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之歌》教案一 年级:三年级二 课时:1 课时三 教具:多媒体,电子琴四 教学目标:1.用欢乐轻快的歌声演唱《牧童之歌》,表现哈萨克族牧童在天山脚下辽阔草原下放牧时的喜悦心情。2.通过演唱《牧童之歌》与欣赏《牧童短笛》,了解牧童生活,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也比较喜欢直观的教学手段,利用迷人的画面、动听的旋律、热情的舞蹈,让学生在不断感受音乐文化的氛围中掌握新疆音乐的基本要素,积淀音乐情感,进而准确动情地学唱、表演歌曲。五 教学重点:用欢乐、轻快的歌声并采用速度的变化,充分表现小牧民的喜悦心情。六 教学难点:1《牧童之歌》中的连续的附点的演唱。2 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七 教学过程:1 导入:师:同学们,神气而又快乐的音乐之旅就要开始了。可爱的音乐小天使要带我们去一个什么地方呢?大家仔细看(播放《新疆亚克西》MTV)。师:这么美丽的地方是哪里呀? 生:新疆师:新疆真是个好地方,那么同学们知道歌曲中演唱的亚克西是什么意思么?(“亚克西”——好。)下面大家一起竖起你的大拇指跟我学习:亚克西!说到新疆,你能想到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师:新疆还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就是天山牧区,景色可美啦。

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天山美景图片”,《牧童之歌》伴奏作背景音乐。)2 新授课:师:天山真是个美丽的地方,就像这首诗里说的一样。有谁能有感情的朗诵一遍呢?学生: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师:读得真好听。小牧童骑着骏马从遥远的天山跑来迎接我们呢,你知道“马蹄”声用节奏怎么打出来么?出示:x x x· x︱x x x· x︱师:谁能告诉我第几个的音读的最长,第几个的音读的最短?第三个 X 后面的小圆点叫附点。附点前的要唱的长一些,附点后的要唱的短一些。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模仿小马跑步的声音(连续读 4 遍)。3 学唱歌曲师:看来,骑上骏马,唱着歌,在草原上奔驰,真是一件快乐的事,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3 4 5. 6 | 5 4 3 .2 | 1 2 3. 4 | 3 2 1 .7 |跟着老师模唱一下骑上 骏.马 扬起 鞭 赶上 牛.羊 下河 滩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牧童之歌》是一首新疆哈萨克族的歌曲,出示曲谱(我们来欣赏一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曲。(播放歌曲)听的时候思考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内容?速度是怎样的?情绪是怎样的?师:这首歌曲的词写得很美,老师读一句,你们读一句,好不好?(读歌词)带上你们的耳朵和心,我们再仔细听一听,想一想,小牧童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聆听并回答. ( 得意,骄傲,英勇,英姿飒爽。

表现欢快,高涨。)师:下面我用电子琴弹,大家轻声的跟着哼唱旋律好不好?接下来我们再次哼唱,这次老师希望大家可以找出歌曲什么地方模仿马蹄声的呢?哪儿不好唱?(附点)下面大家跟我一起学习歌曲,老师唱一句你们唱一句。最后全班齐唱。师:如此美丽的新疆大草原,如此可爱的小牧童,我们单单以歌声来表现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可以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那么就请你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一些富有新意的动作。创编过程,教师提供一些有代表性的骑马动作:举鞭(扬鞭) 加鞭 挥鞭。学生学跳并表演。师生共同表演。接下来老师这儿还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新疆歌曲,大家来跟我一起舞动吧!(播放《哇哈哈》)4 拓展对比师:《牧童之歌》里面的牧童生活在新疆,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段音乐。听一听,这段音乐的小牧童生活在什么地方(出示江南水乡放牧图)这段音乐分为几段?情绪有没有变化?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比较听赏《牧童短笛》与学唱《牧童之歌》的不同感受。师:这节课大家表现得都很不错,老师能从你们的表演中感受到大家对牧童生活的喜爱,大家下课后,有兴趣的话,收集一些关于牧童的故事,我们下节课来一起分享。八、教学反思新疆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富民族特色而又充满着神奇魅力的省份,新疆的乐器、歌舞、服饰以及风土人情等都是我国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对于汉族的小朋友来说,这一切是那么具有魅力却又遥不可及。课上,学生先看新疆歌舞,后听新疆音乐,接着再多次听赏,最后才去表现新疆音乐。这样,学生以听觉体验为核心,多种感官的体验交叉刺激,使得新疆与他们的心理距离被拉近,他们对新疆以及新疆音乐的认识也变得更全面、更立体。本节课上,学生对于新疆以及新疆的歌舞风情,先是好奇,继而乐于看、急于听、陶然于表演,学生获得的外部信息不断向学生的主体心灵展开和激进,使它们在体验中内化,最终成为学生童心中一道永远难忘的美丽风景。可见,音乐的美是需要用心才能体验到的。查看更多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