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西方音乐史之绪论:走进西方音乐(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西方音乐史》之绪论:走进西方音乐(二)

1.古希腊罗马:源头、单某某

里拉——欧洲音乐史上的第一件乐器,后演变为竖琴。

音乐理论:四音音列(音阶雏形)、和谐论

基督教的产生:“米兰敕令”,对基督教的肯定,影响了中世纪音乐的发展。

2.中世纪

a.音乐伴随着教堂,不具有愉悦性,被赋予教化功能,使人弃恶从善的道德理性功能。

格里高利圣咏。单音音乐,《救世主耶稣》

b.复音音乐,对后世音乐的复调思维、和声构成以及人们的听觉感官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花唱奥尔加农 《复活节的哈利路亚》

c.记谱法

3.文艺复兴时期——变革时期

摆脱封建宗教的束缚,要求关心人、尊重人。

a.复音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复调合唱音乐是整个音乐史上发展最高峰时期。

b.宗教改革,新教音乐用母语唱圣歌(天主教用拉丁文),曲调或采用格里高利圣咏,或以俗乐入,或新创作音乐。

《上帝是我们坚固的城堡》

c.世俗音乐得到发展

意大利、法国(商某某)、英国(康索尔特)、德国(利德)

4.巴洛克音乐时期

自1600年现代歌剧的诞生到1750年巴赫去世这150年间,是欧洲经历的巴洛克时期。

风格特征:通奏低音、协奏风格、情感因素

a.歌剧的诞生和发展

歌剧是一种由戏剧、音乐、舞蹈、建筑和美术合为一体的艺术,戏剧和音乐为主。

b.器乐音乐的发展

奏鸣曲、协奏曲、键盘音乐

c.巴赫和亨德尔

巴赫:管风琴音乐,宗教音乐

亨德尔:歌剧和清唱剧的丰碑

完成了调式体系的过渡,以大小调代替教会调式,复调音乐向主调音乐过渡。音乐开始走向宫廷和世俗。

《西方音乐史》之古希腊古罗马音乐(一)

古希腊\古罗马

古希腊的音乐内容:音乐形式\音乐的理论\乐器\音乐的美学思想。

古希腊历史背景,地理位置:雅典卫某某、帕特农神庙

古希腊概况:公元前8世纪城邦制度开始-公园4世纪被马其顿占领为止

1.社会历史发展

买诺安及迈锡尼时期(约1650-1100BC)我国商代

荷马时期又称黑暗时期(约1100-800BC)荷马史诗

城邦时期(约800-500BC)(城邦制度)斯巴达、雅典、伊利斯三个城邦

古典时期(约500-338BC)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文化繁荣)

希腊化时代(336-31BC)亚历山大大帝,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善战,征服了阿拉伯、波斯、印度(32岁)战线很长,需要补给,老弱病残留在后方,建立了250多个据点,把文化、政治制度移植到了路线上——希腊化

军队瓦解、慢慢消亡

2. 古希腊哲学

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三方面(宇宙、知识、人生)

苏格拉底:(雅典哲学家)知识助产术、从宇宙到人生,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理智最可贵“认识你自己”。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讨论人生伦理)

哲学便由宇宙论走向人生伦理的探究

哲学最重要的开端——物质(水、空气、火)

从物质向精神问题发展

苏格拉底——知识助产术:以提问方式构建问题,帮助别人认识知识“知识即是美德”。从宇宙到人生: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理智最可贵“认识你自己”

柏拉图——理念世界:“理念”是永恒的东西,每一类事务都有其相应的理念。理念世界绝对永恒。

理想国——乌托邦式的完美国家。

亚里士多德——反驳柏拉图,认为概念不能脱离实体“吾爱我师,吾更爱真理”。

四种原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形式是事物的本质。

3.古希腊文学:荷马史诗(西方文学史上最早的正式的书面文学作品,包括《伊利亚特(特洛伊战争)》和《奥德赛(特洛伊战争之后的记载)》,荷马是盲人,口述,后人记载。

古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人物

欧洲文学的经典:古希腊神话、圣经

抒情诗和预言:

萨福(Sappho)(前612-560年)古希腊著名的女抒情诗人,一生写过不少情诗、婚歌、颂神诗、铭辞等。最高的成就是琴歌,创办了音乐学校。

伊索寓言:通过动物的言行寄寓道德教育。

4. 古希腊戏剧

古希腊悲剧——戏剧最重要的代表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悲剧不是悲伤的意思,是三羊之歌的意思

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古希腊喜剧——起源祭祀酒神的狂欢歌舞、民间滑稽戏。三大喜剧诗人:克拉提诺斯、欧波里斯、阿里斯托芬。

5. 古代希腊文化的其他成就

建筑——罗马,理.大石的粗犷的建筑,古希腊人智慧的结晶。

古希腊有三种柱式:多利亚柱式(粗犷)、爱奥尼亚柱式(优美典雅)、科林斯式(雍容华贵)部落名。

帕特农神庙、胜利神庙。

在科学方面:圆周率、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几何原理。

在政治方面:欧洲议会制度(上议院、下议院)

古希腊最早的民主国家,实行公民的民主制。废除了权力的世袭和垄断现象,废除特权制度。

领导人通过选举、抓阄产生,在贵族之中,奴隶无权利,公民有权利。雅典公民投票时所用的陶某某

一、古罗马概况

1.古罗马的历史变迁

古罗马部落时期: 753-509BC??在意大利的七个山头上建立的,范围不大。

古罗马共和时期:509-27BC通过三次战争,第一次占领意大利和西西里半岛、第二次征服了西班牙和马其顿和希腊、第三次独霸地中海。也是凯撒大帝时期。?

古罗马帝国时期:27BC-475 整个欧洲都成了他的版图,打到了亚洲。后来因政权危机发生分裂

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就是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西罗马

?屋大维 条条道路通罗马

2、文化艺术发展(万某某、提图斯凯旋门)

从掠夺上说,它继承了古希腊的音乐传统。古罗马 是一个好战的民族,打败了古希腊,奴役了古希腊人民,古希腊人也把文化带入了古罗马。所以古罗马的文化是舶来品。直到古罗马消亡,在艺术上仍然沿袭古希腊的传统。继承后进行发扬光大,成为了西方文明的精神渊源。

贺某某:被俘虏的希腊人诱使他粗野的征服者成为俘虏。

3、基督教文明的产生

①由来:产生于1-2世纪。产生于今天中东,以色列和巴基斯坦境内。耶路撒冷,最初为犹太教的下层教,1-2世纪间,逐渐同犹太教分裂而形成独立教派。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教主,耶稣是基督教的教主。他们为圣城二战,希望将耶路撒冷占领。也就是所谓的圣战。耶路撒冷的哭墙是犹太教最早的XX,后来战争中毁坏,建立了哭墙来纪念。

②发展: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

基督教的演进:前13-12世纪:犹太教

1世纪:基督教诞生:耶稣四处给人治病,犹太教徒认为他亵渎了神灵,后被犹大出卖,然后被犹太教钉死在十字架上。他的门徒们把基督教译了出来。当时被认为是邪教。

正教:公元313君士坦丁大帝信奉基督教,在米兰颁布了赦令,从此基督教有了合法地位。

1054年分裂:(东、西罗马)

东派正教(君士坦丁堡)? 东正教传入希腊、俄罗斯等。现在东欧。

西派公教(罗马) 在我国称为天主教。

两者都信奉耶稣

1517,西教分裂。马丁路德创立新教。西教分为了新教和公教(天主教)。

二、古罗马对古希腊的继承和发展

1、继承:古罗马善战,缺乏古希腊文化充满艺术情调的高尚品格,因此大多继承古希腊的音乐文化。

2.发展:军乐-崇尚武力的象征。是欧洲军乐团的前身。大音量的铜管乐器使用非常广泛。有特色的乐器:大号、水压风琴(角斗场使用,管风琴的前身)。

三、古罗马时期的基督教音乐

1、最初在古罗马秘密传教

2、君士坦丁 米兰赦令,从此成为整个西方文化的精神支柱。节日庆典逐渐被肃穆、庄严的教堂音乐取代。世俗音乐受到了排挤。

3、476年古罗马灭亡后,仍保留,从此成为整个西方文化的精神支柱。中世纪一千年的发展都是在基督教音乐文化上的发展。

《西方音乐史》之古希腊古罗马音乐(二)

了解古希腊音乐的渠道:

1、从神话传说中得知

1)?英文的音乐是MUSIC,词根是muse,是希腊掌管文艺、美术、音乐等的女神缪斯。

2)帕特农神庙祭祀雅典娜,祭祀活动也是伴随着音乐。 奥林匹亚遗址,是城邦时期的遗址,开幕式是伴随着音乐的,获奖的人在庆贺时也是伴随音乐的。

2.古希腊音乐的考证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敏的摇篮,古希腊音乐是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源头。

二、音乐形式

1、单音音乐

2、音乐、诗歌、舞蹈三位一体的综合音乐,最重要特点。

3、伴随神的祭祀,诗歌,悲剧演出出现

三、悲剧的含义、形式、代表人物

1、含义

tragedy 山羊之歌,祭祀酒神庆典中所唱的酒神颂歌。酒神身边的随从是半羊半人,所以人们也在祭祀过程中扮成半羊人。后来,这种祭祀活动逐渐转变为悲剧的演出,演员取代祭司,叙述的故事由对酒神的赞美扩展到古希腊其他的神话题材。

2、形式

音乐、诗歌、舞蹈三位一体的形式构成有合唱、独唱、由阿夫洛斯管和基萨拉琴伴奏包括开场曲、进场曲、戏剧场面和退场4部分。

3、代表人

埃斯库罗斯

索福克勒斯

欧里皮德斯

四、和谐论的产生和主要观点

毕达哥拉斯:数学家、天文家。认为音乐和天体运动存在相似的地方,并且提出了和谐论,是第一个以理论的方式解释音乐现象的人。

以弦长为基础产生音阶中的音程关系。

当弦长是2:1时,是八度

当弦长是3:2时,是五度

当弦长是4:3时,是四度

音乐中只有458度是谐和,其他是不协和音程。

对欧洲音乐的影响非常深远?

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音乐思想

1、柏拉图:音乐的功能在社会教育方面,起到道德规范作用,不在娱乐,警惕不适度的音乐对人的腐蚀。

2、亚里士多德

?? 音乐的道德和教育作用尤为重要,教育作用比娱乐作用更重要。

?? 我国民族调式阳刚阴柔。

六、四音音列和完整音列体系的产生和特征

1、四音音列 自然、变化、微分

?? 四音音列与音节的产生有关。是阿里斯多赛诺斯提出的。指由两个音构成四度框架,另两个音在这个框架内做不固定的灵活变动,从而形成的三种不同形式的四音音列。分别是自然音列、变化音列和微分音四音列(四分音音列)。微分音四音列出现了小于半音的微分音程。

2、完整音列体系

大完整音列体系、小完整音列体系

特点:向下进行。

《西方音乐史》之中世纪音乐(七)

二、早期复调音乐的发展及其特征

1.奥尔加农的发展产生的形式

(1)平行奥尔加农(parallel organum)

在原有圣咏曲调(主声部)的基础上,下方添加一个完全平行的声部(奥尔加农声部),附加声部以相距五度或四度方式平行于主声部。这种两个声部的以四度或五度平行移动的奥尔加农被称为平行奥尔加农。

(2)平行奥尔加农的变体(modified p.o.)

? 以圣咏旋律为基础,两个声部以同音斜向开始,进入四度音程后两个声部开始平行进行,最后结束又汇合于同音。

(3)自由的或反向的奥尔加农(free o.)

?? 以圣咏旋律作为定旋律,在它上方附加声部,形成平行或斜向运动。

(4)花某某的奥尔加农 对奥尔加农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产生于十二世纪。奥尔加农声部从下方声部转向上方声部,与低声部的圣咏旋律形成一音对多音的形式,并越来越表现出流动和富于变化的装饰性格。

?? 主要的圣咏旋律特征被削弱,实际起到衬托着上声部的低音的作用。华丽、活跃的上声部与下方缓慢、静止的圣咏声部形成鲜明对比。两个声部表现出自由和即兴的特征。

(5)狄斯康特(discant)

当华丽奥尔加农产生后,定旋律圣咏的每一个音被无限拖长,圣咏的歌词被肢解了,拉丁文原有的节奏感也荡然无存。此时,教会音乐家开始用六种节奏型组织花唱旋律,用节奏来约束上方的旋律,让两旋律尽量对应,形成了第斯康特。为后来的对位提供了条件。

2.复调音乐的其他形式:圣母院乐某某复调中的孔特克图斯

十一世纪,单某某音乐;到十二世纪,发展为复调音乐。

主要特点:

(1).分节歌形式(一个曲调有多段歌词),以自创旋律为基础。

(2).迪斯康特节奏型,2-4声部,三声部最常见。

(3).歌词为拉丁文。

(4).宗教内容,世俗事物。

3、从克劳苏拉到经文歌的发展

(1)克劳苏拉:经文歌的前身。原意是句子、段落。也是建立在圣咏旋律(低音部)基础上,最常见是两声部,具有第斯康特的特点。它的目的最初是在礼拜仪式中用来替换同样圣咏的单声片段,或替换建立在同样圣咏片段的其他复调片段。

(2)经文歌:十三世纪盛行的无伴奏复调音乐合唱。是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结合得产物。早期的经文歌以格里高利圣咏作为低音持续调,上方两声部节奏基本相同。

到13世纪下半叶,定旋律逐渐拉宽,上方第三声部节奏比较紧,中间第二个声部介于两者之间,形成上密下疏的状态,声部上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弗朗克经文歌 。

4.卡农曲? 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

(1)以连续模仿为基础的复调音乐,一个声部还未结束,另一个声部的模仿已开.经始。造成此起彼伏的效果。

(2)最先出现的声部称为“主句”,模仿的声部称作“答句”。

(3)中世纪由2-4个声部组成。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了更过的声部,能达到二三十个。

(4)多声部的可以从各个音程开始,进入也很自由,两拍或一小节之后都可以。

卡农曲的特点:

1.早期的卡农体裁有罗塔舞曲、狩猎曲和追赶曲。

2.14-17世纪赋格成为卡农的称谓。赋格其实就是卡农的替代品。

《西方音乐史》之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六)

六、弥撒曲的发展

1、弥撒曲早期的发展

最早是天主教圣餐仪式曲,8世纪时罗马天主教把弥撒曲定为礼拜、祭祀时使用的一种基本音乐形式。

11-13世纪,教会开始用定旋律写复调的弥撒曲? ,代表人物马某某

文艺复兴时期:在1450年左右,复调的常规弥撒曲成为欧洲最大、最重要的音乐形式。分为两种:

1)定旋律弥撒曲: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弥撒曲作品的典型创作手法。旋律几乎都来自素歌(格里高利圣咏)。

2)模仿的弥撒曲:这种方式在若斯坎手中兴起,16世纪中期左右,音乐家不再只用定旋律来处理音乐,而是更大规模使用“借用”方式,即模仿手法。

????? 若斯坎去世后,弥撒曲体裁的形式基本形成,即五个乐章的形式,帕勒斯特里那赋予这种复调音乐形式技巧高度的稳定性和完美性。?

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

一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音乐上主要反映为用母语唱圣歌。

圣歌在不同的国家:

法国和瑞士的格律诗篇:曲调多为格里高利圣咏,由单某某无伴奏发展为四声部或四声部以上,音乐含蓄、温和。

英国:宗教改革自上而下。国王出于自身目的下令对宗教进行改革。亨利八世想要离婚,要得到教皇批准,教皇不批准,就需要宗教改革。

内容形式无变化,语言有变化。分为礼拜乐和赞美歌。

礼拜乐:早祷、晚祷和领圣餐时使用的音乐。

赞美歌:圣经体裁为歌词内容,用管风琴伴奏的独唱、合唱、独唱与合唱交替形式的音乐。

三地区的相同点:

1.改复杂奢华的弥撒仪式为简朴庄重的礼拜形式

2.改拉丁文歌词为母语歌词,人人皆懂。

3.纳用一些新的宗教音乐的俗乐

4.重视对位法中和声因素的使用。

二、反宗教改革运动

天主教自身也开始了一场改革运动,被称为反宗教改革运动。

针对新教的改革,罗马天主教教会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特兰托,从1545年到1563年陆续开了18年之久的宗教会议,俗称“特兰托会议”。

在音乐方面的两个针对性方案:

1.宗教音乐要排除世俗内容,不然世俗因素败坏交易的纯洁性。

2.反对圣咏复调中无节制的花唱,提倡单某某的格里高利圣咏。(帕勒斯特里那创立罗马乐某某,阻止了音乐的倒退)

《西方音乐史》之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八)

法国尚松:16世纪20年代发展起来,改变以往在15世纪时期弗兰德斯风格发展的方式,呈现一种在词曲上都具有典型法国民族风格的尚松。代表人物:雅内坎、贡贝尔、 克莱门斯

特点:旋律轻快,节奏强烈,音符常某某,具有朗诵性。

内容方面:表现爱情生活,对情景的描绘显得惟妙惟肖。

形式上:复调形式。16世纪后,发展成一种被称为“格律音乐”的新的复调歌曲。

英国的康索尔德(CONSORT):开始是英国本土的一种室内形式小型器乐合奏曲体裁。16世纪以这种器乐形式为伴奏,加上了人声的独唱或者重唱,代表人物是威廉.伯德。

英国牧歌:在意大利牧歌基础上发展起来,是舶来之品。与当时教会音乐没有什么差别,重要代表作曲家是托马斯.莫利。

音乐特点

1.采用对位风格,声部从二声部到六声部,以五声部为主。

2.内容上:多为田园性或是抒情性的试,内容常常有幻想性质。

3.和弦式对位方式交替出现。节奏性强,拍子常会变换。

德国的世俗音乐

1.名歌手:德国世俗音乐的代表,来自市民阶层,有自己的行会定期举办唱歌比赛。音乐为单声风格,内容一般与《圣经》有关。代表人物:萨克斯

2.利德(里德):就是世俗音乐(浪漫主义时期舒伯特也有大量利德,被翻译成“艺术歌曲”,风格相似)。16世纪形成的 四个声部世俗声乐体裁。其中一个声部为定旋律,其他三个围绕它构成复调。代表人物:路德维希.森夫尔。

西班牙的世俗音乐

比良西科: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世俗歌曲体裁,产生于16世纪。代表人物:莫拉莱斯。

特点:1.在内容方面涉及世俗和宗教内容,

2.在织体风格方面,以3、4个声部为主,主旋律高某某,其他声部以器乐形式出现,具有淳朴的民歌风格。

3.伴奏一连串固定的和弦进行,这种形式后来演变成帕萨梅某某等器乐体裁形式的低音主题。

文艺复兴时期器乐和乐器发展

1.弦乐器

弹拨:琉特琴

弓弦 :维奥尔琴(小提琴)

2.管乐器:小号 短号 笛 双簧管 低音管(巴松)

3.键盘乐器:管风琴 古钢琴 大键琴等

出现独立意义的器乐体裁。主要源于声乐和舞曲。此外还有技巧性的器乐体裁。

1.舞曲最重要的体裁:阿勒曼德、库朗特舞曲

2.声乐演变而来:

利切卡尔:16世纪初由经文歌演变而成

坎佐纳:16世纪20年代由尚松演变而成,晚于前者

3.技巧性的器乐体裁:

1)幻想曲

利切卡尔出现于16世纪初,与幻想曲差别不大。常常交替出现。初期均具有即兴特征,后来采用主题模仿形式对称

2)前奏曲

3)托卡塔

《西方音乐史》之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二)

一、歌剧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歌剧的含义】

1、歌剧是由戏剧(脚本)、音乐、舞蹈、建筑、美术等综合一体的舞台艺术形式。

2、戏剧和音乐史最重要的元素。

3、音乐形式有: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管弦乐、主导动机、序曲、幕间曲以及舞蹈。

【歌剧的来源】

1、古希腊悲剧(诗歌、舞蹈、音乐)三位一体艺术。

2、中世纪的宗教剧、神秘剧、奇迹剧、田园剧(用音乐设个戏剧的手段表现)。

3、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是用牧歌来描写简单的戏剧和故事情节。

4、15世纪末出现了幕间剧是穿插在喜剧各幕间的剧目。

5、16世纪末佛罗伦萨出现歌剧雏形。(代表人物:巴尔第、柯某某)喜欢开聚会,崇尚单音音乐,尝试创作悲剧形式的歌剧。

【早期歌剧的发展】

1、1597年上演,由利努契尼写的脚本,佩里、卡契尼作曲《达芙妮Dafne》,目前只留下残片。

2、1600年上演,利努契尼写的脚本,佩里、卡契尼作曲《优丽狄茜Euridici》认为是音乐史上第一部歌剧。

【早期歌剧特征】

1、脚本以希腊神话为基础、后来还包括历史的、神话的与虚构的人物。

2、音乐部分采用通奏低音形式,歌唱部分主要用吟唱的宣叙调形式,音域不宽,节奏自由。由少量乐器伴奏也使用合唱。

3、罗马歌剧

代表作品《灵魂与肉体的体现》,作者卡瓦利埃里(15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王国,从此英格兰诞生。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都是日耳曼的后羿

5、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征:肃穆、平淡、质朴

(1)功能,服务于宗教礼拜

(2)音乐形式:

?? a.无伴奏纯人声(男声)单某某音乐,童声代替女声。b.拉丁文为歌词;c.无明显的节拍特征;d.建立在教会调式基础上。

(3)歌唱方式:独唱、齐唱、交替唱、应答唱

(4)咏唱形式:诵经祈祷(类似歌剧中的宣叙调,同一个高度)、礼拜歌曲(主要),我们讲的格里高利圣咏主要是礼拜歌曲。

按照圣咏和歌词的搭配不同分:

(1)音节式 一字对一音 ,音域较窄;

(2)圣咏式 同一高度的音 唱出相当数量的歌词;

(3)音团式或称纽姆式 一字对几个音;

(4)花某某 一字对多个音,十几个或五六十个;

?四类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综合的,以其中一种为主流。

四、教会调式的构成和音阶形式(教会调式)

1、中世纪调式理论以d,e,f,g四个音为中心音。

排列出的音阶做正调式。同时,以每个音的下方四度为副调式。构成8个调式。

格里高利对收集来的圣咏进行分类是以结束音为分类的依据。把相同结束音的圣咏分为一类。教会调式源自古希腊古罗马,但音阶变成上行的。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小学音乐教师个人研修计划粉刷匠_音乐课教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开学第一课_苏某某声乐特训队活动计划音乐教学工作总结评论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外国文学史填空题总结西哲期中论文全国获奖教学设计《春江花月夜》音乐活动《健康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主题班会发言大象与蚊子反思关于举行中小学音乐教研活动的通知2020-2021学期小学教师述职报告教师述职报告大班音乐活动案例反思音乐活动《健康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高考历史考试大纲的说明

以上为《西方音乐史之绪论:走进西方音乐(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