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音乐 2017 年第 16 期MODERN MUSIC怎 样用 用 “ “ 模 仿法 法冶 冶 来 弹 奏 中 国 钢 琴 作 品于摇 欣[摘摇 要] 演奏中国钢琴作品, 特别是由中国传统音乐改编而成的钢琴作品时, 常常会联想民族器乐在弹奏时的音乐效果, 从而借鉴其弹奏方法, 我暂且称这种方法为 “模仿法冶。 本文认为, 用这种“模仿法冶 处理某些中国钢琴作品, 特别是由民乐作品改编的中国钢琴曲, 是较为可取的。[关键词] “模仿法冶; 钢琴作品; 演奏[中图分类号] J624摇 [文献标志码] A摇 [文章编号] 1007-2233 (2017) 16-0061-02[收稿日期] 2017-06-04[作者简介] 于摇 欣 (1988-摇 ), 女, 石家庄井陉人, 硕士,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阳泉摇 045000)摇 摇 民乐作品改编过来的钢琴曲, 从理论上来说, 较为适合用 “模仿冶 的感觉来演绎。 一方面, 由于这类钢琴改编曲的主要音乐元素本身就是从器乐作品上移植而来的, 所以作品的艺术价值中包含了原有器乐的特色, 这一点也是原作品成功的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 在模仿中国传统乐器的音色、 音质以及弹奏的方法的过程中, 定会产生一些新的意义与审美价值。

综上两种因素, 这种模仿是有意义、有必要的, 并且得到大部分钢琴学习者的认可。 下文中我将结合中国钢琴音乐的学习现状来谈一谈这种 “模仿法冶存在的问题, 以及能够解决问题的练习方法。一、 现实 “模仿法冶 演奏存在的问题(一) “想当然冶 地模仿要阐述这个问题就要回到音乐的改编之说上了。 既然是改编曲, 那就必然有改和编的成分, 而不是单纯地把民乐独奏曲谱或者是合奏总谱改写成钢琴谱, 正如魏廷格先生所说 “无论中国声乐曲旋律还是器乐曲旋律都不是可以轻易地转移到钢琴上的, 都需要经过作曲家的创造性处理才能适合钢琴弹奏冶。 所以不能将钢琴作品的每一句都想象成模仿某种乐器的声音。 “在钢琴演奏中, 常常会涉及 ‘语气爷 问题, 这对培养演奏者与音乐欣赏者独特的音乐情趣等具有重要作用。冶 [1] 例如, 看到十六分或三十二分音符呈五声音阶的上行或者下行, 就想象成古筝的刮奏; 看到加音和弦加琶音记号就想象成琵琶的扫弦; 看到装饰音就想象成弹拨乐器中 “吟揉冶 等技法。 有时改编曲中出现的音乐片段原本就不存在于原作品中, 是改编者根据作品风格及现有作品主题发展的需要而创作的, 这样的情况就更不能简单模仿了。

(二) “模仿法冶 的衡量标准是 “像冶 或 “不像冶解决了技术性问题后, 就可以使用 “模仿法冶 进行弹奏和练习了。 这时又出现一个新的问题: 如何判定 “模仿冶的好坏呢? 这个衡量的标准从何而来呢? 成然, 谓之模仿必有原型, 此处的原型就是中国传统民间乐器。 假使我们把模仿的标准定位在和原型 “像冶 与 “不像冶 的层面上,处理作品就变得狭隘起来。 首先, 钢琴与任何一件传统乐器相比都是截然不同的, 再高超的演奏技术也不可能使二者发出一样的声音效果, 就像我们常见的五声音阶的华彩乐句, 即使触键再均匀、 速度再快、 音色再考究, 也不可能再现和弹拨乐器一样的效果; 其次, 如果在钢琴上弹奏的效果与原作品惊人相似, 那么演奏中国钢琴作品的这种艺术行为便毫无新意, 改编曲的艺术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因此, “模仿冶 这种行为不应被 “像冶 与 “不像冶 这一标准来衡量, “模仿冶 只是一种技术手段, 而非目的所在。 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作者的改编, 让民族音乐中的精华作品在钢琴上得到再现, 并且是有创造性的再现, 从而产生新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情趣。所以在衡量 “模仿冶 的成功与否时, 我们应当结合钢琴这件乐器本身的音色特质, 充分再现原作品的内容、 风格、 情趣等, 甚至要学习一些中国传统美学知识, 领悟中国艺术作品特有的意蕴, 把握内在的美学要求。

从而使得民族音乐在钢琴上再现时, 能够神形兼备, 气韵生动。二、 如何解决主观 “模仿法冶 演奏那么 “模仿法冶 究竟应当怎样运用在中国钢琴曲的弹奏中呢? 谈这一问题我们还需要回到钢琴这件乐器本身。钢琴是土生土长的西洋乐器, 它的外观、 内部构造、 发音方式以及弹奏方法都凝聚着西方传统的音乐理念, 因而在钢琴上再现某种中国民族乐器的效果一定不是直接而容易的。 笔者认为在模仿时我们要逐步解决以下问题:(一) 领会作者意图, 尊重作者改编与创作的成果大部分钢琴学习者总是有这样一个习惯, 在练习一首作品之前, 必然要先听这首作品的音像资料。 当然这样的聆听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是必要的, 我们听到的范本大多数来自非常优秀的钢琴家或是杰出的演奏者, 他们对于音乐作品的速度、 力度、 音色以及整体艺术情感的处理, 凝聚着深厚的音乐素养以及丰富的弹奏经验, 以他们对音乐的恰当理解与把握, 他们演绎的作品为我们学习提供了较为正确的方向。 尽管如此, 每个艺术家的成长经历、 性格情1 6万方数据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