲的《月夜》,并附上其葫芦丝简谱。有时间我们可以吹一吹《月夜》,待到月夜时分,我们也可以吹奏一曲应景的曲子不是?

月夜葫芦丝简谱

龚启森简介

龚启森,男,名族音乐家,现为云南歌舞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奏员。

龚启森从事民族音乐50余年,娴熟的演奏十多种民族管乐器。并创作乐曲,制作民族乐器。率先带着 “葫芦丝”,“吐良”,“巴乌”等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到世界各国演出。在民族乐器的制作,作曲及演奏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云南省民族音乐代表人物之一。

著名民族管乐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央民族大学客座教授,云南文学艺术成就奖获得者。

月夜同名曲子

《月夜》是刘天华创作于1918年的一首二胡曲,是刘天华一生中创作的第二首二胡独奏曲。1918年完成初稿,1924年定稿,通过对皓月当空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惆怅。此曲最大的特征是作者尽可能地创造一种“宁静”的气氛,而正是在这看似”宁静”的背后却又隐藏着一种心潮汹涌、思绪万千的兴奋与激动。这正是一个有理想抱负的知识分子那种矛盾心理的写照。乐曲真正具备了。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境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既描绘了江南月白风清的美丽夜景,又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

在《月夜》这首乐曲中,尤其是曲式结构上,作者采用了展衍技法,不同于西洋音乐的三段体曲式,在民族音乐曲式结构的基础上采用了以极慢板、慢板和快板的三段体曲式结构,以情绪的发展形成音乐的结构,在表现皓月当空的意境的同时隐含有丝丝的惆伥,整首乐曲舒缓宁静,最终又复归深远宁静;以正五声为旋律骨干音,具有鲜明的七声框架内的五声性旋律风格,采用加进变官的六声宫调式,通过对江南美好夜晚的描绘,很好的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是二胡作品中借景抒情的上乘之作。作者还运用民族音乐中常用的“变宫为角”的创作手法,通过调式交替、具有连续切分效果的节奏以及富有特色的四次滑音的运用,把诙谐幽默嬉戏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尤其在乐曲的最后以音型交替的形式平静的结束了全曲,这种民间音乐中“合尾”手法的应用,使乐曲在发展变化中获得统一。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