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文原句:同上(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二)成语出处:《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操《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我心也,吾于何逃声哉?’”“高山流水”即于引文中提炼而出,比喻知音或知己。

(三)文化内涵:引文的内涵是: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弹琴时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大庄严的像泰山!”伯牙心里想的是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浩浩荡荡的像大江大河!’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一定能领会到什么。这是伯牙到泰山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停留在岩下与种子期相遇之后,子期听琴的一幕:

遇到暴雨后,伯牙心里悲哀,于是弹起琴来:先弹《霖雨之操》,又弹《崩山之音》,每弹一曲,钟子期都能领会它的旨趣。于是伯牙叹道:“你听琴的本领真是太高明了,你所说的和我心中想的完全一样。我哪里逃得掉你对声音的识别力呢!”

上述引文得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视。由上述引文派生出许多“添枝加叶”的版本。这些版本有的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交贵在知心”(这“贵在知心”至今在国与国的相交上还时常被引用)。

有的版本强调“十室之邑,必有奇贤”。这个版本是以钟子期为主人公的,说他在泰山与伯牙相遇时乃是一名深山砍柴的樵夫。用钟子期的精通音乐,说明“不可轻视乡野之人”“十室之邑,必有奇贤(有十户人家的村子此村必定有奇人贤人)。”

古语说:“高山流水,固不在乎弦耳(“高山流水”之所以传播得那么广远不在于琴音好听)。”那么在于什么呢?在于“《高山流水》的主题包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传统文化中忠臣良将引以为遗憾的大事,就是“明主难遇”“知音难遇”以致使各朝各代都出现了忠臣良将被害的冤狱。连岳飞这样对国家忠心耿耿的人都在他所写的《小重山》中叹息:“知音少,断弦有谁听。”

于是许多人都有这种心理,一旦遇上了“伯牙与子期”这样“相知”的知己,怎么能不爱之如命,借题发挥呢?所以《高山流水》在人们用典的实践中像滚雪球,用典的人都想借机会添上一些自己的心里话。如荀子在《劝学》中说:“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从前瓠巴鼓瑟的时候引得水里的鱼跳出水来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给天子拉车出行的马停下来仰着头倾听)。”

有的反用此典,如《警世通言》中的《余伯牙摔琴谢知音》就写了“子期病故,伯牙叹世上知音太少,子期死,世上就没有人听得懂自己的琴音了,故而摔琴绝响。”总之《高山流水》扩大了内容不是因为“弦的音”而是因为它的寓意太丰富深刻了。

此外《曲谱》中说:“《高山流水》是中国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典曲之一。战国时期已有琴曲故事流传”“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高山流水》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乐曲。乐谱最早见于明代(1425年)。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

文人墨客,他们希望别人了解自己。由于他们经常见到的净是人生不遇的缺憾,如今却遇到了‘高山流水’这样美妙的人生遇合,所以引起共鸣,难以割舍。这当在情理之中!

说明:为了帮助小学生家长顺利地为自己的孩子答疑,帮助小学新入职的教师查找资料,帮助高年级学生顺利自读,本《随笔》将对这些含传统文化因素的名言警句做一些讲解。敬请阅读。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