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在当今来说,是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中国民族乐器,据不完整统计,二胡的学习人数是除古筝和竹笛以外的第三大民乐。无论是中国北方,还是南方,都有二胡的身影和一些变形,但是都统一称之为二胡,或者胡琴。

一.当代二胡

1.二胡结构

二胡由琴筒、琴皮、琴杆、琴头、琴轴、千斤、琴马、弓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另外还有松香等附属物。

2.当代二胡的产生

现在我们熟悉的二胡实际上是从20世纪上半叶,国乐改进之后产生的,这里要提到这么一个人,二胡艺术的奠基人-刘天华。他改进了当时的二胡,将琴筒的规格增大,琴杆增长,并且参考小提琴的弓设计了现代二胡弓子,最重要的是首次加入的定弦的概念,加大了二胡的音域,增加了二胡的把位,一改过去“老少翻”(只有一个把位,遇到高音就降个八度,遇到低音就高八度)的形式。现在的二胡虽然在音筒形状(后期出现过圆形,六角形,以及八角形)和弦的材料(由丝弦改为钢丝弦)。有一些变化,但总体来说,现代二胡在20世纪上半叶已经成型。那么二胡究竟是怎么发展的,又是怎么起源的。

二.二胡的起源

我们如果按照乐器的演奏方法分类可以分成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三种,基本上是按照打击乐—管乐器—弦乐器这样的顺序发展的,弦乐器又是按照弹拨类—击琴类—拉弦类这样的顺序发展的,所以,二胡应该是在较晚时间出现的。这样一种乐器,由于文献记载和文物相对较少,起源也就存在很多的疑问。

1.西来说

在古希腊的传说中有一个神话人物叫做墨丘利,他的形象是一个脚上有翅膀还带着一个有翅膀的帽子的神,是跑的最快的神,宙斯的信使,传说他在河边走路,踢到一个干枯的空乌龟壳,而后竟然听到了美丽的声音,他发现在空乌龟的壳里有一根干枯的筋。就是因为这根干枯的筋的震动,从而发出来了美妙的声响,他收到启发发明了弦乐器,当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是在5000年之前的 斯里兰卡,当时叫做锡兰的一个地方,有一个国王发明了一种弦乐器,叫做拉万斯特朗。当我们看到这个拉万斯特朗,相信都会觉得和现今的二胡非常的像,在一个圆筒的一侧蒙上蛇皮,圆筒上面穿过一根长长的木柄,柄端有两个细轴,轴上有两根弦。这种和二胡很像的乐器,在由士兵和商人传入波斯,阿拉伯,在传向世界各地。在传入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受到不同文化审美的影响,发生了不同的变异,拥有了不同的称谓。在这样的弓弦乐器起源的观点下,认为中国的弓弦乐器—胡琴,便是这种迁徙和演变的结果。

2东胡说

二胡这件乐器,难道真的是从古锡兰经阿拉伯人传到我国的吗,有一部分学者坚定的认为,二胡是中国古代胡人的乐器,起源于东胡地区的少数名族,是胡乐的一部风。(我国古代有东胡,西胡之分,东胡指内蒙,河北,东北一带;西胡指西域)

两千多年前,在辽阔美丽的蒙古大草原上,生活着一支热爱舞蹈与歌唱的民族“东胡”。他们逐草而生,在大草原上生活,他们发明了一种擦弦乐器—奚琴。陈旸《乐书》里有这样一段描述“奚琴,本胡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我们可以大概看出奚琴在演奏模式上和二胡是一致的,在当时是用竹片在中间轧。西汉初年,东胡被匈奴帝国所破,东胡分化成乌桓和鲜卑两大部落。东汉末年,一场灾难降临到乌桓东胡人头上。曹操与乌桓部落大战柳城,结果惨败,经历过这场灾难之后,乌桓部落一蹶不振,侥幸存活下来的遗民居住在旧地,到了隋唐时期被称为奚人或者奚奴,没有了家乡,没有了旷野中的牧歌,奚琴的歌声中多了一丝悲凉与忧伤。又过了几百年(唐末),一部分奚人不堪契丹族的奴役,开始沿着长城往西迁徙。当进入妫州时,让他们想起了家乡。于是,这些奚族人环车为营,毡庐而居,住了下来。这些奚人又被称为西奚。大迁徙后的奚人与契丹和汉人不断融合。奚琴也在这以后走进中原文化圈,不断的融入汉文化中。

到了宋元时期,奚琴改用马尾琴弓。在装上了“卷颈,龙首”的造型,就成了元代以后的汉地二弦胡琴。

3.本土说

中国弓弦乐器源流考证的研究中,大多学者还是坚持中国的弓弦乐器是源于中国本土的。目前来说较早的弓弦乐器轧筝,奚琴,嵇琴等在唐代出现,似乎没有太大的争议了, 从目前现有的古代音乐文献中,从少的可怜的出土文物中能得出这样初步的推论。但是奚琴,嵇琴这些弓弦乐器又是从何而来?其起源在何时,何种形态。本土说就存在了分歧,一种说是起源于弹弦乐器,一种说是起源于击弦乐器。

3弹弦乐器说

中国弓弦乐器,起源于弹弦乐器的观点在学术界已经有很长久的历史了,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一般会把奚琴,嵇琴的起源于古老的弹拨乐器弦鼗[táo]。

鼗是什么样子呢,在《周礼·春宫·小师》注:“鼗如鼓大小,持其柄摇之,旁耳还自击”。从形制上来说上来说和现在的吧“拨浪鼓”很像。

那么弦鼗又是什么样子呢《宋书乐志》有三国时期杜挚关于弦鼗的推断:“杜挚以为,嬴秦之末,盖苦长城之役,百姓弦鼗而鼓之。”说明那个时候就有人弹奏弦鼗了。但是目前没有对弦鼗形制描述的文献,但是宋代高承在《事物纪源》中有一个比较翔实记录证明了奚琴出于弦鼗。:“秦末人苦长城之役,弦鼗而鼓之。记以为琵琶之始。按鼗如鼓大小,有柄,长尺余,然则系弦于鼓首而属之于柄末,与琵琶极不仿佛,其状则今之嵇琴也是。嵇琴为弦鼗遗像明矣”。按照高承的推断,嵇琴是弦鼗的遗像,并与唐时的琵琶极不相仿。由此得出嵇琴源于汉族的弹弦乐器—弦鼗。在之后的发展过后奚琴和嵇琴也就变成了现如今的二胡。击弦乐器说

中国弓弦乐器起源于击弦乐器的观点认为:中国的弓弦乐器是由先秦时特有的一种板面状击弦乐器—诸演变而来的。《说文解字》中有记载:“筑,如筝,细颈,以竹击之,如击琴然。”从目前的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来看,筑的形制并不完全一致,有五弦,有十一弦,十三弦,二十一弦等,但是筑的演奏方式比较统一,就是以竹击之。从考古资料的模型来看,筑形乐器在演奏中,演奏者左手在按弦,右手持棍获击打弦,获在弦上摩擦。弓弦乐器和弹拨乐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弓子”,没有弓子就不存在弓弦乐器。中国先秦阶段弦鸣乐器中,最有资格转化为弓弦乐器的当是筑。这一点,是其他乐器不能取代的。可以判断,中国的弓弦乐器是经历了一个从棒击到棒擦再到马尾擦得延续过程。筑在这样的情况下,把击弦的弓,改为了擦弦的弓,轧筝就此产生。

轧筝,继承了“筑”的演奏方法——把竹片击弦改为了竹片擦弦,一弓一音;又沿袭了筝的形体。它标志着我国击弦乐器向拉弦乐器发展,过度;是后来各种拉弦乐器的始祖。

正是收到了轧筝的影响,将轧筝棒擦之弓用于弹弦类的奚琴,使奚琴成为弓弦乐器。随后演变为二胡。

笔者认为

首先来分别说说对这三种说法,我的看法和疑惑。

首先我要说说西来说。拉万斯特朗的样子可以说和当今二胡是一模一样,但是实际上,从斯里兰卡到中国,中间还有这很大一片区域,而在流传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次的演变,如阿拉伯的拉巴伯,就和拉万斯特朗的形制差异很大,那么难道是那些差异很大的乐器再与中原乐器相交融才又产生了和拉万斯特朗完全相似的二胡吗,这种传播和演变的方式显然还是很令人费解的。

再说说东胡说,前面说到,奚琴是由东胡人发明的,那么东胡人是收到了什么样的启发才能发明出复杂程度最高的拉弦乐器呢。在本土说当中似乎解释了奚琴的产生原因。

在看了一些对古筝的文献,发现东汉时期,古筝最初只有五弦;三国时期,古筝从利用竹制共鸣,转变为木制,因为古筝筝体的加长加宽,出现了第一架十二弦的古筝。经过800多年的衍变,直至隋代,才新增一弦,出现了十三弦古筝,与十二弦古筝并存与世。至元代,出现十四弦筝。明中期,出现十五弦筝,但并未扩大传播。从清末到现代,先后出现了十六、十八、十九、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九等多种弦数的古筝。现定制于二十一弦古筝,广为流传。可以看得,类似于筝这样的乐器的演变大多都是由弦少变为弦多,我们很难想象轧弦这样的多弦乐器演变成二胡这样的少弦乐器。

所以我认为本土说或者东胡说的这种说法对于二胡的起源来说是片面的,是不够完善的,我认为二胡的起源是这两种学说的综合。

首先我认为奚人收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接触到了由鼗演变成的弦鼗,并且通过一定的改造发明了奚琴,前文也说过,最早的奚琴是弹拨的,因为受到筑的影响从而改为轧弦乐器。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变化形成现在的二胡。

但是如果是单纯的从时间的角度上来说起源,我是这么排序的。

二胡版科目三_二胡版_二胡版安和桥

我们看现在的二胡,假如没有鼗和弦鼗的产生,就很难出现二胡这种形制的乐器。假如一直是在东胡的奚琴,由于内蒙古草原的干燥季风气候,蟒蛇也活不了,就无法产生现在二胡独特的音色,假如不是受到筑的影响,二胡也许还是两弦的弹拨乐器,如果不是受到北方少数名族的影响,奚琴还是用竹片轧弦,而不是用马尾弓拉奏。

总结来说,我认为二胡的出现时历史演变文化交融的结果,是多种文化多种名族智慧的结晶。不是简单的东胡还是本土说就可以完全概括的。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