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11日讯“舟山锣鼓”质朴清亮,刚柔相谐,别有情调,作为“舟山锣鼓”的传人,今年72岁的高如丰已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锣鼓生涯。

艺术世家创新“舟山锣鼓”

“舟山锣鼓有三种类别,吹打乐、锣鼓乐和吹打唱”。高如丰说,相传“舟山锣鼓”最早兴于明朝永乐年间,那时戚家军在定海、沈家门一带抗倭驻建水寨,操练兵时,常用鼓号、军乐以壮军威。

舟山居民多从大陆迁徙而来,明清时期海禁,舟山居民又回迁大陆,这样几次往返迁徙,使舟山民间艺术与江南及浙东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高如丰是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白泉镇人,据族谱记载,其家族系浙东余姚人。

“锣鼓作为民间艺术,早期主要是在渔农村从事红白喜事、庙会行街、渔船出海等场合表演”。老人说,以后慢慢形成吹唱班、念伴班等专业表演班子。高如丰一家为民间艺术世家,当年他的父亲高生祥是闻名十里八乡的乡村才子,不仅精通各种乐器,还会自编剧本,表演越剧,弹唱、京剧等戏曲,京剧的净、末、生、旦、丑等不同角色,他父亲一个人都能独自演下来。

上世纪初,高生祥创办领衔的“高家小唱班”,在演唱实践中逐渐吸收当地渔村出海祭神、开船、招客等活动中的锣鼓点子,融合江南曲艺、浙东锣鼓等精华,自创排鼓,并将其与排锣、二胡、笛子等乐器融汇到锣鼓演奏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既蕴含江南小曲的婉约多姿,又充满海洋生活气息、粗犷激越的锣鼓表演。于是,“高家小唱班”名声渐响,被认为是舟山锣鼓表演及改革的集大成者。

十岁学艺少年成名

老人说,我四五岁就跟着父亲和两个哥哥外出表演挣钱了,到了十岁左右,才读三年私塾,家里就不让我再念书了,从此就师从父亲正式学艺。从二胡、板胡、扬琴、笛子到各种锣鼓,民间艺术的“十八武艺”样样都得学。老人说,那时学艺是安身立命之本,父亲管教非常严厉,一天学多少时间有严格规定,有时一个动作没学好,已钻进被窝了,还要被父亲拉起来再练。小孩贪玩,有时练得分心了,被父亲用棒槌打,头上肿起了包还不许哭。老人说,这样严格的训练,确也受益匪浅,现在我闭着眼睛都能够把锣打得纹丝不差,落点中心不会超过半公分。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南京军区及驻舟山部队的音乐工作者到白泉镇“高家小唱班”采风,与高家父子一起对舟山锣鼓曲调进行创新,以高家祖传细敲粗打锣鼓点子为基础,编纂出比原来锣鼓更具渔家特色的乐曲《舟山锣鼓》。随后,在莫斯科举办的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会上,《舟山锣鼓》获得了世界民间音乐比赛金质奖,由此“舟山锣鼓”闻名于海内外。

此时,少年高如丰也开始崭露头角,1953年,年方16岁的他代表舟山地区参加浙江省民间艺术汇演,其出色的表演赢得满堂喝彩,受到了省长的接见。当时浙江音乐学院想特招高如丰入学,却被父亲回绝了。“因为家里要靠我挣钱,离不开”,老人遗憾地说,否则,今天我可能也是大学教授了。以后有一段时间,因为“左”的影响,民间艺术被视为“四旧”,高如丰无奈只好去学理发手艺,走街串巷当“剃头郎”以此谋生,但他心中仍放不下那自幼相伴的锣槌,依旧曲不离口锣不离手。

艺术在于心的感悟

“舟山锣鼓”表演全长8分钟,分为“三番”。“番”是当地土语,可以理解为现代音乐的“乐章”。第一番是渔民出海,表现渔民出海的场景,祈求亲人平安;第二番是生产捕鱼,反映渔民劳动欢乐的场景;第三番是庆丰收,表现渔民满载归来的喜悦。“第三番是高潮,是全曲最精华的部分”,老人说,但第三番表演难度也最大,而高如丰的绝技是在第三番中可用发音高昂的武锣,恰到好处地把握节奏。高如丰还创编了定桩跳击的新锣法,在整个表演进程中,别出心裁地切入十余次鼓点。老人说,这些切入鼓点在曲谱上是找不到的,只有靠长年累月的积累,用心体会,才能应用得恰到好处。

白泉镇文化站站长王国海说,“舟山锣鼓”最大的特点是在传统锣鼓的基础上加入了丝竹乐器,如二胡、扬琴、唢呐、海螺、笛子等,因此比一般锣鼓表现力更为细腻丰富。他说,当年为了创作舟山锣鼓,高家兄弟曾与渔民兄弟一起出海打渔,听他们在海上引吭呼号,汲取民间文化的精华,将民间音乐元素,譬如《鱼游春水》、《渔家号子》等曲调,应用到乐曲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海洋文化印记的锣鼓。

现“舟山锣鼓”名声已越来越响,舟山市定海区海山小学的锣鼓队曾应邀漂洋越海到美国去演出,被誉为“中国渔家交响曲”。而在广交会上,“舟山锣鼓”赢得外宾连连唱彩,一台表演连演三场才谢幕。但是老人也有不满意,他说,以前几个演员能演奏十几种乐器,每次演出都随机应变,能呼应现场的气氛。现在常常是几十人上百人的大队伍,虽然整齐美观了,但内行人一听,表面的花里花俏的东西太多。老人说,我大哥打鼓,我是敲锣,我们兄弟俩可谓现在说的“黄金搭档”。但大哥已于4年前离开人世,我也进入古稀之年,我很想在有生之年多带一些徒弟,把“舟山锣鼓”一代一代传下去。(完)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