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钢琴教学中的休止符创意课堂 有所了解。听完外国的新年音乐会作品,接着给大家欣赏我国的 《春节序曲》,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首百听不厌的好曲子,值得仔 细玩味。补充的这两首曲子也引出了不少同学的困惑:对教材中 的《卡门序曲》与《春节序曲》的开始部分搞不清。为了便于讲解, 我把这两段旋律抄在黑板上,反复对比欣赏,让同学们找出异同 点,他们很容易发现相同的是:节拍情绪都是热烈欢快的,第一 拍的节奏型都是后十六。不同的是:配器上《春节序曲》除了西洋 管弦乐队外,还加入了我国民族乐器鼓,竹笛等;节奏上每小节 的第二拍是有变化的,而《卡门序曲》只有西洋管弦乐队演奏,每 小节的第二拍节奏基本不变,同时它还有一个较长的颤音,而 《春节序曲》没有颤音。更有细心的同学发现民间鼓手敲打的节 奏”咚咚镪,咚咚镪,咚咚镪”,与《春节序曲》的引子节奏相似,这 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我因势利导,告诉大家,只有源于生活的 艺术才有生命力。同学们发现提出问题,不仅能学到知识,掌握 技能,而且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极大地调动了他们提问 的积极性。 三,以现代教育观为基础。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学的教学 过程。教学生会问 现代教育的突出特征是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重 视和对学生主体性培养的关注。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中应尊重 学生,积极引导学生思维,变单纯知识传授为启发学生动脑思 考。 首先,教师要以自身的创新精神感染学生。乌申斯基说: “ …… 没有教育者个人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 人性格的真正教育。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 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标新立异的思想, 有”不唯书,不唯上”的精神和敢于向一切权威,定论挑战的勇 气;要不盲从于现成的结论,更不能是参考书,标准答案的”贩 卖者”。 其次,教师要做质疑设问的演示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 视思维的推导过程,可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并清 晰地向学生演示自己的”发现问题一提出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发 以便学生模仿,领悟和习惯。比如,在欣 现新问题”的思维过程,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我问大家,为什么引子中的”鸟语花 香”与尾声的音乐旋律一样呢?作曲家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十八相送》中的三个休止符在描写人物性格方面有什么特殊作 用?”封建势力”刚开始时旋律为什么要下行?”抗婚”那段低音乐 器齐奏力度很强,气势很大说明什么?全曲中代表”梁山伯”的大 提琴旋律总共只出现了三次,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他的个性如何? 这种个性与他的最终结局有什么必然联系?等等。

通过这一系列 联想式问题的逐个提出,引导学生的思维由音乐到生活,由近及 远地发散,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思考,从而不断地提高聆听,想 象,发现,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提问的方法和技巧,即”授 之以渔”。 第三,教师应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诱导点拨者。限于学生的知 识储量有限,生活阅历肤浅,思维发展尚未成熟,因此学生在主 动钻研,思维推导过程中,需要老师的诱导点拨,教师的主导和 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要充分发挥。 实践证明:只有在这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在愤悱的问 题情境中,在教师精神鼓舞和方法的诱导下,学生思维才能处于 一 种积极活动状态,才能敢想敢问敢说敢答,才能一改过去”教 师问,学生答”的被动局面,形成”学生问,师生议”的融洽气氛。 一 把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学会解答问题”的两大教学任务 有机结合起来,也才能把知识传授,能力和情感的培养这三大教 学目标有机融合起来,使教师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和学生 形成情感共鸣,达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教育教学效果。 儿萤钢骂教中 的休止符 口上海金雷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家长对孩子的 早期开发,教育也愈加重视。上海的琴童以每年一万左右的速度 在递增。

孩子们一般都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 基本的技能技法,但往往对一些细小的却又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不够重视。例如对休止符的忽视就是其中之一。 莫扎特曾经说:”静默在音乐里有莫大的效果。”休止符有时 比其他音符具有更高的魔力,它能引起听者注意,给以思想上的 必要准备。音乐上的平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准确地保持完满的 休止符时值。我国唐朝诗人自居易曾在《琵琶行》中对琵琶演奏 中的休止符作了这样的描写:”别有忧愁暗处生,此时无声胜有 声。”充分显示了休止符的重要性。 钢琴乐曲中休止符的运用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单手休 止,另一种是双手休止。 单手休止一般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单手单声部的休 止,即右手或左手在弹奏时,另一只手全部停止弹奏。如果忽略 了这种休止符的作用,就会使乐曲丧失应有的风格,变得呆滞笨 重,浑浊不清,拖泥带水。 例如:舒曼的《勇敢的骑士》是一首很有朝气的乐曲,左手的 断奏及休止符的使用使乐曲充满了活力: 又如:《快乐的农夫》左手在抒情高歌的同时,右手轻按断 奏的韵味表现了农家清新爽朗的情趣: 这两首乐曲都以弱起小节开始,左,右手分别在第二小节 以跳音进入。八分音符的跳音加上八分休止符的伴奏部分显得 轻巧而坚定。

弹奏这类乐曲时,手指触键要短促,敏捷,富有弹 性。休止符的地方要有足够的停顿,注意不要抢拍子。 另一类是单手弹奏中某一声部的休止,这类休止在多声部 乐曲中最为常见。在弹奏这类乐曲时,要注意各个声部的独立 性。必须先分手把每一个声部的旋律弹熟,合手时既要注意垂 直线条,更要注意声部的横向联系。 例如:巴赫的《赋格曲》 双手休止更强调了乐曲本身所具有的平衡匀称。儿童在弹 奏这类乐曲时,往往把握不住,或以为别人是否会等得不耐烦, 认为应该紧接着弹,使音乐不至于中断。孰不知,这恰恰破坏了 音乐的美感,只有给予休止符充足的时值停顿,才会使乐曲充 实,完满。 例如:肖邦《叙事曲》: 这类乐曲的休止符把握主要是严格数好拍子,养成数拍子 的习惯。总之,儿童要充分认识休止符的重要作用,在弹奏中, 可以运用两种方法进行训练:首先在休止符的地方,想象用不 同的乐器重复刚才的节奏,以填补休止符的时值;其次是分手 练习,严格数好拍子,按照乐曲的拍子进行,体会休止符的存 在。只要心中有节奏,就能在弹奏时正确地表现出来。 休止符它需要用一亡,灵去感受,去体会。只有不断地摸索,领 悟,才能正确地表现乐曲的风格。 攘索音乐澡改革 创新的几点尝试 口山东郑成叶 音乐教育的任务是让每个孩子发展自己的音乐才能和音乐 创造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是当前教育对每 一 个教育工作者发出的口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 孩子,首先要求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在 教育观念上有大的转变。在课堂上,教师应不断推陈出新,克服 过去音乐教学中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僵化的教学模式带来的弊 端,努力在教学形式,结构,内容上进行创新,有利于学生学习音 乐兴趣的培养和学生创造性的激发,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 学生的音乐素质。笔者在音乐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收到了良好 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 ,转变课堂教学的形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它以教育规律性,知识 传授全面系统性保证教师的主导地位。在现有的课堂教学中有 重要性,但也有局限性,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受到限制,缺乏 合作性,参与性。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深入学习,我转变了 课堂教学的形式。 音乐创作课的一般课堂教学结构为:感受与鉴赏,一体验 与思考一一创作与表现一一鼓励与评价。我在教学四年级的 《秋》一课时,是这样安排教学步骤的:1。播放录音《秋天多美好》, 《绿袖》,《秋思》,同时播放秋天各种自然景观的投影,画音结合; 2。让学生背诵关于秋天的诗歌,一边播放所要学的《秋》的伴奏 带;3。

出示金秋的丰硕果实的图片,让学生分组编歌词;4。学唱歌 曲《秋》;5。分小组把自己的作品在班上进行展示:歌,舞,画,奏, 表现的形式不限;6。让学生选出最佳的创作作品,教师对各组作 品进行鼓励性点评。小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进行了学习参与,掌 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为他们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提 供了宽松环境,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提高。 二,课堂教学环境的变化 音乐的审美活动,以人的心理为基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 教学活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因此教师 在创设美的情景时,要注意课堂教学的环境。如:教师在《边区好 地方》的教学设计中,将教室作了布置:用一些汽球,红彩带等道 具挂在教室四周,还准备了喜气洋洋,节奏欢快的音乐,教师带 领学生边跳边进入教室,使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欢快的情绪,进 入了音乐学科特有的艺术氛围。另外,电教手段的运用,会大大 优化课堂的教学环境。如《春天来了》一课中,我制作了关于春的 多张彩图,并配上了动画。音乐一响,图片开始动起来,孩子们犹 如置身于画面中,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拓展,创造 性受到激发。 一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