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胡作为一件传统的中国乐器,它的音色十分的有特点,并且从乐器构造上类似于小提琴,是十分考验学习者功底的一件乐器。在上世纪之前很少有专门的作曲家为其谱曲,更多的是作为戏曲音乐的配器。通过不断的发展,二胡逐渐从戏曲中剥离出来,成为了一件独奏乐器。而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它的特点是具有宏大的音量、音响效果以及宽阔的音域。在二十世纪之前,这两件乐器基本上没有一起登台合作过,但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通过刘天华、阿炳、刘文金、王建民等优秀的作曲家的不懈努力,使得这两件乐器得以一起在舞台上出现,这不仅仅是两件乐器的进步,更是中国音乐发展的进步,是多元化、中西合璧的历史发展趋势。在近百年的民族音乐发展中,不乏有使用二胡与钢琴这两件乐器结合的优秀作品。本文选以《三门峡畅想曲》为例分析的原因,是该作品对于二胡技巧以及钢琴伴奏的运用是当时二胡作品发展中里程碑式的创新。以钢琴伴奏者的角度为切入点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从作品风格、曲式结构以及与其他伴奏形式的比较这三个方面分析《三门峡畅想曲》的音乐特点。以演奏角度实例分析整首作品的音乐表达,从伴奏织体与音型、节奏与节拍、力度、速度、技巧重难点等方面分析钢琴伴奏部分的音乐文本。结合二胡演奏和钢琴伴奏的需求,以钢琴与二胡的协作角度阐述合作时应该对于音准、听觉感受、气息协调、音色音量以及演奏前期准备等方面进行协调。希望在中西结合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大环境下,可以让演奏者们今后继续对中国其它民族乐器与钢琴的协作进行研究和实践,为中国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多元化合作的道路贡献些许力量。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