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舞流淌的音乐,总是将人们带入丰富、美好又纯净的境界。而如今,当越来越多的孩子们踏上学习乐器的路,这条路将孩子引向了哪里?

这些学乐器的孩子们这个浓眉大眼、壮实机灵的榆中街小学六年级男孩,6岁开始学小提琴。母亲说,因为孩子在课余时间没什么事做,于是想让他学一门乐器。开始学的时候孩子拿这当功课,谈不到兴趣,只是按部就班地去学,练习很枯燥,父亲规定他每天拉40分钟,有时候儿子不干,说半个小时吧,讨价还价的过程中,父亲的手掌常常会落下来,儿子流着泪,还得继续练。有一次父亲一气之下把琴收起来,放进柜子里,说,算了,不要学了。可意外的是,几天之后,儿子又主动要求练习了。虽然很辛苦,但是几年学下来,凡是练过的曲子都能背下来,没有练过的曲子,只要听两遍,自己就能模仿着拉出来。父亲给他买了一些小提琴曲的光盘,经常听,已经能听出不同乐队演奏的区别了,还能分辨出是德国人演奏的还是**人演奏的。男孩说,因为作业不多,只要时间抓得紧,就有不少空闲练习乐曲。从开始的懵懂,到反抗,再到现在的喜爱和感受到一些享受,有点进入另一境界的意思。

今年考上兰州一中的女学生小宇是另一位曾经为了学习乐器而挨过母亲打的孩子。她6岁起在少年宫学琵琶,也是母亲的选择,因为母亲喜欢民乐,自己又没有机会学,所以让女儿去学。每周一节课,家长们都是和孩子一块儿学,孩子在前面坐一排,家长就在后面坐一排,老师教,孩子听,家长在后面记笔记。回家后家长和孩子再面对面练。手势和指法的练习都是繁杂和艰辛的过程,半年后,小宇的手指钻心地疼,一抱起琴就想哭。每天练习一小时,都是妈妈逼着做,偷懒或者错误几次都不能纠正时,母亲就打,面对小宇的哭,母亲毫不妥协。一直坚持到小学五年级。最初弹出的曲子都是简单的音节,干巴巴的,到五年级时弹的曲子好听起来,孩子也有了乐感,理解能力和表现力都增强,轻柔婉转的感觉表现出来了,自己弹着曲子也觉得好听,开始爱上了弹奏琵琶。但是到了初二,因为学习太紧张,根本没有时间练习,连双休日也要补课。母亲提出中止,小宇当然清楚自己的状况,也同意,准备以后再找机会或时间学。这两三年来,小宇不时会说:“我想我的琵琶了。”她因为不能继续学习琵琶感到遗憾,“因为这可以增强自信心。而且给客人和朋友弹曲子的时候感觉特别好,尤其是民乐,感觉很优雅有文化,所以心里也有一种骄傲。”

正在观望中的另一位兰大附小六年级学生婷婷准备要学的乐器是萨克斯,这是她和妈妈共同的选择。母亲说,学习乐器主要是为了增强女儿的艺术修养。选择萨克斯是因为学它的人少,而且与女孩的风格形成一个反差,很有意思。

婷婷的母亲说,记忆当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家属院里,都有几个会吹笛子或拉二胡的人,一家人因为乐曲而围在一起玩乐,在无意识中营造了一种家庭氛围。弹奏的人都是因为喜欢,所以自己主动学会了。但是现在的孩子学乐器,都带着家长的意愿和功利性,还有家长对孩子的操纵,按部就班地去学,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弹奏好像也不似过去那么的抑扬顿挫了。

“尽管带上了功利色彩,我还是希望孩子能去学,这是一道渲泻情绪的出口,也是一种艺术修养,同时因为能够欣赏音乐,进而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当然我也担心女儿半途而废,不过仍然主张所有的事都让她去尝试一下。”她说。

奏出的旋律能回响多远?

王老师是城关区的一位小学老师,当年上小学时,当老师的父亲就让她学舞蹈,学钢琴,后来她考入兰州师专。学舞蹈和学钢琴都让她吃了不少苦。不过自上师专到工作之后,她就再也没有摸过钢琴了,一是工作太忙,回家就没有精力再抬起胳膊和手指了,另一方面,好像也没有什么兴趣,钢琴被放置在墙角,落上了薄薄的灰尘。那些学琴的日子和经历,已经是过往的、模糊的、若有若无的影子了。

然而也有这样一代人,演奏乐器已然与他们的心灵融合在一起,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一种。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小杨擅长吹笛子。他对笛子的痴迷最初来自于年幼时候家乡正月的闹秧歌,演唱的都是一些民间小曲,《放风筝》、《办嫁妆》等等,由二胡和笛子伴奏,小杨就被这些笛子曲迷住了,其实当地不少人多多少少都会一些,小杨的哥哥也会,所以家里放着一只笛子,小杨就试着去吹,也许吹不响,也许能吹响,也许吹出个调调儿,吹不好不觉得羞,吹好了也没什么光彩,纯粹是好玩。上中学时,小杨老师的儿子在文工团,知道他会一点笛子,就给他一些指点。后来小杨自己通过收音机里的讲座也学到了不少关于笛子吹奏的知识。

虽然现在人到中年,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很大,但是无聊的时候吹上一阵,心情就会好些。小杨说,音乐的节奏感,以及包含在其中的意境,是一种审美活动,懂或者不懂音乐,对生活及艺术的欣赏就大有区别,音乐能够使生活更丰富一点,色彩更多一点。“但是现在的孩子娱乐太多,就没有了那种内在的需求。现在不少东西都是快餐性质的。”他说。

小许是另一位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音乐爱好者,醉心于二胡。他年幼时,当文体老师的父亲就喜爱二胡,晚上常常坐在院子里拉,《江河水》《二泉映月》都是他自小听得耳熟的曲子。那个时候几乎没有娱乐活动,电影一年也就看上一两回,收音机常常收不到,因为觉得好奇和好玩儿,他就取下墙上的二胡,自己吱吱扭扭地拉着玩,还去问父亲。父亲看儿子喜欢,也就用空闲的时间教他,8岁的他听到自己拉出声音来,觉得很高兴,越学越起劲,几年下来,已经能拉不少曲子了。上初二时,当地剧团的一位板胡老师知道了就主动来找小许,收他为弟子,免费教他。自此开始了正规的学习,一直学到高二全力复习考大学方才中止。上大学了,小许将二胡带到学校,没事的时候在宿舍里拉,也曾在学校的活动中上台演奏。工作之后亦如此。而且他的哥哥姐姐们都会二胡,加上父亲,5个人就组成一个班子,自娱自乐。烦恼的时候、高兴的时候、无聊的时候,都要拉上一曲,确实是心灵绝好的享受。

小许女儿7岁的时候,小许也教她学二胡,但只学了半年就放弃,因为女儿没兴趣。这个过程中,小许最记得女儿说过的一句话是:爸爸,你平时那么好,怎么一教我练二胡就好像换了一个人?

小许说,小孩子学乐器只要学习的过程就够了。其实它就和看书、看电视、或者学英语等等一样,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学会它,就多了一种生活的方式。学乐器这件事本身没有错,反映出的问题也不是孩子的问题,问题在老师和家长。压力是家长的压力,功利也是家长的功利。特别是老师的教育方法,不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为主,而是以专业的内容和进度来要求学生,并且参加考级,使得这件值得提倡的事情给孩子带来压力而不是乐趣。

钢琴老师的声音对于如今的孩子趋之若鹜学乐器的现象,一位专职钢琴老师有自己的看法。他说,音乐是艺术的类型之一,任何人都应该接受艺术的熏陶和美的教育,有艺术修养的人对事物的认识态度和方式是不同于常人的。所以不只是乐器,各种艺术都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人类流传下来许多珍贵的艺术财富,我们怎么能够不去认真地学习和继承?

孩子学习乐器这个现象要一分为二来看,现在确有一些家长让孩子学乐器是跟风、走形式,但不能由此就否定音乐对孩子的教益,音乐对一个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会产生有益的影响。学习乐器不但有助于智力开发,而且在这个艰辛的过程中体验到的酸甜苦辣也是人生的财富,学习乐器所需要的忍受、坚持等等,培养了孩子顽强的毅力。固然,很多孩子学习乐器可能都是家长的意愿,这也无可厚非,因为年幼的孩子并不具备对自己的成长和未来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而且现在的孩子因为生活条件好,追求享受的倾向很明显,所以家长的参与也是必须的。关键是老师的教学方法要正确、适当,而且家长对此也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当然宽松又须有度。不要一心追求结果,不要有太多目的性,如果执意要孩子发展专业或者考级,这就违背了艺术教育的初衷,成为另一种应试教育。

这位钢琴老师认为,表面来看,不少孩子学习乐器非自己所愿,也给孩子带来了额外负担,剥夺了他们玩乐的时间。但是孩子在学校学习的所有功课就是他们感兴趣的吗?因为这些功课是考大学的必须,所以大家都认为学习它是应该的、正当的。这其实是将艺术放置在了一个不公正的位置上。所以应该拷问的是整个社会的教育制度,而不是质疑孩子学习乐器给他们带来负担。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里,孩子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校主课的学习上,课业负担太重,才无暇去接受艺术教育。

时光流转,不同时代的人在弹奏着相同的乐器和相同的乐曲,但是弹奏时的心境和渗透在乐曲中的意绪是否还相同?学习乐器,孩子有孩子的感受,家长有家长的想法,文艺工作者有文艺工作者的认识,透过他们各自相同或不同的视角和声音,我们都能发现一些令人思索的启示。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