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龙瑞《 〈诗人之恋 〉 的音 乐特征及作品演唱分析》《诗人之恋 》 的音乐特征及作 品演唱分析潘龙瑞摘要 :《诗人之恋》 是舒 曼年(“歌曲年”——共写 了首歌 曲 ) 根 据 海涅的抒 情诗作《悲剧附抒情插曲 》 改编 创作 的 声 乐 套 曲, 是一部 着重描绘人物情 感 与心理状态 表 现的佳作: 这部套 曲 由十六首歌曲 組成, 除 了 第十一首(《少 年爱 上了姑 娘》) 采用 旁叙者外,其他 的 都 采 用 诗人 的 自述形 式, 描 述诗人从对 少女的 爱恋,到 恋 爱 的 感 受、美 好 的憧 憬 以及失 恋后 的 痛苦,最后终将这种 爱情装进 棺材沉 入大 海 。 整部套曲就像一部抒 情 的叙述诗, 音 乐 形 象鲜 明、 语言 生 动 、 具 有强烈 的 艺 术感 染力:本文 对这部 套 曲 音 乐特征及 演 唱 特点进 行分析与归纳,以求 歌 者更好地诠释作品 。关徒 词:《诗人之恋 》: 舒 曼;音 乐特 征:演 唱分 析罗伯特舒曼(是继舒伯特 以后最重要的 德 国 艺术歌曲作曲家 。 其生来感情丰富、 容 易 冲动 ,并且蔑视传统 ,喜欢做白 日 梦: 这种性格决定 了他是个更为彻底的浪漫主义者。

舒曼和舒伯 特一样, 有着创作艺术歌 曲 的天赋 ; 这种天 賦将浪漫主义 的诗意 和丰富 的想像进行完美地结合, 创作出 更侧 重于情感 与心理状态表现 的 艺术 歌曲; 这些 艺术歌曲 直观地反映 了作曲家的内心世 界 和情感生活。《 诗人之恋》 是舒曼根据海涅 的抒情诗作《悲剧附抒情插曲 》 改编创作的声 乐套曲,歌词内 容描写 了一个诗人对真诚爱情的 向 往以及 失 恋 以后 的 痛苦: 作者用音乐的手段着力 挖掘诗歌 的深刻感情, 更加细腻地表现原 作 的诗情画意使套曲 具有很深的感染力。 舒曼写 这部套曲, 原来是写给德国女高音歌唱家施罗德一一黛夫 琳特(—一演唱的, 实际上其他声 部(女声或男声) 也可 以演唱这套组歌;整部套曲情节发展的脉络是:爱情的春 天(—首)一 一失恋后的心情( 彷徨、苦 闷, 对于 幸福 的渴 望)(首)一 一积极埋葬个人的痛 苦(首)。以 下笔者对这部套曲 的音乐特点 以及 如果演绎问题进行阐述,并 以第一首《 五 月春光妙不可言 》 和第七首《我 不怨恨 》为例,做具 体的演唱分析。—、 音乐特征一)体现出 德 国 音 乐 的 民族性德 国 民歌既没 有西 班牙 民歌豪放,也不像意大利民歌外露的抒情, 它的 艺术特点是朴 实、内在 、 简洁与 工整。

舒曼在艺术歌曲创作中, 十分注重德 国民间音乐元素的 摄取, 他把很多 歌 曲 旋律都写得像民歌般质 朴,并且出色地运用 和声 、 节奏与织体描绘出 美妙的诗情画 意。 这部套曲的创作就是 以德 国 的古典、 民间、 生活风俗的音乐文化 为基础 的, 套曲 中运用 的一些手法, 非常鲜明 地反映了 德国民族艺术的风格特点; 如第二首《蔷薇 、 百合、 鸽子、 太阳 》 和第八首《如果小小花儿能体会 》是从 民歌和 简单 民间舞曲里摄取的结 构形式, 同时吸收了一些乡 村歌曲 、 民谣和民族 民间 的音乐元素创 作而成的; 而第六首《神圣 的河流 , 啊莱茵》 是舒曼 带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感情, 从人民 生活中找寻到的创 作灵感谱写而成; 这些做法显示出舒曼对德国 民族艺术是 有着非常深厚 的感情。二 ) 巧妙地运用“朗诵 调”舒曼为了 达到 诗歌与 音 乐的 完 美 结合,除了延用世纪浪漫主义 作 曲家(如 舒伯 特) 惯用 的强调歌曲旋律歌唱性、 抒情性的传统创 作手法外, 他还创造性地在作品中 大量地使用 了一些朗诵 语调的同音或 者 朗 诵中 的一些语调起伏, 既保持了 语言抑扬顿挫的特点, 同时也让诗歌的美感 自 然地呈 现出来 。

这种根据诗 的 内 容、 语言 的音节、 语调等特 点 设计朗诵 式 的旋律,就是类似 于歌剧中常用的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朗诵 调”( 也叫宣叙调)。 这种 创作手法, 使 诗的 优美意境如 同朗诵般直接传达给了 听众, 真正 达到了诗歌和 旋律完 美地融合,同时 也对德奥后期 的艺术 歌曲大师们 的创作产生了 重大影响。 这 部套曲 中带有宣叙性旋 律的歌曲有:第二首《泪水 中长 出嫩芽 》、第四首《 只 要 望一望你 的眼》、《我愿意把我的 心灵 》、第七首《我不怨恨 》、第九首《笛子 和提琴》、 第十 首《 爱 人 曾经唱 过 的歌》、 第 十一首《 少年 爱上 了姑娘 》、第 十三首《 我 曾在梦 中 痛哭 》 和第十 四首《 我通宵 在 梦 中》。三 ) 钢琴 与人 声的“二重唱”如果说舒伯特开拓 了 人声和 器 乐 互动的 艺术歌曲 的 崭新天地 : 即把艺术歌曲的钢 琴部分陚予 了 鲜活丰 富的 音乐形象和诗意的 气氛。 那么, 舒 曼 的艺术歌曲在人声 与 钢琴的互动方面的 表现, 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 他吸收复调音乐 的 织体 写作风格, 增强了钢琴 部分内 声部旋律的机动性和活跃性 ,从而 扩大了钢琴在艺术歌 曲 中的表现力, 使得人声 与钢琴就像是“二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