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学术论坛 ACADEMIC FORUM储望华是中国重要的钢琴音乐作曲家。他于2003年创作了《“茉莉花”幻想曲》,该作品与储望华在此前几十年的“改编”比较,“注入更多的内涵,有更多的发挥,篇幅章节中有更多伸展,钢琴的和声、织体手段有更多的层次、更丰满”① 。2014年7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在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举办的国际钢琴艺术节,于储望华大师班上,得到储望华亲自指导《“茉莉花”幻想曲》的演奏。以下是笔者在课后的回顾总结和对作品的演奏分析。一、作品的创作背景1982年,储望华考取了加拿大墨尔本大学音乐系的音乐硕士,此后在海外漂泊了30多年,现居澳大利亚。他乐观、热爱祖国、勇于创新,思乡的情愫和对中国民歌的热爱寄托在他的很多作品中,《“茉莉花”幻想曲》正是一首由民歌改编的钢琴独奏曲。中国民歌《茉莉花》是一首清新委婉的情歌,旋律优美,颇受中西方听众青睐。2003年5月初,华裔青年钢琴家陈巍岭在墨尔本的演出给储望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彻夜长谈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定下了新作的主题《“茉莉花”幻想曲》,两周后《“茉莉花”幻想曲》的乐谱即到了陈巍岭手中,陈巍岭又在拿到谱子的两周后,在悉尼音乐学院首演了该曲,得到观众的喜爱。

二、作品的曲式布局《“茉莉花”幻想曲》自问世以来被很多钢琴演奏者喜爱和演奏,对于这首作品的曲式布局存在几种说法:再现复三部曲式;带再现的三部性结构的回旋变奏曲式;亦有说是起、承、转、合的中国乐曲作曲布局。笔者认为这几种说法都有道理,但重要的是,要尊重作曲者的构思,倾听作曲者的想法。储望华在《谈钢琴独奏曲〈茉莉花〉的改编》一文中提到:“因为这首民歌太好了,太知名了,所以我用它写成钢琴独奏曲时,不敢掉以轻心,审慎为之。在布局上,力克‘即兴性’,力求‘逻辑性’,使乐曲在内容情绪的表达上,有一个始由、初呈、延续、进展、转折、高潮、回落、再现、回味等段落的发展过程。”②现将《“茉莉花”幻想曲》独特的曲式结构进行如下分析:始由:作品第1至8小节,即前奏,是一个典雅的引子,感情略带伤感,特别是7、8小节的五连音描绘的是花瓣洒落地面的伤感景象。初呈:第9至23小节,是民歌《茉莉花》的主旋律呈现,表现的是如泣如诉的情感。延续:第24至32小节,大量采用左右手双音弹奏,音程最多运用的是具有民族味道的四度双音,空泛的四度音程的效果配合轻轻的跳音的效果,然后是两小节的四度音程的模进,描绘情绪的微微波动。进展:第33至47小节,再现主旋律,情感更加哀伤。储望华在课上特别指出了第39小节的b小三和弦和第43小节的c半减七和弦的伤感韵味。转折:第48至56小节,即兴演奏段落,速度极快,力度由很强到很弱,感觉是一种情绪...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