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

新浪旅游2014.03.0415:27

二胡曲二泉映月阿炳原版_二胡演奏二泉映月阿炳_二泉映月二胡独奏阿炳原版

阿炳是驰誉国际乐坛的世界名曲《二泉映月》的作者,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在世界乐坛上享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Google网页搜索中有246000多条信息是和阿炳相关的;有360000多条信息是和《二泉映月》有关的。阿炳的琴声嘹亮、醇厚、音色儒雅跌荡,有很强乐感魁力和艺术穿透力,聆之如饮远年佳酿,令人终生难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阿炳的二胡艺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到目前为止世界所有的二胡演奏家都十分推崇阿炳左手的指法、右手的弓法和表演高超技艺都是难以跨越的。日本著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在第一次听完《二泉映月》后,感动得双膝跪地,泪流满面。他说这样的音乐是要跪着演奏和聆听的!

综观阿炳的一生,他家学渊源,幼年在父亲的指点下勤奋学艺。青年时代是有名的音乐道士。中年双目失明后,音乐成了他逆境中重新赋予他生命之大的精神支柱。他把希望、光明全部寄托给了朝夕相伴形影不离的二胡和琵琶。沦落为街头卖艺人后,在他多年卖艺生涯中,他以寸心至死如丹的楔而不舍地学习民间音乐,不断从其他乐曲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来丰富自己的艺术修养,拓宽音乐视野,突破性改革自己演奏技法。

50年代初,主席在听了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后说:“它具有浓郁的民间风味,要继续发扬之。”周恩来总理在招待外国贵宾时也经常指定演奏阿炳的《二泉映月》。 国庆十周年,我国外交部将它的唱片作为国宝分赠国际友人。

阿炳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东亭人。阿炳二十六岁时,其父华清河因病去世,阿炳正式接替父亲成了雷尊殿的当家道士。三十五岁时,他双目失明,三十岁时,阿炳离开了道门,以卖唱和演奏器乐为生。从此开始了他长达近三十多年之久的流浪卖艺生涯。

阿炳上街卖艺之初,演出的曲目大多为江南丝竹中的《三六》、《行街》、《四合》以及《知心客》、《孟姜女》、《无锡景》等广泛流行江南一带的民间小曲。30年代末期,广东音乐风靡上海地区,新月唱片公司大量发行了《小桃红》、《三潭印月》、《雨打芭蕉》等唱片,阿炳从婀娜多姿的南国音乐中得到莫大的启发,他特别感兴趣的是二胡演奏家吕文成在琴弦上龙腾虎跃兔起鹘落的大幅度扩充音域的指法,为了把它学到手学到家,他就虚心地向熟悉广东音乐的音乐爱好者请教粤胡的演奏方法。

30年代末,阿炳的琴声中先后出现了许多撼人心肺的陌生曲调,每天夜晚翩跹起舞于阴霸密布的城厢内外上空,亲切温柔地抚慰着身处水深火热中的父老乡亲们的创伤心灵。阿炳的琴声中流砒柱般捍卫着民族音乐的尊严。如果有人问他这些曲调的曲名,他总憨厚地笑笑回答说:“是我瞎拉瞎拉的,哪来什么名字。”

雷尊殿当家道长变成了街头艺人瞎子阿炳,是阿炳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阿炳每天午后设场在崇安寺三万昌茶馆前的空地上演奏二胡,晚上则先在城内边走边拉着胡琴,穿大街走小巷,然后出城去邻近车站的大洋桥畔的茶坊、酒肆、旅馆卖艺,到次日凌晨才回家休息,无论严冬酷暑,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阿炳每天上街卖艺穿着一件破长衫,戴着一个断了一条腿儿的墨镜。有人便认为他是叫花子,其实阿炳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上的乞丐截然不同。杨荫浏先生在《阿炳小传》中写道:“他是纯粹靠演奏来维持生活,却从来没有做出向世人乞讨的样子。叫他演奏他才演奏,人家给他报酬,他并不道谢,他不争多嫌少。即使不给他钱,他也一样高兴地奏唱着”。

阿炳的音乐是什么?是风月?否。是泉水?否。是抗争是叹息?否。是悲愁?否。阿炳的音乐从未直截了当悲悲切切地诉说自身的苦难,或抗议社会的不平,或多愁善感地流淌痛苦的眼泪。阿炳饱尝人间深重的痛苦已经心若止水,已无大起大落的情感波动。阿炳的音乐是怆凉而平和的,他并不呼天枪地要死要活,却以其博大的包容涵盖了永恒。《二泉映月》这神韵只属于他阿炳,只属于他的一双手,他的一把琴,他的一颗心。有谁能三十年不改自己的热爱?有谁能三十年坚持自己的唯一?又有多少人能三十年对自己技艺锲而不舍?惟独阿炳!如果我们都可以三十年不变的去认认真真做一件自己喜欢做应该做的事情,而这事情又是你赖以生存的技艺难道你会没有建树?

阿炳拉的版本是“无谱本”,阿炳的音乐却是截不断的潺潺流水……在人生的漫长岁月里,阿炳忍受着巨大的悲伤和困苦,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浓缩到了他热爱的音乐当中去!很难想象这三十年的孤独,这三十年的忍辱,这三十年的悲哀阿炳是怎样忍耐过来的……

阿炳的音乐严格地说他的韵甚至不能被称为“作品”。他只是拉琴,用他的心拉琴,他并没有想到他拉出来的是一首名曲,会享誉四海。于是,《二泉映月》成为他心灵的物化,他一生千遍万遍拉这首乐曲,但每遍都不可能相同。有时围听的人多,他可能拉长一些;听的人少,他可能少拉几遍;没人听了,干脆一路走一路拉给自己听。这就是《二泉映月》,这就是现实的阿炳。

阿炳自称他的《二泉映月》本无题,是“瞎拉拉”的“依心曲”。好一个“依心曲”!全无遮拦,全无修饰,全无作伪,其乐自从内心流淌而出,依心而为,依心而奏,依心而来。当恒心和毅力战胜了忧伤,当坚强战胜了懦弱,当他伟岸挺拔的身躯佝偻成了一张弓弦的时候,这些也成就了他的音乐,成就了他的英名!这些都深刻地展示了阿炳韵的坚毅和顽强,也张扬了他丰厚的艺术底蕴。

阿炳在那漫长黑暗的岁月里,用音乐和琴声支撑着希望,述说着人间的酸甜苦辣……他已经出神入化的把二胡曲烙印在心里!他对音乐的痴迷和虔诚是以换来生计来更新和提高的!一片淡漠,一股倔劲,一些深沉,也许正是阿炳音乐中灵魂吧。

1893年8月20日阿炳生于无锡,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于无锡,他在人生间只生活五十七个春秋,但留给世界的财富却是巨大的!如今《二泉映月》已响彻环字,它悠扬美妙的旋律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阿炳的音乐应该说是百听不厌的。他的《二泉映月》,可以放在二十世纪所有大作曲家的面前都毫不愧色,他可以代表二十世纪中国音乐最高的水平。这样一位民间音乐家是永远值得我们尊重的。《二泉映月》将会被我们永远欣赏下去、它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充实着我们的精神。这就是阿炳这样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民间音乐家,留给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笔伟大的遗产。

杨荫浏先生为中国新音乐史上做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他在一位伟大的民间音乐家将要离开人世的时候,为我们抢救下来他的六首杰作,我们应该特别感谢杨荫浏先生,是他成就了伟大的阿炳,也成就了中国新音乐史上的辉煌。

《二泉映月》经过几十年的流传,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中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它是我们中国乐坛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骄傲!(作者:李北墨)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