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 1 摆脱歌词依赖

首先从中国人最熟悉的一首曲子开始吧。

这首Civilization VI(《野蛮6》)的背景乐改编自我国民歌《茉莉花》,重新做了编曲,大气磅礴,听完似乎直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它没有歌词,但不妨碍我们理解。这背后的原因,我想应该有:

1. 主旋律清晰,恰好我们还熟悉;

2. 和声、织体不复杂;

3. 时长偏短,在人类能集中注意力的范围内。

大部分听古典音乐的朋友,几乎都是从其他音乐形式转来的。

一般开始时大家听流行歌,之后接触摇滚、乡村、蓝调等不同风格,再往后会有纯音乐。

很多人接触古典音乐的第一个障碍就是 没有歌词,无法理解作者的表达。

在古典音乐中并不是不能出现歌词,许多作品都有歌词;人声是一件美妙的乐器。

只是大部分古典音乐作品是没有歌词的。所以要想欣赏它们,必须学会从音符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而且因为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也不同,古典音乐的歌词较少能辅助普通中国人欣赏。

这时候就要请同志们熟悉的久石让出马了。作为流行作曲家,久石让的多数曲目时长不超过10分钟,织体也不复杂,甚至有电影剧情辅助理解。所以靠他来摆脱歌词依赖再合适不过。

请先试着欣赏这首捷克爱乐乐团演奏的《幽灵公主》主题曲的钢琴协奏版。

下边这首《幽灵公主》的配乐由贾鹏芳的二胡协奏,是流行音乐中极其“古典”的一首。试一下自己能否接受。

这首View of Silence是一个室内简易协奏曲。

在没到乐理那一步前,单纯放空脑子,用直觉感受喜不喜欢,能不能欣赏。能的话就更进一步,可以试试古典音乐中的小品。

比如这首Peer Gynt 组曲的第一首,清晨一缕阳光照进窗台。

还有下边这首,我当年第一次接触古典音乐时听的肖邦的一首夜曲(夜曲是体裁,不是曲名)。现在不用计较任何知识,忘掉现实,关了灯戴上耳机,体会肖邦在此曲中想表达的感情。

还可以看看李云迪当年弹La Campanella(《钟》,虽然我认为应该翻译为“小铃铛”)的视频。

听着爽吧?我相信这些音乐作品的情感你一定能体会,并且愿意在没有人知道时,自己也会想听这些作品。

这些曲目的欣赏难度高于帕哈贝尔的Canon in D Major(D大调卡农,注意“卡农”是一种体裁,不是曲名)。

所以,看吧,听古典音乐没什么难的。

但由于之前一直接触流行音乐,所以这时你的注意力很少能听超过5分钟的作品。

大部分流行音乐喜欢直抒胸臆,但是艺术作品要想动人,必须符合人类的感情节奏。

所以高层次的艺术作品往往不会上来直接达到情绪高潮,需要有铺垫、起承转合。

流行音乐作为快餐,只能砍掉大部分旁支,仅保留高潮部分,3分钟内完成表达。

所以我们接下来要解决欣赏时长的问题。

Step 2 告别平铺直叙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传达的并不一定是某种高贵的精神。艺术的高雅在于表达技巧而非内容。

内容而论,千百年来人类的情感、思想并无巨大差异,表达各种情感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

Mona Lisa本是一副订做的画像,画家Leonardo并非出于什么伟大的思想、情感而创作。

电影艺术中The Godfather同样是Francis Coppola为了生计而拍摄的赚钱电影。

所以这一层次的欣赏要注重技法而非内容(这点对以后欣赏巴洛克和古典主义音乐非常重要)。

在这一阶段,请你逐渐尝试欣赏慢节奏的音乐。它可能时长超过10分钟,甚至可能需要多个乐章来完成表达。

让我们相较上一阶段稍进一步,开始尝试西方交响乐团配置的游戏、电影配乐。

这些作曲家大多是古典作曲出身;作品配置是完整的交响乐团;时长、织体略微困难,但依然可以接受。

Journey《风之旅人》的配乐将游戏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这是其中不同游戏阶段的三首代表性配乐。请尝试它欲言又止的表达。

之后来尝试Ennio Morricone为电影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的配乐,初次感受歌剧的魅力。

接着是Howard Shore为The Lord of the Rings配的乐。

听这首的感受会接近你眼中那些晦涩冰冷的交响曲,因为你不好找到主旋律,不知道该听什么。

但要记得,这里欣赏的是技法而非内容。你说完全不懂技法?没关系,这里只是初次打个照面。

我国著名作曲家赵季平为《乔家大院》创作的音乐组曲,在其他音乐元素并不复杂的情况下,通过它可以逐渐接受多乐章作品。 如果一次没精力听完整的组曲,可以先从最著名的乐章入手。

《梁祝》、《黄河》都是这一阶段可以选择的。《黄河钢琴协奏曲》改编自《黄河大合唱》,背景我们中国人都熟悉,主旋律清晰,时长尚可。我曾为《黄河》钢协写过赏析,可以参考。

同样有初演视频,非常推荐观看。 老一代艺术家们的风采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此外,日本作曲家千住明的类似古典音乐的协奏曲也值得尝试。

在这一阶段你会发现自己注意力不够,因为作品或者较长,或者织体、和声更复杂。

没关系,下一阶段装备乐理知识后,可以回过头一次听一部分。比如一次听主旋律,下一次听和声,再下一次听曲式等等。

而且这时需要放下手中的工作,腾出半个小时专心听音乐。遗憾的是,这对现代人是奢侈的。

听自己真正爱听的就好,如果不能欣赏这一阶段的音乐作品,就还回到上一阶段。

下边三个歌单供你寻宝。

Step 3 装备基础乐理

请先试着感受配器的作用。

这首植松伸夫为Final Fantasy X(《最终幻想10》)写的配乐To Zanarkand本是钢琴独奏作品。

由浜口史郎重新配器改编为交响版,其中出现了复调。

到这一步再想前进,一点点音乐知识必不可少。

《聆听音乐》作为无数音乐爱好者的入门圣经,在此必然是不二之选。当年我也是通过此书和配套课程学习的古典音乐。

此书主要沿着时间顺序,从最初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经过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叙述了音乐的发展史。

这里多以故事讲述为主,同时难度恰当地穿插了部分音乐基础知识,将乐理发展融合在历史讲述中。

同样有配套课程,建议书与课程都要学习。国内的课程翻译不甚准确,有能力的可以至外网学习原版Yale Open Course。

乐理是个大坑,幸运的是仅仅为了“听懂”古典音乐,大部分知识都不需要。

如果所有乐理知识中对初学者只能推荐学一个的话,我会建议学习曲式。曲式就是曲子的结构,就像我们有经验的人看高考语文作文,都知道哪些地方是点题的,哪些地方常用排比句秀一下。

熟悉各种曲式会让你知道现在在听什么部分,这部分关注什么。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奏鸣曲式。

当曲式理解以后,基本就摆脱听古典音乐一脸懵逼的境况。每次向别人形容你喜欢的段落时,也不用总说mm分nn秒了。

当然,你最好还了解一些古典音乐常见的体裁。体裁是个比曲式更大的概念,相当于告诉你这是议论文、记叙文还是小说。

着重了解下交响曲、奏鸣曲和协奏曲三种体裁,还可以关注下卡农和赋格,因为很多复杂体裁中会嵌入这些小的体裁。

最后,作品命名方式需要单独看一下,知道你喜欢的那首古典音乐该怎么称呼。

常见乐器的音色也可以了解。iOS上有个好的软件建议用一下。

调式是从人耳能听到的20Hz-20,000Hz中选出一些音高,再定几种这些音的排列组合方式,类似古典诗词的平仄格律。现在的大小调是调式几个世纪优胜劣汰的结果。我们可以暂时不细研究,基本不影响你欣赏。

关于织体:单音织体,一个人清唱;主音织体,加个伴奏;复音织体(复调),几重唱。

和声学研究各个声音如何组合,类似衣服穿搭、食材搭配,只是和声是动态的。

到这时,我们应该捡回来之前听过的那些小品和电影配乐,以我们刚学到的知识再去多遍、分层次细听它们的和声、曲式、配器。以前飘过乐句像单片面包,现在应该是三明治。

现在请告诉我,之前听过的这首游戏配乐中有多少个声部?对于人格分裂的朋友,你们可以每人听一个声部,然后汇总。

以及,这首夜曲的曲式是什么?

能欣赏除旋律外的音乐元素,是你欣赏水平进步的标志。

Step 4 尝试大众作品

经过Stpe 3的洗礼,业余爱好者的古典音乐学习基本上已经完成,众多古典音乐爱好者必谈的曲目应该都能欣赏。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第三两部钢琴协奏曲,长度适中,表达直接,是你一定需要的。

肖邦的旋律一向出色。这部第一钢协结构清晰,和声也不算复杂。

从这里,你也要开始渐渐觉察不同演奏版本的差异。以后向其他爱好者推荐古典音乐,可以一并附赠推荐的版本。

我们来试一下Zimerman的肖邦第一钢协。此版本惊艳世人,堪称“二次创作”。我尝试写过一点赏析。

艺术的抽象性导致有的音乐作品会做减法,必要的地方留白。Less is more.

巴洛克时期的不少作品虽然乐器单一、旋律简单,反而不如浪漫主义作品容易欣赏,可能感觉无聊。这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前奏曲相对著名,可以体验午后阳光照在身上的感觉。不喜欢巴洛克也没关系,听喜欢的就好。这里只是感受下巴洛克时期的作品。我本人也不是很喜欢巴洛克时期的作品。

这首马勒《第二交响曲》的片段是我非常喜欢的;简单的圆号在开头制造出辽阔天国的层次感。

其他众多作品相信你可以网上搜到推荐,也可以凭自己的能力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款。

这些作品依然可能令你感到枯燥,也会存在信息爆炸,一时不知道该注意什么。

一次听不全没关系,对于大部分古典音乐作品,我也需要好多次才能对它有完整的印象。

所以还是一次听一方面,时间久了自然对这些作品的各个方面都了如指掌。

这是个额外的建议。如果想更深入听懂,可以自己实践一下。各种指法、弓法经过实践,更能体会到那些艺术大家的处理有何微妙之处,也更能体会不同版本的差异。

当然,不实践也不会对欣赏有多大干扰。

Step 5 艺术朝圣之旅

走了这么远的路,你似乎终于看见古典音乐的尽头。

如果把人类艺术比作一座圣殿,那古典音乐是这里的皇冠,而几部重要的作品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有些艺术的感悟需要经历。如果王国维一直生活幸福,从未经历过痛苦、迷茫,怎能体会“人生三种境界”的“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是悲愤与孤独帮贝多芬写就晚期的奏鸣曲和交响曲;是对生死的思考让马勒完成多部交响曲。

艺术作用的客体终究是有情感和思想的人。

颜鲁公在万般无奈下完成《祭侄文稿》,杜甫于国破家亡中写就三吏三别,梵高在举枪自尽前完成《麦田里的乌鸦》;伟大的艺术作品常伴随苦难。

到这一步,已经没人能帮你什么,一切或许只能靠上天的“恩赐”,令你敏感细心,令你生平坎坷。不过请相信,最终你驻足的地方,会是此前从未想过人类音乐能达到的境地。

二胡谱曲梁祝_二胡梁祝谱_二胡谱梁祝(化碟)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