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不如竹,中国的竹管乐,犹如玉笛飞声,堪称天籁之音。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中泰街道,有方村落名为紫荆村,这里有着全国唯一的“苦竹种植资源库”,每年生产销售竹笛超过450万支,产量竟占全球的85%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5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5.3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文化铸魂。如今,越来越多地方开始认识到乡村文化的磅礴力量,尤其与产业振兴充分融合之后,两者互促互进、相得益彰,迸发出意想不到的活力与火花。共识之下,路径何在——两者到底什么关系?文化怎样点亮产业,产业又如何演绎文化?背后,党建当发挥哪些引领作用,实现强村富民?

带着这些思考,丰收时节里,记者再次走进被誉为“中国竹笛之乡”的中泰街道,解析背后的文化脉络与共富密码。

从卖笛竹到制竹笛

一支竹笛,看似简单,却是技艺的浓缩,足足72道工艺。56岁的黄卫东制笛近40年,尽管旗下有十数名工人,但选材、定音、校音等几个核心环节,依旧坚持亲自上阵。在他眼里,每根笛子皆具个性,遇到满意的作品,才会动刀刻下自己名号。

65岁的董根沅不会吹笛,可丝毫不影响烤竹撬竹的手艺,这是制笛的首道关。通过观察颜色、感受力道,再看竹梢冒出的蒸汽,他能将分毫精准拿捏于股掌之间。过程两分钟,背后十年功,个中诀窍或许难用言语描述,早已化作董根沅的肌肉记忆。

近3000人口的紫荆村,一半与竹笛业相关。然而历史上,这里并非制笛起家,而靠伐竹为生,域内有2.8万亩苦竹,虽自古就被乐匠收走制成宫廷御笛,但绝大部分仍面临好竹难卖好价的境遇,要么当柴烧,要么做纸浆,又或加工成帐竿、鱼竿等。由于效益低下,疏于管理,一度还出现“冥竹”病害。

正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开了小山村的发展迷雾。1984年冬天,上海制笛名家周林生来到村里采竹制笛,结识了原铜岭桥大队竹器工艺厂的厂长董仲彬。两人共同酝酿,决意推动筹建制笛小组。当时4人中,就有黄卫东。可没技术咋办?周林生成了教授制笛和演奏的“祖师爷”。

没曾想,刚起步,村办企业就拿到了外贸大订单,消息顿时引起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关注。1987年,两厂合作联营,把19名青年送出去学技术,再把行家里手请回来教本领。这不仅让紫荆村的资源优势,快速转化为产业优势,更铸就了人才队伍的“摇篮”。后来,随着民营经济的腾飞,很多人自立门户,产业由此快速崛起。

如今,董仲彬、黄卫东等已是制笛名家和非遗传承人,村庄也集聚了160多家加工企业,并形成了专业化分工体系。老一辈渐渐褪去,新一代慢慢崛起,在紫荆村,对匠心的追求与传承,可谓至高无上的立根之本。从成立合作社,到组建行业协会,大家抱团发展,定标准、精技艺,连续12年举办制笛大赛。

董雪华少时就拜周林生为师,现为杭州竹笛行业协会会长。在他看来,中泰竹笛有今天,一靠匠心传承,二靠精益求精,三靠艰苦创业。时至今日,为提升品质,紫荆制笛人仍孜孜不倦,提升生产环境、规范制作流程,与12所音乐院校长期合作,引进制笛大师、演奏大师成立工作室,独领行业风骚。

从单产业到农文旅

最近,丁小明正忙着收尾,准备择日启幕“鸣声竹笛体验馆”。他同为周林生的弟子,当年曾赴沪学艺,后创办了“鸣声乐器”,事业风生水起。之所以要办这个馆,丁小明意在推广制笛技艺,为此精选了几道关键环节。未及开业,询问者已有不少。

今日的紫荆,已非过去产业维度上的专业村,更加速向农文旅融合发展迈进。丁小明先打样,很快,这一体验工坊的模板,将推广至其他加工企业。其实,大家早已敏锐发现,研学游是个流量导入口,能反过来推动前端制造,普及笛子文化,未来前景无限。

此番体悟也源于多年心得。从2001年起,村里就依托竹笛夏令营、笛箫文化公益课堂、竹笛人才文化艺术交流周等活动,广邀笛界专家、演奏家,通过制笛与演艺的频繁互动,为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重要作用。

“单家独户闯市场,说实话很难成气候,但成立行业协会后,尤其依托‘中泰竹笛’这一区域公用品牌,就容易借船出海,形成辨识度。”董雪华告诉记者,每年在外,中泰竹笛会亮相各类乐器展览与演艺活动,在内则举办节庆展演,邀请演奏大师与村民同台亮相。

最是文化能致远,在艺术的熏陶下,“笛二代”中很多人把音乐作为专业方向,且近年回村投身竹笛行业的越来越多。黄卫东的女儿黄毓即为典型代表之一,毕业于浙江音乐学院的她,专门成立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从事笛箫教育与演奏。

现在,像黄毓这样回乡创业的“笛二代”有20多名,有的专注制笛,有的聚焦电商,有的立足培训,还有的开发文创。同时,慕名而来的“新乡人”亦有不少,大家共同围绕竹笛,拓展全产业链发展。尤其是“直播经济”兴起后,让竹笛的网络销售占比从30%,一路飙升至60%。

村庄环境面貌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也让创业土壤更肥沃。近几年,沿着“母亲河”直路溪,以及主干道石横线,紫荆村布局了一批业态空间,今年又因势利导,成立强村公司,招聘职业经理人,引进运营团队。这套“组合拳”,目的就是进一步将影响力转化为生产力,以壮大村级经济,帮助更多村民增收。

过去半年里,紫荆村已接待130个党政和研学团队,目前正抓紧盘活闲置资产,引进更多创新业态,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一个集产、学、研、游于一体的“中国竹笛第一村”照进现实,并扩大“共富圈”,与周边村庄形成“未来笛乡示范带”,迸发出勃勃生机。

从小工坊到大共富

在紫荆村,竹笛着实富了民。起初,老百姓就是利用自家农房,建立小工坊。难能可贵的是,分户经营充分激发各自积极性之余,无论哪个阶段,大家都非孤军奋战,党建引领带来的统合力量,始终实实在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村党委书记鲍明远告诉记者,整个发展历程中,先有大队支部封山育林,护下一方资源,后有党员带头推广制笛技艺,富起一方百姓,如今,党建更落到产业链上,创建紫荆笛音“共富工坊”,构建起“村党委-行业协会党支部-工坊党小组”三级联动组织构架。

党建如何“实做”?实证案例有不少。紫荆村日均线上销售约3000单,此前,快递寄件贵一度困扰经营户。今年,由村党委牵头,召集快递企业协商,协会、党员、村民等代表齐聚一堂,充分议事后,快递成本降了一半多。

还有依托竹梦里党群服务中心,村里设立“共富学堂”,邀请音乐学院老师、制笛带头人、演奏大师等17人担任讲师,今年已开办27期培训,累计培训800余人。“红韵共富直播间”的应运而生,让党员主播不仅帮带工坊农户,更重教授直播要领,授人以渔。

成效最显著的莫过于闲余劳动力的盘活。自从纳入4个工坊片区党小组后,加工经营户定期发布临时性用工需求,通过工坊派单形式,与零散用工需求相匹配,带动农村高龄老人、带小孩居家妇女和残疾人等8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3000元。有了更多获得感,村庄自然也愈发和谐动人。

苦竹虽苦,演奏出的却是“甜蜜之曲”,并在不同维度诠释着不同价值。“80后”蒋冰泽回乡后,自创品牌乐器厂,开拓网销渠道,他视紫荆为“梦开始的地方”;残障人士鲍丽韵意志坚定,所创竹笛厂年产值约200万元,走出逆境、绽放光彩;“笛三代”丁敏不光自己富,还带动一帮加工户,体验别样人生意义。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中泰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小平表示,接下来,将继续立足特色产业,尤其围绕“种竹、做笛、卖笛、演笛”,让紫荆村不仅是竹笛的生产中心,更是创新产品的研发中心、笛文化的传播中心,着力打造成为农文旅融合的示范地、共同富裕的样板地。

行走余杭,除了一支笛子声震四方,另有稻子、叶子、梨子和桃子,冠以“五子登科”的形象称谓,代表着当地产业兴旺之态势。近年来,该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续深化党建联建、共富工坊机制载体,强村富民跑出加速度。去年,余杭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660万元,全面消除100万元以下的行政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1384元,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55。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