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鼓舞在瑶语中称 “挨汪都”,又称“打横鼓”“调花鼓”,主要分布于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排瑶聚居地,是连南排瑶文化身份的标志和文化品牌。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地为连南瑶族自治县。

瑶族长鼓舞源于爱情故事。相传隋唐时期,瑶族祖先从湖南洞庭迁至连南一带。青年唐冬比,与化名房沙十三妹的仙女相遇相爱,被玉皇强行拆散。唐冬比遵仙女嘱咐,耍歌堂时打起长鼓,跳三百六十下,便飞上天与仙女团聚。后瑶家耍歌堂时便跳长鼓舞,世代沿袭。

主要道具长鼓,保留古代长鼓形制特征,长约三尺,中间两头大,呈双喇叭状,用沙桐木为鼓身,中间挖空,两头蒙羊皮或牛皮作鼓面,用麻线拉紧。舞时加背带,横挂于颈背,便于拍打和舞蹈。

表演时人数不限,两人以上成双即可。两人一组,相距三四步,左肩相对。在领舞鼓点带动下,各组或横穿直插,或大圈小圈起舞,队形或横排或斜排,时分时合。舞者两手旁伸,两肘微弯,手心向下,拍击两头鼓面。动作集中于腰腿,上身略前俯,双膝微曲为基本形态,两膝以有节律的伸屈带动身体上下颤动为基本动态。

以舞者击鼓发出的音响节拍作为伴奏。有三十六套表演程式,有“种树鼓”“砍树鼓”“十二姓鼓”“斗鸡鼓”“歌堂鼓”“盘古王鼓”等。

瑶山村寨每逢春节、元宵、三月三起愿节、六月六赛土神、十月十六耍歌堂及香歌节等,携鼓盛装青年男性鼓手,头缠红布,上插雉翎,翩跹起舞,铳炮、铑锣、牛角、唢呐声伴着“咚啪、咚啪”的长鼓声响彻山野。

瑶族长鼓舞表演程式和道具制作、舞蹈技艺现几近失传,亟需加以抢救。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