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 《第一二胡协奏曲》(第一乐章)结构分析及相关演奏要领管见《第一二胡协奏曲》(第一乐章)结构分析及相关演奏要领管见 )[I工?l茎堑 《第一二胡协奏曲》(第一乐章)结构分析及相关演奏要领管见 l邢璐 《第一二胡协奏曲》(以下简称《一协》)是关乃忠先生 创作生涯中第一部以二胡为主奏乐器的协奏曲。因此曲在 创作上富有特点,演奏技法上也极富新意,故《一协》问世 以来,广大二胡演奏者争相习练,迅速成为音乐会久演不 衰的曲目,更是专业音乐院校二胡学习者的必修曲目,众 多国家级二胡赛事选此曲为规定曲目。与此不相称的是, 有关此曲演奏方面的理论探讨目前仍很鲜见。笔者认为。 演奏好《一协》的难点在于如何把握它的音乐结构。本文试 图从分析《,协》第一乐章曲式结构出发,在理清作品的结 构线索基础上,分析并且归纳整理出各个部分的演奏方 法,以期在演奏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作品的完整性与作曲家 原有的创作意图。 一 。 《一协》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一协》是一首无标题大型二胡协奏曲。其中第一 乐章采用了西方古典音乐中最富于辩证性并体现出矛 盾的发生,发展与解决这一运动规律的结构——奏鸣 曲式。乐曲将奏鸣曲式和中国民族风味的音乐语言相 融合,体现出作曲家”西体中用”,”中西合璧”的创作 理念。

(一)第一乐章曲式结构图示 呈示部:主部 1-20 d羽 展开部:引入 80-99 c宫 再现部:主部 128-137 d羽 尾声:197—213 D宫 奏鸣曲式 连接部副部 21-3233-55 一一 c宫 再现准备 12O一127 副部 150-173 D宫 结束部 56,79 结束部 174,196 (二)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1。呈示部(第1—79小节) (1)主部(第1—20小节) 主部主题(以下简称主部主题)是第一乐章最重要的主 题音调。速度为有活力的快板,每分钟114拍。在乐曲的开 始由二胡完整奏出: 谱例1: 主部主题可划分为三个部分:第1-5小节为主题核心 动机,以纯四度,大二度和纯五度的音程关系作为全曲的发 展基础。主题尾部。也就是第4小节后半部分的材料在接下 来的第5小节得到重复并在一系列下属调上进行模进展 开。在此部分中,附点节奏型的运用是一大特点。附点节奏 本身具有极强的动力性,与乐曲的精神风貌十分贴切。乐曲 开始的弱起小节接连两个二分双附点节奏型,极有动感,令 人精神为之一振。之后双附点的节奏又展开为附点八分音 符的连续出现,带有跳跃的灵气。这一主题不仅具有浓郁的 中国民族风格。

而且朝气蓬勃,昂扬向上。 在主部的后半部分,由乐队再次奏出核心动机,做一个 稍作变化的复对位。音乐经过一系列频繁陕速转凋千口对材 料的分裂展开之后,主题得到再次强调。继而进入连接部。 在随后的音乐中,主部主题以不断变化的形态。始终贯穿于 整个乐章,几乎后来每一个段落的主要材料都与之有着密 切的内在联系。 (2)连接部(第2卜32小节) 连接部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2卜29小节)仍 旧使用主部主题的材料,一方面是以主部主题为起点来对 副部主题进行过渡,另一方面是为了更进一步展开主部主 题的材料。第25小节起出现的三连音节奏型并非凭空而 生,而是来自于乐曲开始时乐队声部的节奏型。第二部分 (第3(卜一32小节)则通过乐队与二胡互相模仿。引出副部主 题。在和声上也出现了副部调性上的属和弦,为其平稳过渡 做好了准备。这一结构安排,既对前面的主部做出总结,又 为副部的出现做好了锖垫。 (3)副部(第33—55小节) 以下是副部主题(以下简称副部主题): 谱例2: 胡 79 一搦鳍, 茎堑工? 与一般奏鸣曲式呈示部中所包含着迥异材料 的两个对比主题不同,这部作品的副部主题使用了 主部主题的倒影衍生而来,建立在C宫调上。

音乐 情绪舒缓而温情,如梦似幻。速度为行板,即比中速 稍慢。因为主部与副部主题材料来源相近,所以必 须注意突出主副部之间的差异,演奏时,在节奏,速 度,情绪等方面要做出很鲜明的对比。 副部中第45小节起为自由速度。之后二胡与乐队 一 连串的急促对话,都是对副部主题的进一步展开, 充分发展了以纯四度和大二度音程为主的材料。 (4)结束部(第56—79小节) 结束部仍旧使用副部主题材料进行发展并沿用 副部的调性。结束部的开始即由乐队全奏出副部主题 的旋律,并采用模仿的手法,使音乐得以往下发展。音 乐气势恢宏感情强烈,一改在副部中出现时此主题柔 和纤细的印象。这是呈示部中的高潮段落,作曲家在 之前所酝酿的情感以及累积的力量在这里得到了充 分的抒发。在情感的极大宣泄之后,二胡在结束部的 后半部分,以P的力度再现了副部主题。宁静中包含 了不稳定的因素,似乎预示着更加激烈的矛盾冲突的 到来。 2。展开部(第80—127小节) 展开部的三个部分也分别由主部主题的基础上 发展而来。 (1)引入部分(第80—99小节) 这里是对主部主题的倒影和变形。节奏型则运用 了连续的三连音,继承了呈示部主部主题中乐队声部 的节奏型。

这一部分抓住了二度和四五度的音程关 系,通过移位,倒影,与乐队的模仿等手法进一步发展 主题,音乐情绪紧张动荡,为即将到来的音乐的剧烈 发展作出准备。 (2)中心部分(第100—119小节) 开始的自由速度部分为副部主题的材料,但在节 奏上作了些许变化,加上以大二度和纯五度为基础的 华彩,使原有的主题更加丰富。更有了前进的动力。接 下来的行板是由二胡与乐队的互相应答为主要音乐 语言的;继而转为bE宫调的快板,二胡演奏出主部主 题的细小片断,但材料立刻伴随着迅速转调而分裂并 模进。乐队则演奏引入部分的三连音材料,同时,又呼 应着二胡的语言,高低相和,互相追赶。二者在音乐发 展的过程中不断交替和互动。同时调性也从bE宫调 转为bA宫调,又转至E宫调,a羽调,令音乐笼罩在一 种动荡不安的情绪之中。 因为呈示部中。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材料和性格 对比不大,矛盾的戏剧性冲突不甚强,因此乐曲的展开 空间便比较小,展开部相应比较简略。 (3)再现准备部分(第120—127小节) 再现准备部分的调性转到了离主调比较接近的e 小调上,材料来自连接部的第一部分,。通过不断的重 复,并且缩减时值,加大音符的密度来推进情绪的持续 高涨。

3。再现部(第128—196小节) 再现部中,主部主题的再现是由乐队叙述为主。 二胡再次出现的时候便已开始再现连接部。连接部 从bA宫调转为bB宫调。紧接着在副部再现时,作 曲家也借用奏鸣曲式里调性服从的原则,将副部的 调性转为主调d羽调式的同主音调——D宫调式。 此时作曲家又在副部主题之间加入以上行半音阶为 主的来自呈示部中的乐队部分的华彩,令二胡的演 奏技法得到充分展示。副部的再现仅仅只开了个头, 就立刻进入对乐思进行展开的部分。之后三连音的 加入呼应了前面的段落,增强了各个部分材料之间 的联系。令整首作品的完整性得到保证。在最后的结 束部中,副部的主题又一次再现,接着副部的材料得 到再一次的展开。 4。尾声(第197—213小节) 这部作品的尾声只有16小节,基本上以十六分音 符的华彩来进一步发展主题乐思。最后乐曲在乐队的 强力度的几个柱式和弦中宣告结束。 二。演奏技法分析 在对《一协》第一乐章的音乐结构有了较为全面和 理性的分析后,我们将根据其音乐结构,对二胡演奏技 法的要求和实现进行分析。 (一)呈示部 主部主题: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主部主 题是第一乐章的灵魂,它鲜明而有力,并以不同形态贯 穿于乐章始终。

在演奏这一主题时,运弓要力求饱满有 力,重音突出。主题的开始即使用了四分双附点节奏 型,在演奏上一方面应特别注意节奏的准确性。避免将 附点后的十六分音符演奏得过长:一方面要结合乐曲 的隋绪,做到声音坚实有力。在弓法的安排上,笔者认 为把第二小节每组附点音符处理为两音一弓较为合 理。这种弓法能够有效地解决推拉弓弓段的不一致,降 低演奏难度,更利于确保节奏的准确性和音乐情绪的 正确表达。 连接部:连接部以附点八分音符为主的节奏均来 自于主部。又由于整个作品在性格特征方面的要求,因 此。演奏者仍然需要注意节奏的准确性,达到干净利落 的效果。另外。连接部因为是主部和副部之间调性和情 绪转换的桥梁。因此这里出现的很多离调,转调,要求 演奏者对音高有较为准确的把握,以及在情绪,速度等 方面能够实现自然的过渡。 副部主题:因为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之间材料相 近,因此若要突出奏鸣曲式矛盾的辩证关系,必须突 出主部与副部的对比。与主部不同的是,副部是一个 抒情段落。其悠长延绵的气息和干净简洁的音乐语言 对运弓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首先,演奏者应注意每 一 弓之间的连贯。换弓时,弓与弓之间在弓速,压力, 以及音乐的力度上都要有很好的衔接。

避免因为换弓 而破坏音乐的连贯顺畅。其次,要注意一弓之内声音 的保持。这需要根据音乐的要求,对弓段以及弓速和 压力的变化以合理的安排,保证声音的延绵不绝。只 有这样,我们才能凸显出副部主题与主部主题之间在 音乐性格上的对比,也才能够更好地体现作品的奏鸣 曲式的结构特点。 结束部:气势阪宏的结束部是呈示部的小高潮。因 此在演奏中应注意层层递进地加大力度,将音乐一步 一 步推向高点。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旋律多次出现了 八度的大跳,音乐跌宕起伏,这就需要有娴熟的大跳把 技术来保证。想要把握大跳把技术,酋先需要有良好而 准确的内心听觉;其次,要体会手臂,手指把位之间的 距离感,并通过练习巩固这种距离感。再次,要体会换 把时所需要的力量。不同距离的换把所需要的力量是 不同的,力量的使用要恰到好处,避免由于换把距离的 增加而用力过大。当将以上几方面问题在练习中得到 解决后,演奏者的心理状态就会比较容易放松,从而有 助于手臂和手指的放松灵活,增强了跳把的准确度。 f二)展开部 引入部分:引入部分的材料由主部主题衍生而来。 又由于这一部分为展开部中材料和情绪的发展作出铺 垫和暗示,因此也应延续主部主题的激昂奋进的情绪, 并且增加紧张度。

相对应地,在演奏上,应注意在每旬 I工?I茎堡 第一个重音音头后迅速缩短弓幅,将力度控制在mp 的范围内。以给后面发展材料时力度的增长带来空间; 同时,内心的紧张感不能松解,之后再逐渐递增弓幅和 力度。才能更好地将音乐进行有层次的展开。 中心部分:作曲家用快速的转调使主部主题的材 料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中心部分的调性非常不稳定, 在短短十几小节中经过了bE宫,bA宫一E宫一a羽的 四次调性的转变。这里由于转调产生了大量的变化音, 演奏者第一次演奏乐谱时,往往会感到眼花缭乱,无从 下手。若我们采用”音程法”来演奏,把注意力集中到音 程与和弦的关系把握上,而非仅仅局限于凋性转换的 概念上。就能最大程度避免频繁转调和离调所带来的 困扰。演奏起来对音准的控制就会容易得多。 再现准备:通过重复的办法使动机叠加,从而由量 变达到质变将音乐逐步推向高潮。因此演奏时要有全 局观念,妥善地安排力度的逐渐递增。在再现准备的最 后一个乐旬中。各种形式连音的快速转换产生一股强 大的推动力。演奏者在练习时可借助节拍器,首先要对 单个节奏型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速度匣定的情况下 做到节奏型之间的自由转换。 (三J再现部 奏鸣曲式,作为一种高级的复杂的三部性曲式,体 现出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质的意义,即”否定之否定” 的意义。

在奏鸣曲式中,矛盾根植于呈示部,发展和宣 泄于展开部。最终解决于再现部。所以,再现部体现的 是一种戏剧性冲突得以解决的主题之后的升华。这里 音乐的紧张度已经得到所期待的释放。因此,较之前面 的呈示部。主题再现的时候,左手揉弦需更充分,右手 运弓需更饱满,使声音更加明亮。旋律更加连贯流畅。 结语 本文以音乐作品的结构分析为基础,总结了《一 协》第一乐章的演奏技术要领。人们常说:”音乐是流动 的建筑”,没有内在结构,建筑会垮塌;同样,没有内在 结构,失去了逻辑『生和脉络感的音乐也会变成不知所 云的一团乱麻。只有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结构有了理 性的把握,才能真正了解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理念。在 演奏作品时,演奏者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 演奏时能够从整体结构出发,妥善地对待每一个音符, 从而使二度创作更加完善地表达出创作者的初衷。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一 81—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