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二胡曲_赵本山二胡演奏_赵本山二胡二泉

赵本山二胡演奏《二泉映月》

二人转,这个生长在黑土地上300多年的民间艺术,收留了赵本山孤荡的心。

与此同时,60公里之外的沈阳,青年范伟开始在学校的文艺队里唱样板戏。

在赵本山唱着《小拜年》、《月牙五更》,在乡间简陋的舞台上摸爬滚打时,范伟站在学校礼堂里,《红灯记》、《沙家浜》,他张口就来。

范伟家里有个老舅在市文艺队工作,看范伟确实喜欢在舞台上表演,就给找了个音乐学院的老师,想点拨他几下。

范伟当着老师的面唱了几句,又讲了段评书,老师直言:“你要是唱歌,一辈子都是业余的,表演倒还是那么块料。”

1978年,16岁的范伟通过亲戚,找到了沈阳曲艺团的相声演员陈连仲,头一磕,入了相声这道门。

拜师时,范伟当着师父的面,用农村土话说了个相声小段。

陈连仲蹙着眉,摇了摇头:“孩子,你条件一般,我尽量教你,能教成我就带着你好好学。”

范伟在舞台上说相声

四年之后,辽宁省举办了第一届农村小戏调演。

25岁的赵本山捧着三弦翻着眼,将盲人张志演得活灵活现,一举成名。

这一年,铁岭民间艺术团需要一位演员临时救场,因《摔三弦》初露锋芒的赵本山,被借调过来。

赵本山表演《摔三弦》

吃晚饭的时候,赵本山拎着瓶铁岭老窖挨桌敬酒,敬酒词一套一套:“一杯生二杯熟,三杯四杯是朋友”。

彼时,跟着老师来铁岭表演的范伟就搓着手坐在一边——他敬佩赵本山台上的惟妙惟肖,也羡慕他台下的八面玲珑。

第二年,21岁的范伟考进了沈阳曲艺团,成了一名相声演员。

考进了体制内,不代表万事大吉。

团里有十几组相声演员,却只有两个编剧。范伟置身其中,论资历不够格,论能力也不突出,哪有人专门为他写剧本。

范伟想着,干脆就自己写本子得了。

某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用日记结构写的小说,觉得新奇。他灵感迸发,挥手写出自己的处女作:《一个厂长的日记》。

这是一个失败的相声作品——因为全篇砸不出一个“包袱”,范伟还被团里的同事起了个外号:悲剧相声。

年轻时的范伟

好在命运眷顾了他。

1986年,第一届全国相声大赛开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曲艺编辑来到沈阳曲艺团选作品,范伟的处女作也混入其中。

初选时,团里的演员挨个给编辑念本子,因为本子是自己写的,范伟读起来抑扬顿挫,真情流露。

这个编辑眼前一亮,对团长说:“这个小胖子读稿子感觉不错,分寸把握得好。这孩子会有点儿出息,你们得好好培养。”

因为这句金口玉言,范伟被选上参加全国相声大赛,虽说没能得奖,但从北京回来后,范伟摇身一变,成了团里的骨干。

1986年,范伟(左一)演出相声

24岁的范伟春风得意,与此同时,赵本山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人生高点。

1986年,29岁的赵本山已经正式调进了铁岭民间艺术团,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个正式搭档——潘长江

潘长江父母是铁岭县剧团评剧演员,潘长江也自小跟着学评剧。

长大之后,因为身材的原因,潘长江考剧团,怎么也考不上,“演出时穿的道袍都撑不起来”。直到1984年,27岁的潘长江才被铁岭民间艺术团收纳,演的是丑角。

一个是草根艺人赵本山,一个是梨园子弟潘长江,一个是“瞎子张志”,一个是“关东丑王”,两人一拍即合,演了出戏,叫《大观灯》。

潘长江(左)与赵本山(右)演出《大观灯》

在戏里,两人一个瘸、一个瞎,一经推出,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那段时间,两个人从八点开演,一直演到晚上十一二点,吃饭都在剧场里,不知道外边黑白。

《大观灯》连续在沈阳演了500多场,在黑土地上种下了姓名。

因为这场戏,赵本山和潘长江还得了个俗名:一个叫“天下第一瞎”,一个叫“天下第一瘸”。

1987年,时任中国广播说唱团团长的姜昆,带团来到铁岭演出。

这时候,姜昆已经担任了4届春晚的主持,更别说在这一年春晚,姜昆刚演完《虎口遐想》,可谓是全民皆知。

结果姜昆在铁岭体育馆表演时,台下观众却表情冷淡,少有掌声。细问之下才知道,本地还有相当受欢迎的一喜剧人才,叫赵本山。

姜昆慕名前去,被赵本山的《瞎子摸灯》拜服,决定要将赵本山推向春晚。

姜昆(右一)与赵本山(中间)

上春晚,可比上炕费劲。

1988年,赵本山的节目被选上了春晚舞台,但要先在哈尔滨分会场试试水。

消息一定,整个铁岭都轰动了,赵本山高兴坏了。这一年,赵本山31岁,似乎看到了人生巅峰。

回到铁岭,迎接他的场面可谓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谁知道除夕当天,全村老少爷们守在电视机前,一直到电视上打出“再见”两个字,连赵本山的影子都没见。

赵本山感觉无颜见铁岭父老。

身边人给他支招,“是不是没送礼啊”。赵本山眼前一亮,转过年,他搬着一箱茅台酒,又晃晃悠悠去了北京。

到了北京,他到处打听“这玩意儿给谁送去”,没有人能给指出明路。

最后,赵本山就躲在招待所里,一天一瓶酒,下酒菜是看不清的前路。

相声演员李金斗(左一)与赵本山(右一)

赵本山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北京乱撞的时候,范伟也忙,忙着相亲。

相亲是从范伟的24岁开始的。

那时候,范伟在曲艺团工作稳定,但因为“长得着急”,迟迟找不到对象。家里人急了,开始给他张罗相亲。

第一个姑娘是商店的营业员,两人相处了一个星期,无疾而终;第二个姑娘是工厂的技术员,两人接触了一个月,还是没来电;

1988年,相到第三个姑娘时,26岁的范伟心动了。

第三个姑娘叫杨宝玲,刚从学校毕业,比范伟小六岁。看着眼前青春靓丽的姑娘,“中年永驻”的范伟,突然开始自卑。

范伟谈自己长相

后来在媒人的撮合下,两人多了个接触的机会,单独约在了沈阳的北陵公园。

去约会之前,范伟局促不安,姐姐揽下了他的造型工作——紧身裤、费翔同款爆炸头,还顶着一个大脑袋。

见面后,杨宝玲打眼一看,怎么看怎么难受。

后来两人去吃饭,杨宝玲胃口小,饭剩了一些,范伟看着剩饭心疼,就端过来自己全吃了。

杨宝玲这才认定这个男人:“这是一个朴实的人。”

后来范伟提起两人约会的过程,偷偷笑了几声:“其实我媳妇当时近视,她要是戴了眼镜,估计就成不了了。”

1990年4月10日,两人登记结婚,28岁的范伟,迈进了人生新阶段。

范伟夫妻与师父

这一年,对赵本山来说,也是一场如约而至的惊喜。

1990年,33岁的赵本山终于第一次出现在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表演的是被连毙三次的小品——《相亲》。

他一袭灰色中山装,戴着一顶青色小帽,蔫头巴脑,哏哏着脖儿,引爆了全民笑点。

往后三年,赵本山连夺下三年的春晚小品类节目一等奖。

赵本山的时代,开启了。

1990年,赵本山小品《相亲》

当时,在赵本山这座高峰之下,仰望他的有许多,范伟是其中一个。

1992年底,铁岭艺术团团长崔凯给正在北京演出的范伟捎了句话,说赵本山新小品中有个角色要换一下,想让范伟去试试。

范伟连忙答应,跑去央视的排练厅,练了几天后,春晚总导演却始终不同意换角。

为了不让赵本山犯难,范伟打了声招呼,离开了排练中心。这让赵本山高看了范伟一眼:“宠辱不惊,是个本性善良的人,也是个好搭档”。

1993年4月,赵本山给范伟打来电话:“辽宁省艺术节有个小品缺个收费员,你有兴趣吗?”

那部小品叫《走毛道》,自此,金牌搭档碰了头,春晚小品也有了新看头。

这一年,赵本山36岁,范伟31岁。

1995年,33岁的范伟第一次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

那是小品《牛大叔提干》,范伟演一个机关秘书,精明又谄媚。

彼时,范伟台词没多少,形象也一般,焦点始终在赵本山身上。

1995年,赵本山、范伟合作《牛大叔提干》

下了春晚的舞台,范伟回到了沈阳,从火车站出来后,他打了个出租车。

在路上,他一直等司机认出他来,聊了几句,司机无动于衷。

他不死心,下车时还特意问师傅要了发票,两人四目相对,依旧没认出来。

范伟日后讲起这个经历,说了句:“可能司机师傅太困了吧,大过年的”,时隔多年,他依旧介怀。

而这样的情况,是早几年两人合作的常态。

在赵本山的小品中,众星拱月,范伟只是那颗星,暗淡无光。

他是仗势欺人的司机,是精致妖娆的老师,是一本正经的乡长……没有人关注范伟是谁,只知道这是赵本山的搭档。

范伟很憋屈,好几次和赵本山辞演:“哥你要不换个搭档吧,换个女搭档,光棍戏太难演了。”

赵本山不动如山:“你别着急,你就跟着我走。”

1997年,赵本山、范伟合作《红高粱模特队》

转机与千禧年一起到来。

某天,编剧宫凯波和范伟讲了自己在医院里看到的几个真实的小故事,范伟听罢,特别喜欢。等到赵本山来了北京,三个人坐下来商量了一下,作品开始成型——《卖拐》。

于是,在2001年春晚舞台上,范伟摘下了眼镜,剃成了平头,被人忽悠得一愣一愣。

一句“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是伙夫”,成了范伟最佳的自画像。

再往后,两人乘胜追击,卖完拐又卖车,卖完车又卖担架,《卖拐三部曲》口碑热度双开花,每年都把春晚一等奖捧回家。

范伟终于火了,但危机与转机,往往相携而来。

2001年,赵本山、范伟、高秀敏合作《卖拐》

范伟忙着在舞台上寻找价值时,早已功成名就的赵本山,回到了东北老家。

2000年,赵本山应闫学晶夫妻俩的邀请,去剧场里看二人转。

看着舞台上卖力演出的民间艺人,赵本山突然觉得,自己需要为二人转做些什么。

他决定,要收几个二人转弟子,将二人转从东北这个小旮旯,推向全国的大舞台。

赵本山与闫学晶

身边人都不解,觉得这是一条费力不讨好的路,明明凭借着春晚的名气,赵本山轻轻松松就能赚到盆满钵满。

赵本山不听劝,只扔下一句:“我看到了自己过去的路”。

赵本山将二人转比喻为冬天的一棵大葱:叶黄、根绿、心不死。要将这么一个日落西山的行当扶起,难度可想而知。

他接手二人转的时候,这个行当乌烟瘴气,演员良莠不齐,表演的地点多是洗浴中心,唱的也都是些不入流的荤段子。

于是,赵本山做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要改革,倡导“绿色二人转”。

2001年,赵本山收下第一批弟子后,举办了“二人转本山杯大赛”,开始搜罗和挑选东三省的二人转人才。

只是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民间演员,向来不受规矩管束。刚一开始,他们就给了赵本山一个下马威——赵本山约开会,不来;赵本山安排工作,不去。

赵本山心里明白,“再聪明的头脑,也对付不过一个民间艺人”,于是他想了个招,开始以情服人。

谁需要钱,他给掏;谁家里孩子读书,他帮忙联系。大到公司战略规划,小到两口子打架闹离婚,事无巨细,他统统插手。

渐渐地,徒弟们心服口服。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