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浅论

音乐美是丰富多彩的。同是音乐美,其形式、样态各不相同,风格、神韵各异其趣。音乐美在其发展中,形成为不同的风韵。由于音乐的主要特征在于通过艺术化的声音来抒发人的内心感受,特别是情感态度,因此人的精神品格决定了音乐美的范畴的划分。

一、音乐的优美

优美在音乐美诸范畴中最具有普遍性。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从大自然中感受到种种美好的事物,获得种种愉悦的心理体验,生出种种富于诗情画意的遐想,这些在音乐中就表现为优美。优美具有更加温柔、平和、纯净与细腻的特点。舒展流畅的旋律,平稳有序的节奏,适中的速度与力度,以及均衡的结构形式等,构成优美的基本表现特征。舒曼在把一段的时尚音乐和他所追求的美的音乐作对比时曾这样说过:“那一种不妨说是一朵花,这一种却是思想上丰富得多的诗――那一种是粗糙的自然的萌动,这一种却是诗人意识的劳作。”柏辽兹在论及音乐的艺术表现时也特别提出“诗意的美”是音乐所特别要追求的境界。

贺绿汀的钢琴小品《牧童短笛》可以说是一首杰出的优美之作。由五声音阶构成的悠扬旋律,配之以清新柔美的复调,犹如一幅淡淡的乡间水墨画,又如一首田园小诗。快速活泼的中间段与首尾形成鲜明的对照。瞿希贤根据内蒙民歌《牧歌》改编的合唱则是一首具有优美品位的声乐曲。舒展、悠长的歌调,配之以连绵起伏的复调式的合唱,加之无伴奏的纯净的人声效果,充满了诗情画意。在中国音乐作品中我们还可以举出《南泥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吐鲁蕃的葡萄熟了》等歌曲以及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二胡曲《良宵》、古筝曲《渔舟唱晚》、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等。在外国音乐作品中,著名的如贝多芬的《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门德尔松的《无言歌》、肖邦的《夜曲》以及许多大型器乐作品中的抒情乐章,大量的抒情歌曲等等。此外,还有一部分优秀的轻音乐曲也属优美的范畴。

二、音乐的雄壮美

中国传统美学中所讲的阴柔美与阳刚美与我们这时所讲的优美与壮美是一致的。如前所述,优美以温柔、平和、纯净、细腻为特征,而雄壮美则以刚劲、果敢、勇武、粗犷为特征。人类自有史以来,就在为追求自身、群体与社会的解放与发展不断地进行斗争,并在斗争中磨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在诸种艺术中,音乐拥有特别有力的手段:昂扬激越的音调、铿锵有力的节奏、整齐有序的形式来表现这种意志和精神。

军歌和进行曲可以说是雄壮美的典型表现。驰名中外的《马赛曲》、《国际歌》和义勇军进行曲》,虽然都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抒情的意味,然而,从它们所表现的感情性质和音乐特征来看,最基本的美学范畴却是雄壮美。现实中的雄壮美往往是在群众性的集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反映到音乐中也更多地表现在群众性的集体歌唱和各种形式的乐队合奏中,中国的锣鼓乐也特别具有一种雄壮美的意味。当然,音乐的雄壮美也并不仅仅表现在群众性的歌唱与演奏中,决定性的因素还在于音乐本身的所具有的雄壮美的品位。例如:由民族英雄岳飞填词的古曲《满江红》,虽是个人抒怀并多以独唱形式表演,但是这首歌曲壮怀激烈的豪迈气概,以及与之相配合的由大跳音程和宽广的节奏所构成的动人旋律,即充分表现出一种壮美的品位。还有许多壮美的音乐节奏活泼、旋律跳荡、速度偏快、带有明朗乐观的情调。如中国的《骑兵进行曲》、美国的《星条旗永远飘扬》等。

三、音乐的崇高美

崇高是音乐美的另一种重要范畴。它与优美、雄壮美虽有相通之处,但它比优美更壮丽,比壮美更伟岸,并且更深刻、更富于理想性。人类最初的崇高体验来自与大自然的斗争,那时人们把自己的力量作为崇高的象征。后来的宗教,则把上帝与神作为偶象,这时的崇高往往带有超凡、神秘的气氛。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在追求自身解放的斗争中产生的崇高感,则具有更为亲切由衷的性质。

音乐是最适于表现崇高美的艺术形态之一。歌德曾说:“音乐占有理性接近不了的崇高的一面。音乐能支配所有的东西,放射出不可言喻的感化来。” 音乐的崇高美总是和赞美、歌颂、敬仰、崇拜、爱慕等精神内涵密切相关,并且常常和祖国、英雄、正义、理想、信仰等不平凡的对象和理想相联系。

音乐表现崇高美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是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颂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是一部充分体现崇高美的典型之作。在这部作品中,贝多芬这位音乐巨匠运用了他当时一切可能的手段:规模宏大的交响乐队、极富表现力的混声大合唱、还有重唱与独唱,以恢宏的气势热情讴歌了他终生不渝的共和理想。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刘炽的《祖国颂》等作品,也都以磅礴宏伟的气势、奔腾汹涌的激情、高昂激越的格调,出色地表现出音乐的崇高美。

崇高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虔诚、真诚与轻柔的赞美歌颂与倾诉衷肠。舒伯特的歌曲《圣母颂》就是一例。在钢琴轻柔的分解和弦伴奏下,一位纯情少女用甜美的歌喉唱出她对圣母的祈求,满怀虔敬与憧憬的崇高感支配着一切,发自肺腑的歌声感人至深。正如舒伯特在给友人的信中所述:“我为瓦.斯科特的《湖上女》新写的歌曲给人们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印象。每个人都对我赞美圣母玛丽亚的虔诚而感到惊讶,我的虔诚似乎打动了每个人的心,使他们也变得虔诚了。”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延安成为中国人民心中的灯塔。郑律成的《延安颂》以优美动人的旋律,抒发了对革命圣地的由衷赞美与歌颂,优美与崇高的结合使这首歌曲成为向往光明与进步的精神象征。

中国传统器乐音乐中也不乏具有崇高品位的佳作。琴曲《广陵散》这部以聂政刺韩王的故事为题材的音乐名篇,以其磅礴的气势与宏大的结构,深沉而隽永地讴歌了古代勇士慷慨赴义的崇高气节。古琴曲《梅花三弄》则以其清新活泼、抒情明快的格调,歌颂了梅花在凛冽寒风中挺拔屹立的高洁形象,隐喻志士仁人的高风亮节,在清淡高雅中呈现出崇高美的品位。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