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鉴

在一次庆典活动上,一位帅气的年轻人带着一群小小少年上台表演,他吹奏的《小城故事》,听得台下观众如痴如醉:

“哎呀,我以为唢呐只能吹奏婚丧嫁娶,原来还可吹奏歌曲,展现别样情感。”

“能把人间悲欢离合吹奏得酣畅淋漓,让我见识了完全不一样的唢呐。”

“嚯,唢呐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演奏曲目,真是别开生面。”

唢呐声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点燃了秋天的色彩,也如一阵旋风,吹过人们心头,拂去了很多人对唢呐过往的看法。

演奏者王剑峰,是“璧南吹打”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看过电影《红高粱》的人,一定对九儿出嫁、轿夫们颠轿的经典桥段记忆犹新:九儿被贪财老爹嫁给有麻风病的李大头,轿夫们在接亲路上整蛊新娘子,一首《颠轿曲》随着喧嚣的铜鼓、热烈的唢呐响起。一路上轿夫们粗犷豪迈,野性十足地吼着歌,颠着轿,尘沙四起。

1987年影片播放时,出生于西安的王剑峰年仅9岁,这个画面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电影里,唢呐这种极富表现力的民族音乐,与影片追求自然生活、张扬生命活力的画面相得益彰。从小就喜欢音乐的王剑峰,耳濡目染的是三秦大地上的秦腔。秦腔的粗犷豪放、朴实夸张,又带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特点一直在他的血液里流淌。唢呐这种看起来像一朵美丽的喇叭花,一发声却有划破天空、冲击天灵盖的器乐,让他充满了好奇。

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剑峰走进了唢呐的世界。那年,流动文化下乡,王剑峰担任独唱,演唱《一壶老酒》。歌曲前奏是唢呐,可现场没有。演唱时,王剑峰总感觉这壶“老酒”差了点味道。第二天,一位曾在川剧团担任二胡和唢呐首席演奏的朋友把唢呐带了过来,有了唢呐演奏,王剑峰找到了感觉,《一壶老酒》唱得深情动人,醉了不少人,也点燃了他对唢呐的热爱。此后,王剑峰认真拜师,专心学习。但凡有空,便手拿唢呐,寻一安静角落,刻苦练习。五年时间一晃而过,他的演奏技艺日臻成熟。

2020年,王剑峰组织了一支“儿童乐团”,起早贪黑指导排练。正式演出那天,空旷的舞台上,18支唢呐组成庞大阵容,精彩亮相。武术加舞蹈,再加上唢呐的演奏,一支支曲子展现了对家乡的眷恋、对人生的热爱。唢呐声歇,整个大厅爆出潮水般的掌声。王剑峰站在那里,看着沸腾的观众,眼眶有些湿润。他百感交集:“成功了,一个多月的辛苦没有白费!”从那一刻起,传承非遗唢呐文化的念头就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了。他默默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把唢呐这种非遗文化艺术传承下去!”

说干就干。2021年1月,王剑峰招收了第一批学员,并免费教授这20多个孩子吹奏唢呐。老师教得投入,孩子们学得认真,半年后,一场以“弘扬百年文化 传承非遗唢呐”为主题的唢呐专场文艺公益演出拉开帷幕。那天的演出非常成功,2000多名观众现场享受了一次唢呐带来的艺术盛宴,也真切地感受到唢呐的艺术魅力。

此后,王剑峰和孩子们经常参加了一些镇街的演出活动,效果不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一场场演出下来,很多人改变了对唢呐的固有认识,王剑峰和孩子们对传承唢呐文化也更有信心了。

“现在,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让更多的唢呐爱好者参与进来,一起完成中国非遗唢呐的传承和发展。”与王剑峰聊天,时刻都能感觉到他对唢呐的热爱。同时,他也对“璧南吹打”非遗传承有着诸多想法。他渴望在传承中保留好传统,又能转型和发展,把唢呐与爵士、摇滚等主流文化结合起来。

“万物皆可唢呐”,这是他的梦想。相信有一天,这位年轻人会站在更大的舞台上,让这朵金色的“喇叭”绽放出迷人的艺术魅力,任一曲曲唢呐诉说人间情怀,展现别样精彩。

(作者系重庆市璧山区作协副主席)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