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打虎上山》这样的作品并不算非常快。或者说,在题主说的“革新”(快速指序、双手弹奏等)之前,古筝也不是不能快的,只是快的方式比较单一,比如快四点(《粉红莲》中的活五变奏和重六变奏)和快速托劈(《姜女泪》快板里的快速托劈段落)。也就是虽然运指速度上快,但通常只能把一个旋律音拆分得更细碎,而不像快速指序这样每个手指弹奏出独立的旋律音构成旋律(实在是不懂怎么把这句话说顺),直观上的感觉就是,后者更快更复杂。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想一个问题——乐器有气质吗?

私以为气质在这里是个不太确切的形容。更专业一点大概可以用风格来形容。因为乐器并不像人一样因修养、举止谈吐而表现出不同的气质,而从音乐的角度看,长得好不好看其实也无足轻重,那么一种乐器凭借什么在人们心中留下印象甚至特定的“气质”?那就是其表现的内容——也就是音乐本身。同样是钢琴,可以是巴赫的严谨,也可以是肖邦的浪漫;同样是琵琶,可以是《春江花月夜》的优美,也可以是《十面埋伏》的肃杀……所以其实一件乐器并没有或者不应该有独特的“气质”。真正成熟的乐器应该能够表达丰富的音乐风格。

回归正题,那照这么说,古筝有没有“气质”?

从题主提问的方式可以推断出,在题主(以及应该是在大多数业余爱好者)心目中,古筝应该是不疾不徐,韵味十足的很有意境的一件乐器。而事实上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古筝也确实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古筝的“气质”是什么?

古筝做为一件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古老的民族乐器,在漫长的流变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尤其是,这些风格和中国传统音乐密切相关。正如曹正先生所说“茫茫九派统中原”,筝无疑是民族乐器中流派最多的一个。如从潮剧和潮州弦诗乐中脱胎的潮州筝,河南板头曲和大调牌子曲孕育的河南筝等等,这些流派虽然音乐风格不同甚至迥异,但是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五声音阶定弦;通常“右手司弹,左手司按”以及很多时候曲速并不快或者说乐曲并不复杂。这就形成了筝这件乐器的基本特点,相信也是大众心目中筝的基本形象。

那到底这些新技术新作品是否影响了古筝的“气质”?

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就像从羽管键琴到现代钢琴,从巴赫到肖邦,钢琴的风格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任何乐器在流传的过程中都要变化发展,而这种变化发展,无疑是对乐器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更好地流传下去有很大帮助的。就古筝来说,为什么会出现《打虎上山》这类的作品?其实本身就是演奏家寻求创新以达到更好地适应需求的原因。

前面有答主提到了,为了扩大音域,筝已经从最早的十二弦/十三弦发展到了今天的二十一弦;除此之外,为了增加低音琴弦的张力以获得更浑厚的音色,后岳山变成了现在的S型,以及,为了防止低音区琴弦拉力过大导致琴身变形,在低音区的后端弦孔下还增加了一块木板。这些都是乐器本身的变化发展。那么古筝所演奏的音乐呢?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演奏家就不断地尝试丰富古筝的表现形式。从《庆丰年》首次加入左手演奏(也有学者认为最早应该是《将军令》)到《战台风》左手在乐曲中更复杂的运用,到赵曼琴提出“快速指序”理论体系,事实上都是为了解决古筝“弹不快”的问题。用赵老师的话说,以前古筝在乐队里是被人瞧不起的。因为除了刮奏,基本没什么用……(事实上由于于乐器本身的局限性,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彻底解决)。所以才会有快速指序,《打虎上山》和《井冈山上太阳红》。

那么这种影响是好的还是坏的?

单就题主的举例来看,毫无疑问这是好的影响。因为正是因为这种影响,才使得古筝的表现方式得到极大丰富。其实在建国以后,随着各地音乐学院的建立和民族器乐发展的专业化,很多乐器都经历了这样一个技术飞速发展的阶段。技术的发展为作曲家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广阔的空间,也为乐器本身增添了更多活力。试想如果没有快速指序,那么《临安遗恨》、《云裳诉》这样广为人知的作品表现力是不是就要大打折扣?

但是,我认为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这种影响是否改变了古筝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古筝虽然学习者众多,也不乏学习深入的水平较高的演奏者,但古筝作品传播更广的可能仍然是比较简单的作品。因为相较《打虎上山》这类作品来说,简单好听的作品通常更能激起爱好者的兴趣——因为能弹下来。在我加的一个古筝爱好者的QQ群里,一晚上就看到了三个流行音乐改编的古筝曲的分享和两个询问流行风格曲目名称的,而提及专业作曲家创作的(《黔中赋》)只有一个并且是因为正在学习。因此个人认为技法的发展只是丰富了古筝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而并没有彻底把古筝变成另一个样子。随着技术飞跃发展的时期逐渐过去,专业领域也会(应该是已经)逐渐把目光重新投向音乐本身,也就是古筝独特的乐器语言(比如中国音乐学院在教学中就很重视传统筝曲的教学)。而在这方面,传统音乐无疑更具有艺术价值(比如潮州音乐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