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细跳月教案教学内容: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授课年级:四年级人民音乐出版社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阿细跳月》,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2、通过欣赏《阿细跳月》,知道乐曲不同的演奏乐器。3、通过欣赏《阿细跳月》,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记忆乐曲的旋律,会跳彝族“跳月”的基本舞步。教学重点:1、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了解彝族音乐。2、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会跳彝族“跳月”的基本舞步。教学难点:1、记忆乐曲的旋律。2、听辩乐曲不同的演奏乐器。 教具:钢琴、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俗话说:“民族的东西就是世界的东西”,中国是一个文化灿烂,民族众多的国家,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几个民族?生:56个。师:是啊,56个民族56朵花,每个民族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组成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然而,我们云南又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居聚地,作为云南人,你知道云南省有多少个少数民族?生:25个。师:在咱们班上有哪些同学是少数名族?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的民族吗?教案课题:《阿细跳月》年级:二年级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以及相关的影视资料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视听法、讨论法、练习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目的:1、情感目标:感受音乐和舞蹈给人带来的愉快心情。

2、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了解和学唱乐曲的主旋律。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3、能力目标: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教学重点:对彝族民歌音乐风格的理解和认识。教学难点:深入了解彝族民歌的特性,能合着《阿细跳月》的音乐节拍,进行即兴表演。教材分析:《阿细跳月》这首歌曲选自于人民音乐教学出版社出版的二年级音乐教科书 。阿细跳月也称“阿西跳月”、“跳月”。自称“阿西”、“撒尼”的彝族民间传统舞蹈。流行于云南弥勒、路南、泸西等地。传说在很早以前,阿细人居住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很大的山火,大火烧了九天九夜。阿细人扑打了九天九夜,火仍未熄灭。地面被大火烧得滚烫,打火的人不断地换着脚,或单脚跳着继续扑打,终于把大火扑灭了。为了欢庆胜利,大家弹起三弦,吹起笛子,模仿打火时的样子,换着脚跳起舞来。这就是流传到今天的“阿细跳月”。“跳月”是汉族人给起的名子,阿细人叫“跳”。每逢节日夜晚,青年男女聚集在草坪上,男的弹起大小不同的三弦、月琴,吹起竹笛,同女的对舞,主要动作是跑三步停两拍向前抬脚,同时拍手和原地跳转。舞蹈节奏鲜明,情绪欢快。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师引言:同学们,咱们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与特点。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首音乐,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说说下面音乐表现的是哪个民族?并告诉老师这个民族的风格特征。1、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傣族2、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3、对两首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行对比。三、进入主题,展开学习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再来听一首彝族音乐,它的名字叫《阿细跳月》。然后请告诉老师这首音乐带给你是种怎样的感受?生:轻快地、欢快地、动听地、愉悦地、热情的、等等。师:同学们刚刚咱们听完了一首这么美这么好听的彝族音乐,那你们现在想不想跟着王老师一起去走进我们彝族人民生活的地方去看一看去了解了解他们的民族风情呢?师:同学们,咱们看到阿细人民在宽阔的草坪上舞蹈着,你们现在有没有也想站起来跳一跳呢?请起立,跟着老师一起来活动活动,跳跳我们阿细人民的舞蹈,好不好?师:同学们,请看看老师这个动作,你们有什么发现?你看老师拍了几下手?生:两下。师:那老师在蹬脚拍手前,走了几步呢?生:三步。师:1、那你们看一下,是不是走了三步呢?同学们真棒2、那我们一起来数一下总共有几拍?请跟着老师一起来念一遍3、同学们,现在请看老师拍打节奏,区分强弱。4、你们听,小阿依和小木栅还会唱歌啦:出示主旋律5、跟着老师一起来学唱主旋律。

6、老师想考考大家,现在你们能不能记住里面的哪条旋律?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唱给老师听听呢?7、同学们唱的真棒真好听,原来啊,刚刚同学们唱的这几句,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音乐《阿细跳月》中的四句主旋律,这四句旋律在这首音乐中反复出现了很多次。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好啦,同学们现在老师想请我们的小木栅和小阿依来比比赛,看看是小木栅厉害还是咱们的小阿依厉害?8、老师现在想考考大家,请你们的小眼睛看着老师这的歌谱,看看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够发现,在这四条主旋律中,哪几个音出现的最多了呀?你看这简单的三个音,就组成了咱们今天所听到的这么优美的音乐,然后再加欢快的节奏型,这就是我们彝族音乐的特点。以后,如果你们听到这样的音乐,就能知道它是彝族的音乐吗?四、知识拓展师:1、同学们现在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玩个游戏,不知道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块儿玩一玩儿呢?现在老师给你们2分钟的时间准备好。2、好啦,同学们,游戏咱们就先告一段落啦。现在我们再次回到我们今天所学习的这首音乐《阿细跳月》中,《阿细跳月》呀,它是一首民乐合奏的乐曲。今天呢,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两个新朋友,看看同学们认不认识它们?3、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在聆听音乐的时候,把我们刚刚模仿的两个乐器的声音区分出来,并跟着音乐的变化模仿出来进行表演。

五、总结师:同学们,一首《阿细跳月》把我们带入了美丽的彝族,看到了彝族人们幸福快乐的生活氛围和他们民族风格特点,还有他们热情的舞蹈。最后呢,老师想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跟着音乐,一起来把我们今天学习的阿细人民的舞蹈最后来跳一遍,让我们在欢快愉悦地氛围下结束我们今天的这堂音乐课吧。《阿细跳月》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2. 记忆音乐主题,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3. 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我国民族歌舞的特点,从而使他们热爱祖国的民族歌舞。教学重、难点1. 学习四五拍子,掌握“跳月”的基本节奏型。2. 了解《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会唱主题旋律。能够在音乐中听出主题旋律。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到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寨去做客,你们听听,这是哪个少数民族在欢迎我们呢?欣赏歌曲《快乐的罗梭》。生:是彝族人在欢迎我们。师:同学们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吗?这首乐曲叫《快乐的罗梭》。今天彝族的朋友就用这首乐曲欢迎我们。我们快到彝族山寨看看吧!教师出示彝族风土人情的图片。彝族有一个分支,就是阿细人,阿细人聚居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的西山一带,能歌善舞,他们常常相聚于月下舞蹈,称“跳月”。

今天我们欣赏一首民乐合奏《阿细跳月》。二、欣赏乐曲1. 初次聆听乐曲《阿细跳月》。生:体会乐曲的情绪。2. 介绍背景。师:《阿细跳月》原来叫“跳月”,表现的是年轻的男女在夜晚到山野趁着夜色或围着篝火跳舞的场面。关于跳月的传说众说不一,有的说起源于劳动,在刀耕火种的年代,烧过的灌木容易扎到脚掌,所以在翻土播种的时候常常跳起跳落,后来演化成舞蹈;还有说阿细山寨因天火成灾,阿细人奋勇扑火,因大地被烧烫,所以双脚轮换弹跳,形成了跳月的基本动作。3. 复听乐曲《阿细跳月》。师:指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拍。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这首歌曲不是2/4拍的,也不是3/4拍的。而是5/4拍的。4. 听记主题。师:你们能听出这首乐曲中运用了哪些音吗?师:出示《阿细跳月》主题谱例,同学们能看着歌谱演唱乐曲的主题吗?学生:演唱主题。5. 再次聆听乐曲《阿细跳月》。师:这个主题在乐曲里一共出现了多少次?这首乐曲共分成几个部分?你是怎么听出来的?生:14次??教师指导:指导学生分析相同旋律的乐曲,其他音乐要素的不同,引导学生听出乐曲中音色的变化,可以听出乐曲分成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笛子演奏的。还可以指导学生在音高、调性、速度等方面有变化。

最终让学生通过已有的音乐知识解决问题。三、分段欣赏1. 聆听乐曲《阿细跳月》第一部分。师:这一乐段的力度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力度由弱到强;好像篝火边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是用笛子演奏的。师:这一段是用高音笛子、三弦等乐器进行领奏的。再次聆听乐曲第一部分。生:边听音乐边模仿吹笛子的动作。2. 聆听乐曲《阿细跳月》第二部分。师:这一乐段的音区有什么变化?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生:音区比第一乐段低了;好像篝火边聚集的人越跳越高兴;这段是用扬琴演奏的。3. 再次聆听乐曲第二部分。生:边听音乐边在每小节最后两拍拍手。聆听乐曲《阿细跳月》第三部分。师:这一乐段的速度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速度越来越快;好像越来越热闹;这段用笛子演奏的。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乐曲的情绪越来越热烈,好像无数的人都来参与跳月了,我看大家也跃跃欲试,让我们也加入进去吧!师: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舞步。右脚右侧一步,左脚跟到右脚,右脚再右侧一步,左脚向右脚方向空中蹬两拍。 左脚左侧一步,右脚跟到左脚,左脚再左侧一步,右脚向左脚方向空中蹬两拍。

学生两排行对,方向可相对或相反,空中蹬脚两拍,同时击掌两次。生:边听音乐边拉手跳月。4. 欣赏《阿细跳月》舞蹈创编视频。四、课堂小结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是作曲家、指挥家彭修文,根据彝族民间歌舞“跳月”的素材编写创作的,旋律素材简洁,节奏富于动感,作品采用固定主题多次变化重复的结构,用不同的音色、力度、速度的变化对比,表现了阿细人“跳月”时的欢乐热烈的歌舞场面,根据“跳月”的素材创作改编的舞蹈《阿细跳月》,曾在五十年代两次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得很高的荣誉,它足以证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希望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能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1 / 1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