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笛子谱_父亲笛谱_笛子曲父亲

笛子演奏家——刘管乐

多年来一直想写一篇纪念父亲的文章,但总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往后拖。现在自己已步入老年阶段,突然感悟到不能再拖了,要赶紧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时光完成这个心愿,以慰藉父亲的在天之灵,同时也慰己心。父亲是笛子演奏家和作曲家,自幼学会吹奏管子、笛子、唢呐等乐器。他的一生经历过贫穷与坎坷,也得到过成功和辉煌。我没有文才又不通音乐,只能根据他的回忆录记述一些真实的往事……

一、学艺之路

1. 启蒙老师

父亲在1918年2月5日出生于河北省安国县一个农民的家庭。多少年来,生活在这一带的人们喜欢吹奏管乐,并兴起一些吹打乐器的社团组织,这片土地孕育了许多民间艺人。可以说在这个大环境下生长的父亲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艺术的熏陶。非常幸运,他在上小学时遇上了一个喜欢音乐的老师,在老师房间的墙上挂满了乐器,仅笛子就有好几支。有一次老师出去了,父亲和几个同学跑到老师的房间摘下笛子就乱吹,当老师回来时孩子们就赶紧放下笛子等着挨骂,没想到老师没有骂他们反而告诉大家手指怎么按孔等基础动作。后来老师进城时问大家谁想买笛子?马上就有十来个孩子报名,父亲自然也在其中。顺理成章孩子们开始和老师学习吹笛子。当他们学了一年多的时候,县里召集全区的小学校进行课程观摩比赛。父亲他们这个小小的笛子队吹奏了“总理遗嘱”曲目,为他们的学校争得了音乐比赛的第一名。 从那以后,孩子们的吹奏水平不断提高。有两年多的时间每当下午放学后,大家就在院子里连吹带唱的表演昆曲。在这些孩子当中父亲是比较突出的,他可以吹也可以唱“夜奔”、“打虎”和“醉打山门”等曲目。应该说父亲在笛子专业上的事业有成是和这位老师的启蒙教育分不开的,而这位老师也一直以他为骄傲。

2. 初次拜师学艺

1934年父亲16岁时,拜了一个精通管子和海笛(小唢呐)技能的还俗和尚为师(当时师傅已娶妻生子)。拜师后父亲经常和老师一起出去做一些音乐应酬。1936年师徒俩曾在北京的几个郊区忙了一个月,令父亲最难忘的是当他们在卢沟桥街上吹起管子时,立刻从下面传来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多少人在那拼命的叫好,此情此景令他终生难忘。

3. 与杨元亨老师的缘分(杨元亨:河北安平人,1950年2月受聘为中央音乐学院管子教师)

早年父亲跟着师傅从事音乐应酬时就听说过杨元亨老师的大名,也曾见过老师。杨老师慧眼识人,在王莘同志 (作曲家) 组建天津音工团(天津市歌舞剧院前身)时曾向其推荐过父亲,并在父亲参加天津音工团后定期向他传授管乐技艺,可以说杨元亨是父亲的恩师,同时也是伯乐。

4. 在校学习音乐

由于父亲在家乡一带从事器乐演奏,所以在当地就有了名声。1947 年安国县委宣传部组织了群众文艺联合会,父亲是联合会的委员。1949年县委宣传部介绍父亲去河北党校文艺队学习了几个月,期满返回县里继续开展文艺活动。1950年河北省艺术学校成立了,县委宣传部又推荐父亲去艺校学习音乐。当时的老师是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们在那代课,如乐理老师孙从音,作曲老师盛理宏等。学员们除了中学的音乐老师外,还有一部分是民间吹歌 会的成员。父亲在艺校学习期满后,有一段时间还参加了河北文工团的工作。

二、刘管乐名字的来历

从小到大经常有人问我:“你爸爸为什么叫刘管乐呢?”, 今天我在他的回忆录里找到了答案。父亲的原名是刘海水,曾用名刘长文。1939年父亲投身抗日战争工作,大约是在1943年有个叫王乃一的县委联络部的同志经常和父亲在一起配合工作。该同志拉得一手好京胡,经常自拉自唱,由于志趣相投他和父亲很合的来。有一天他对父亲说:“你会吹管乐,如果你的名字叫刘管乐那该多生动呀!”。父亲把他的话记在心里,并于1948年在乡间搞音乐活动时开始使用这个名字(1951 年参加天津音工团时正式启用该名)。1956年父亲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音乐周活动,当时这个名字引起了一些人的兴趣,因此中央广播电台的同志还特意邀请父亲到广播电台围绕名字的由来以问答的形式向全国进行了播放。

三、参加工作(解放后)

1951年春节后,河北省安国县五仁桥村的宋振海(民间艺人)来找父亲,说他有个堂哥在华北军区歌舞团工作,让他组织几个民间艺人去那边做客。当时父亲也正想回北京看看,于是就和宋振海、李福庆等人一起来到华北军区歌舞团。歌舞团的同志们和张非团长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当时他们几个人仅经过简单的排练就参加了歌舞团的演出活动,在文化部礼堂演出时还受到了周扬、吕骥等领导人的接见。在歌舞团领导的支持下,还为他们录制了三张唱片,计有: “小放驴”、“小二翻”、“单飞调”、“梆子调”、“爬山虎”等几首民间曲目。这也是父亲他们在华北军区歌舞团的特殊收获吧。父亲从北京回到家乡的第三天,天津音工团团长王莘就派该团乐队成员王祖一随同河北艺校的朱宝良(朱宝良曾和父亲有过交往), 找到父亲并邀请他到天津音工团工作,于是父亲在1951年3月18日参加了天津音工团,走上了专业从事音乐工作的道路。

四、走出国门

1. 赴捷克斯洛伐克参加“布拉格之春” 国际音乐节

1951年春,父亲在参加天津音工团仅一个多月后就被王莘同志推荐为中国音乐家代表团成员,赴捷克斯洛伐克首府布拉格参加国际音乐节 “布拉格之春”。团长:马思聪(中央音乐学院院长), 秘书:安波(沈阳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成员:郭兰英(歌唱家)、周广仁(钢琴家)、喻宜萱(歌唱家)、边军(民族器乐演奏家)、杜鸣心(作曲家)、刘管乐(民族器乐演奏家)共8人。当时父亲真是脱下农装换西装,但他身材修长,面目清秀, 风采不输他人。在那次活动中,父亲担任唢呐、管子、笛子三件乐器的演奏。代表团参加了 “布拉格之春” 国际音乐节的开幕式后,又到其它城市巡回演出,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观众的喜爱。这次活动在新中国对外音乐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一道靓丽的印记。

2. 赴朝慰问

1953年晚秋,父亲参加了声势浩大的赴朝慰问团。团长是贺龙元帅,成员中有:著名的戏剧家梅兰芳、马连良、谭富荣、言惠珠、裘盛戎、常香玉、丁国仙等。当时所有的慰问团成员被分配在各个分队。在这次赴朝演出中父亲演奏了他自己创作的笛子独奏曲“和平鸽”,这是一首曲调优美的乐曲,它描绘出鸽子自由飞翔的情景,表达了人们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的思想感情。在演出过程中父亲结识了当时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文工团大提琴兼 唢呐演奏员的赵松庭(笛子演奏家),当时赵松庭看到父亲的演出后很吃惊笛子独奏还能有这么惊人的效果,于是就向领导提出跟父亲学习笛艺,经领导批准后他和父亲在一起切磋笛艺两星期,从此两人成为终生好友。

3. 去阿富汗等国家的访问演出

1958年父亲随天津歌舞剧院去阿富汗、埃及、叙利亚等国家进行访问演出。他们先后在喀布尔(阿富汗首都)、坎大哈(阿富汗南方的城市)、开罗(埃及首都)、大马士革(叙利亚首都)等城市进行了多次演出活动。艺术无国界,当他们在大马士革演出时,父亲看到当地人用一种民间乐器竖笛演奏的曲子很有特殊的味道,回国后就凭着印象写了一首“叙利亚舞曲”,也用竖笛来吹。从那以后每当他在国内演这个节目时,观众都感到十分新颖,非常受欢迎。

五、难忘的回忆(两次见到周总理)

在1955年和1956年这段时间里,父亲在天津干部俱乐部两次见到周恩来总理。那时总理来天津时都有舞会安排,中间要穿插一些节目。第一次父亲演奏了两首自己创作的笛曲“卖菜”和“荫中鸟”。演出结束后,总理说父亲的“荫中鸟”吹的很好,“卖菜”也很好听,只是感觉“卖菜”的滑音稍多了一点。父亲觉得总理说的有道理,便重新整理了谱子,删掉了一些滑音。第二次父亲演奏了“高原风光”(李崇望曲),这是一首很有难度的笛曲, 但当父亲充满激情的演奏完这首曲子时,总理竟然站起来离开座位带头为父亲鼓掌,全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当时给父亲伴奏的乐队人员也跟着鼓起掌来,演出人员和观众融为一体,晚会气氛达到高潮。演出结束后总理长时间握着父亲的手说:“你吹的好!你吹的好!”。这两次见到周总理都给父亲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幸福的怀念。

六、创作及发表

1956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父亲的“笛子独奏曲选”,这也是我国第一本个人笛子独奏曲选。这本曲选包括了九首笛曲,其中“荫中鸟”、“卖菜”、“茉莉花”等曲子由中国唱片厂灌制了唱片,电台也频繁播放,很快留传于全国,并被各地音乐学院编入教材,作为笛子专业的必修曲目。1977 年父亲在中央音乐学院代课期间还为该院编印了两册“笛子吹奏法讲座”,作为笛子教材使用。1986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刘管乐笛子曲选”,这本曲选共收录了父亲的26首笛子独奏曲目。至此父亲的音乐创作生涯基本上结束了。

七、在竹笛改革上的实践

父亲在多年的竹笛演奏生涯中一直在逐步地改革笛子的结构,小时候我经常看到他在家里专心致志的做笛子。长期以来笛子演奏人员总是因为笛子的音准会受季节气候变化而大伤脑筋。父亲见到长笛有个调音接口,就想到在竹笛上也加个调音接口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父亲于1958 年就开始了这项试验工作。他用自己制作的专用工具做出了一支带调音接口的竹笛,试吹后效果非常理想。这种做法在笛子的发展史上是一条成功的经验。他还把传统的六孔笛逐渐改变成七孔笛、八孔笛、九孔笛和十孔笛。最后九孔笛就成了他通常使用的笛子了。他的实践证明九孔笛不仅能和六孔笛一样自如地演奏传统曲目,还可以适用于演奏半音较多的现代乐曲。这是很专业的话题,我只能点到而已。(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 “刘管乐笛子曲选” 1986年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 P96.)

八、终生无法弥补的遗憾

1982 年父亲已年过花甲,他想把自己的曲子录十几首给后人留下一些音响资料,但这点小小的愿望却由于种种原因竟然没有实现,仅留下终生无法弥补的遗憾。另外,他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都受到冲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艺术事业的发展。

九、桃李满天下的欣慰

父亲在他的艺术生涯中注重教学工作,他多年为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代课,培养了大批的笛子专业人才。难能可贵的是他对一些慕名而来的业余爱好者也能不厌其烦的向他们传授笛艺。在他的学生中无论是音乐学院的高才生,还是普通的码头工人,他都能以爱心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父亲于1990年5月27日撒手人寰,至今他离开我们已经 30 多年了。近年来,天津音乐学院、天津笛协和天津笛友沙龙先后举办了“刘管乐大师百年诞辰笛艺座谈交流会”和“纪念北派笛艺大师刘管乐逝世30周年作品音乐会”,在父亲的学生们和热爱竹笛事业的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的将父亲的笛艺风格传承下来推广出去。今天,正是这些学生们在承前启后的弘扬和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事业,我想父亲的在天之灵看到这些也会感到欣慰了。

十、和父亲相处的往事

父亲在外面的舞台上是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家,但在我眼里他是慈父亦是严父更是多才多艺的父亲。在如烟的往事中我的脑海浮现出一些与父亲相处的记忆片段,在此略选一二。上世纪60年代初期是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而偏偏在那个时候父亲得了胃穿孔,经受了胃切除手术。手术后他的身体极度虚弱,母亲千方百计的为他订了牛奶补身体,可他每天都舍不得把奶喝完,总要给我留下一些。那是世界上最好喝的牛奶,它香香甜甜的味道一直伴随着我,直到今日。还记得在一个夏日里,父亲用自行车带我出门,炎炎烈日下 “知了” 在声嘶力竭的鸣叫。父亲对我说那树上的 “知了” 看见我带着你它们就在唱“父俩,父俩……”当时我高兴的和“知了”一起唱了起来,兴奋的样子溢于言表。父亲就是这样从大自然中听到音乐,又用音乐来描绘大自然,难怪他能写出那么动听的笛曲。

最想一提的是父亲除了管乐之才外,他还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多少年来家里的墙上一直挂着他画的山水画和他用毛笔书写的诗词。记得有一天晚饭前,他仅用了寥寥数笔就勾勒出爷爷的头像,画得如此惟妙惟肖。他还喜欢历史和地理,经常给我们讲地理知识和一些中国各朝代的历史故事。有时候他还会编一些字谜让几个孩子猜,那寓教于乐的知识和抢先猜出的喜悦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父亲的音容笑貌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念……

我尽了全力写这篇文章,但因我没有继承他的事业,很难描述他在笛子艺术上的特点, 只能略去一些内容,这也是我此生留下的遗憾。时光飞逝,这些遗憾今生不能弥补,只期待这篇小文能有读者喜欢我便满足了。

刘耀敏

2023年2月5日于美国休斯顿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