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作为中国最早的乐器实物、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贾湖骨笛吹出了穿越9000年的远古之音。让骨笛走出博物馆、走上更大的舞台,是青年笛箫制作师董寅聪的初心。

“这么好的骨笛要是失传了,非常可惜”

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的古街上,坐落着董寅聪十平米见方的工作间。墙上挂了锯、锤、刀、尺,台面上有做了一半的竹笛、洞箫和两手长的木匣。匣子里是董寅聪为做骨笛专门定制的精细工具。

天刀三级上衣轩辕谱_天刀华裳一级轩辕谱_笛谱天刀

△董寅聪的工具箱和他制作的骨笛

做竹笛时,董寅聪是最讲究的选材者。一根竹子要历经3年以上的阴干、日晒、截取、火烤、打通竹节、定调、画线等工序,才刚够得上“笛材”的称呼。而做骨笛时,董寅聪说,很多原材料现在已经无法获得,只能选择别的骨头代替。

“制作骨笛的材料需要使用大型飞禽,如仙鹤、秃鹫或者孔雀的翅膀主骨。博物馆的骨笛就是仙鹤的尺骨制作的。”

天刀三级上衣轩辕谱_天刀华裳一级轩辕谱_笛谱天刀

△董寅聪在制作骨笛

在董寅聪心中,骨笛的声音既空灵又高亢嘹亮,虽不见得特别悦耳动听,但“它会直击你的内心,有一种跟天地沟通的感觉”。骨笛声起,董寅聪说,自己听见天空、听见海洋、听见森林、听见远古,“这么好的骨笛到了失传的地步,非常可惜”。

当竹笛之乡的孩子迷上了骨笛

他想让穿越9000年的声音“活”得更久

1986年,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了两段穿孔骨管。这一年,董寅聪出生于浙江杭州余杭区中泰街道,这里被称为“中国竹笛之乡”。竹笛之乡的孩子会做竹笛,似乎是件天经地义的事。

从小,董寅聪就跟随哥哥董雪华上山砍竹子、下来做笛子。制竹笛是老家的亿元产业,也是董家兄弟们吃饭的本领。如今,哥哥董雪华已是竹笛制作的名家。但从竹笛到骨笛,却是属于董寅聪一个人的千山万水。

在董寅聪心中,骨笛是笛子的老祖宗。2020年8月,已做笛子十年的董寅聪第一次在博物馆隔着玻璃见到贾湖骨笛,他最大的想法就是拿出来吹一吹。“有一次,国家博物馆有个古代乐器展,里面所有的乐器我都接触过,唯独骨笛是我第一次看到实物,好神秘,我很好奇它是什么音色?”

笛谱天刀_天刀华裳一级轩辕谱_天刀三级上衣轩辕谱

△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

贾湖骨笛的珍贵之处在于凝结其上的原始先民对于音律的认知。想还原一根贾湖骨笛,参数不难得到。但董寅聪有自己的目标——改制骨笛,让这个穿越9000年的声音“活”得更久。

几天后,他在早年偶得的一根鹰骨上钻下了第一个孔。2020年10月15日凌晨3点多,董寅聪完成了F调骨笛的制作,那是他第一次达成了自己改制骨笛的目标,古老的乐器有了更广的音域,也有了更多为人所知的可能。

将骨笛带上舞台是最好的时刻

要将骨笛搬上舞台,骨笛的音程、音准关系要跟现在的乐器接近。比如,贾湖骨笛的吹孔属于平切口,很难驾驭,所以董寅聪将其改制为V字吹孔和哨口,确保其发声更稳定,音色更统一。

骨笛上每开一个孔,都要先刻出小眼,再一刀刀地切磨;隔几刀,试一次音,再修正,每一刀都决定了骨笛的音高和音色。董寅聪展示自己在2020年8月做的第一根骨笛,上面是密集的孔和补上的孔。“因为料子太少了,很珍惜。”董寅聪解释道。

一把骨笛的初步开孔制作要花费近半天时间,董寅聪有时会把最后一道工序交给自己7岁的女儿完成。他希望女儿以后有兴趣和他学习制笛,“这个东西就会一代代传下去。”

天刀三级上衣轩辕谱_天刀华裳一级轩辕谱_笛谱天刀

△董寅聪指导女儿用砂纸打磨笛孔

藏于河南博物院的一支骨笛有曾断为三截的痕迹,其主人并未舍弃,而是精心缀合后继续使用。这份珍爱,董寅聪明白。因为“制笛”这件事,董寅聪觉得,自己和9000年前古人的影子,重叠了。

“我知道做骨笛不可能带来更多经济收益。”对董寅聪来说,把骨笛带上舞台,就是最好的时刻。“人家鼓掌的时候,我在台下坐着,‘我做的,那是我做的!’”这一刻,哪怕只是想想,董寅聪也笑出了声。

天刀华裳一级轩辕谱_天刀三级上衣轩辕谱_笛谱天刀

△董寅聪与青年笛子演奏家谷少宁尝试骨笛、竹笛合奏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