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洋乐器独奏

钢琴及欧洲管弦乐器独奏作品在我国的创作开始于20世纪初期。这一音乐品种在表现乐器及创作手法上均以西洋音乐的发展为借鉴,但同时又要体现中国音乐的民族风格。这一领域产生的最早一批钢琴独奏作品如赵元任的 和平进行曲》1914年)、偶成》1917年),萧友梅的猿悼进行曲》1916年)、新霓裳羽衣舞》等,无不是在以上两个方面都作了一定的探索和追求。

20世纪30年代,为西洋乐器创作的独奏作品又有了新收获。如∶1934年以俄国钢琴家、作曲家齐尔品在上海举办 “征集中国风味钢琴作品”这一活动为契机,产生了一批更为成熟的钢琴独奏作品,包括贺绿汀的 牧童短笛》、摇篮曲》,老志诚的 牧童之乐》,江定仙的 摇篮曲》,俞便民的《小调变奏曲》,陈田鹤的 凉曲》等,这标志着30年代钢琴独奏曲创作的新发展。

其后的30年代末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又涌现出一批较为大型的钢琴独奏作品,作曲家在创作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了如何利用钢琴这件西洋乐器表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格。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江文也的《北京素描》1938年),丁善德的 春之旅组曲》1945年)、牛国民歌主题变奏曲》1948年),瞿维的花鼓》1946年),等。

稍晚于钢琴独奏作品产生的是小提琴独奏曲,在这一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是身兼小提琴演奏家的作曲家马思聪,他创作于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第一批小提琴独奏曲在艺术上及风格上已经相当成熟,如 摇篮曲》1935年)、伪蒙组曲》1937年)、第一回旋曲》1937年)、《西藏音诗》1941 年)、牧歌》1944年)、玄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944年)。除马思聪的创作外,洗星海于1944年创作的红麦子》也是一首别具特色的小提琴独奏作品。

新中国成立之后至“文革”前的十余年间,随着专业音乐教育的迅速发展,作曲家也焕发出更加高涨的创作热情。钢琴及小提琴独奏曲的创作无论在数量、规模上,还是在题材、形式方面,都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与三四十年代相比,多数创作在作曲技法上更加讲究,尤其和声、复调方面有了许多创造的涵义,而这些又都是为了表现那个时代人们乐观质朴的思想感情,反映出作曲家着力将专业作曲技巧与听众审美情趣相结合的艺术追求。

这一时期仍以钢琴曲的创作最为兴盛,仅公开出版的即有300 余首,其中许多都成为具有代表性的钢琴独奏曲目。如∶将我国民间曲调与西方多声音乐技巧有机结合,通过地方色彩来表现中国民族风格而创作的 第一新疆舞曲》丁善德)、伪蒙民歌主题小曲七首》桑桐)、第二新疆舞曲》丁善德)、续杂货》、思春》、旱天雷》、《奴飞蝴蝶”变奏曲》陈培勋)、生花花》汪立三)、序曲第二号 流水”》朱践耳)、巴蜀之画》黄虎威)、新疆舞曲》郭志鸿)等;创造性地创作出具有浓郁民间风格的曲调,并配以相应的多声织体,以表现民间风俗性题材为目的的有 快乐的马车夫》萧培衍)、痴会》蒋祖馨),以及这一时期规模最大的一部钢琴套曲 彤土节令诗》江文也)等;还有一类是为表现特定题材,由作曲家独立创作出音乐主题及相应的钢琴音乐织体,同时又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如 儿童组曲 “快乐的节日”》 丁善德)、件国舞剧“鱼美人”选曲》吴祖强、杜鸣心)等。

除以上所列举的这些标题性钢琴作品之外,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一批成功的非标题性钢琴曲。如 变奏曲》刘庄)、变奏曲》徐振民)、停曲》胡延仲)、&小调序曲》朱工一)、练习曲》杜鸣心)、小奏鸣曲》注立三)、第二小奏鸣曲》罗忠■),等。

与钢琴曲的创作类似,这一时期小提琴曲的创作较三四十年代也有了巨大发展。马思聪继续在这一领域辛勒耕耘,以不同风格的民间音乐为素材,并创造性地吸收西洋作曲技法,创作了 第二回旋曲》、跳元宵》、跳龙灯》、春天舞曲》、仙歌》、新疆狂想曲》、抒情曲》及 馒述》等8首作品;其他小提琴独奏曲还有 新春乐》茅沅)、新疆之春》耀先)、妖丰收》张靖平)、舞曲》靳延平)等。这些作品以明快的格调和更为大众接受的音乐语言,表现出50年代乐观向上的社会精神风貌。此外,以我国传统音乐或民间音乐改编创作的一批小提琴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取材于蒙古族民歌而创作的 《牧歌》,根据传统音乐改编创作的 《渔舟唱晚》,以及依据民间笛子曲改编而成的喜相逢》等。

进入60年代,由于当时政治、思想领域的动荡,影响了人们的精神状态,50年代那质朴、坦然和诚挚的情感一扫而光。1963年,在极左政治思潮影响下,又曾一度解散管弦乐队,取消音乐艺术院校中的管弦乐演奏专业,刮起过一阵'西洋乐器"的"下马风"。紧接其后是 "文化大革命"的破坏,致使这一音乐体裁的创作遭到很大摧残。当时,全国唯一用五线谱发表音乐作品的定期刊物————倍乐创作》于1966年被迫停刊,长达十余年。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作曲家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创作上自然离开了健康、正常的轨道。基于一种带有“自我保护”性质的意识,作曲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既有歌曲或乐曲的旋律音调为依托进行改编创作的方式,从而形成了一个西洋器乐改编曲的高潮期。其中艺术质量较高的钢琴作品有 踩茶扑蝶》刘福安)、髂什噶尔舞曲》石夫)、解放区的天》、翻身的日子》储望华)、侮花三弄》、佰鸟朝凤》狂建中)、伻湖秋月》陈培勋)、仁泉映月》储望华)、淞花江上》催世光)、序曲与舞曲》黄安伦)等。小提琴改编曲产生了俄丽江边》施光南)、侮滨音诗》秦咏诚)、金色的炉台》、街岭的早晨》陈钢)等。

进入80年代以后,作曲家的创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施展,与此同时,以突破和声、复调、曲式等传统规范为主要特征的西方音乐现代作曲技术也更多地引进到我国,使得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在题材、体裁、风格和形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特点,钢琴和小提琴独奏曲的创作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钢琴方面,产生了 陈山魁夷画意组曲》、侃妹开荒》、譬天》、他山集》汪立三)、张短的组合》权吉浩)、侈耶》陈怡)、休极》赵晓生)等作品;小提琴方面,产生了 彻想曲》夏良)、B小调小提琴奏鸣曲》傲昌群)、草海音诗》张柯)和《山情》杨歌阳)等作品。

80年代的西洋乐器独奏曲显示出一定的成熟性和深刻性,但有些作品也带有明显的实验性和探索性,其历史意义和价值,尚有待于时间和实践作出最后判断。

钢琴、小提琴之外的其他西洋乐器品种,包括弦乐组的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以及各种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在我国创作的普及面还没有那么宽,作品的数量、规模及社会影响也不及钢琴、小提琴大,但其却经历了相类似的发展历程。如创作于五六十年代的大提琴曲 西北民风谣》(丁孚祥)、保茶谣》任连三)、幻想曲》桑桐)、带日的欢喜》霍存慧)等,长笛独奏曲幽思》贺绿汀)、佐内蒙草原上》戴宏威)、燕子》段平泰)等,双簧管独奏曲 黄昏牧归》 辛沪光),单簧管独奏 莎北调变奏曲》、牧马之歌》王焱)等,长号独奏 偃达梅林主题幻想曲》马友道)等。80 年代以后,又产生了大提琴独奏曲 巴》郭文景)、狂想曲》瞿小松)、摇篮曲》徐锡宜),单簧管独奏 回旋曲》贾达群)、猫寨即景》陆培)、煨歌》陈其钢),小号独奏曲 伯米尔的春天》朱起东改编)等。

四、西洋乐器重奏曲器乐重奏是欧洲室内乐的主要创作形式,其主要形式有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进行组合的弦乐四重奏,由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进行组合的“钢琴三重奏”,以及由钢琴与弦乐四重奏进行组合的钢琴五重奏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我国只有极少数作曲家曾尝试这一体裁的写作,所以在音乐生活中的影响甚小。

建国后,一些作曲家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并创作出第一批有影响的重奏作品,如吴祖强的孩乐四重奏》瞿维的《大调弦乐四重奏》、马思聪的 得二重奏四首》、魏作凡的 弦乐四重奏∶东北民歌主题变奏组曲》及何占豪的 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这些作品除了显示出较高的专业水准和精致的艺术处理之外,还体现出对民族风格的追求和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自觉意识。

与西洋乐器独奏创作相类似,饮革”期间的重奏作品也多为“饮编曲”,如∶钢琴五重奏伴唱侮港》上海京剧团),弦乐四重奏白毛女》朱践耳、施咏康),弦乐四重奏 翻身道情》阿克俭)等这些艺术质量较高的作品,都是采用 样板戏”和“革命历史民歌”为音乐创作素材,进行器乐化改编完成的。

“文革”后,重奏曲创作得到不同年龄阶段作曲家的较多关注,表现在作品的题材及形式方面较五六十年代更加丰富多样,在音乐材料、调性逻辑、音响音色等艺术表现技巧及与之相关的演奏方法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一时期中老年作曲家在这一领域的主要成就有∶丁善德的C大调钢琴三重奏》、罗忠 的管乐五重奏》赵晓生的第二弦乐四重奏》、曹光平的钢琴五重奏赋格音诗》、刘庄的木管五重奏春江花月夜》、王西麟的木管五重奏版画集》、林华的钢琴三重奏 阳关三叠》,以及刘念劬的弦乐四重奏 五代飞天图》等。

80年代以后,一批青年作曲家在重奏创作上表现突出,并吸收新观念、借鉴新技法创作了一批 新潮”重奏作品。如∶谭盾的弦乐四重奏 仅·雅·颂》周龙的弦乐四重奏瘘曲》、郭文景的弦乐四重奏《川江叙事》、李晓琦的弦乐四重奏 边寨素描》陈怡的 管乐五重奏》、叶小纲的 钢琴五重奏》、苏聪的 第二弦乐四重奏》、何训田的弦乐四重奏 领个时辰》陈其钢的单簧管和弦乐四重奏 偈》、莫五平的弦乐四重奏 村祭》等。

1985年7月,在以钢琴和欧洲弦乐器独奏、重奏作品作为专项内容的全国第四届音乐作品评奖活动中,24首获奖作品有11首为重奏曲,展示了中国当代管弦乐器重奏曲创作的多样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90年代,西洋乐器重奏曲的创作继续保持了强劲势头,代表性作品有周龙的《定——为单簧管、打击乐和低音提琴而作》和五重奏《禅》,杨勇的 《第二弦乐四重奏》和《八重奏》等。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