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白鹭着了迷,随风飘然落古城

——杂议江文也早期的钢琴作品以及其他

在众多不为国内主流钢琴圈所经常演奏作曲家中,江文也是非常值得“杂议”的一位。长期以来,大家对这个名字讳莫如深,也许是因为他在抗战时期站在了日本人一边。然而不要忘记了,1945年以前,他的户籍一直是台北州淡水郡三芝庄新小基隆字埔头坑五番地,而台湾当时是日本的属地。抗战时,更有八万台湾籍士兵直接为日本参战。

早年的江文也,虽然会说一点闽南话,但主要的语言是日语。他用日语写了很多精彩的诗歌与文章,更有专著《孔子的乐论》,这些文字近人多从文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虽然在6岁到13岁期间,他曾在厦门居住,但当时他生活的圈子也是日本人的圈子。比如,他读的学校就叫旭瀛书院。13岁到26岁这11年,他在日本留学,当歌手,作曲,娶妻,不在话下。

近几十年来,大陆学界对江文也的态度有了一些变化。虽然持有老观念的人继续对他讳莫如深,但新的趋势是开始发掘研究,甚至持续升温。1995年在北京举办了江文也纪念研讨会,并出了纪念文集。前年,他的全集得到了出版。这套全集虽然离“全”还有一段距离,但也做到了尽量“全”。在台湾,早就涌现出了刘麟玉、刘美莲等常年研究江文也的学者,刘美莲还写了他的传记。人们不仅关注作为音乐家的江文也,还关注作为诗人和文学家的江文也——他那些长篇累牍的诗歌充满了才气和热情,而《孔子的乐论》不仅展示了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天才想象力,还让我们看到了他对于中国古代典籍的熟悉。他对中国的文化,毫无疑问有着根深蒂固的热爱,而这种热爱即使在抗战时期也并不与他的日本国籍冲突。《孔子的乐论》(1942)就是在抗战中写成的,同一时期的中国题材音乐作品有为中国古诗词和现代白话诗写的声乐作品超过一百首(!),钢琴作品《北京万华集》(1938)、《浔阳月夜》(1943),管弦乐作品《孔庙大晟乐章》(1939)、《故都素描(北京点点)》(1939),舞剧《香妃传》(1942)、《黄土地之歌》(1940?),大提琴与钢琴《古老的中国旋律》(1943?)。而同样在这段时间,他也为日本统治下的北京写了《临时政权之歌》,还创作了电影配乐《南京,南京》等显然是歌颂大东亚共荣圈的音乐作品。

一边为日本人做事,一边热爱中国文化,并真正以中国文化作为原素进行研究和创作,江文也并不是个例。因为在日本,汉学的研究极有底蕴和传统。长期以来就一直有一批对中国文化怀有情结的严肃学者——所谓的“支那趣味”,而江文也亦是他们中的一员。

奇怪的是,近年来大陆对江文也研究的升温,并没有带来多少对他作品的演奏。从钢琴曲的角度来说吧。2006年出版的《江文也钢琴作品集》囊括了他几乎所有现存的钢琴曲谱,其数量和质量都很可观,其中不乏极具个人风格和东亚情怀的杰作。然而十几年来,我们也没有听到多少演奏。下面简单介绍几部他早期的几部钢琴作品。

江文也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事件是26岁那年(1936年6月),他与作曲家齐尔品作了一次短暂中国之旅,主要访问了北京,这次访问也许开启了他生命里的文化密码,从此他开始与北京结缘,并于1938年基本定居北京。1940年他娶了吴韵真,并一直在北京居住到1983年去世。

这趟短暂的旅行,江文也兴奋之极,一路写诗,一路写他的第8号作品——钢琴曲集《断章》。这部作品共有16首小品,是他在这段时间断断续续写成的。有九首于出发前写于日本,有五首写于中国,还有两首是在轮船上写的。比如6月12日他登船那天,就写了一首中国风格的小品,而大气的《北京正阳门》写于他抵达北平的当天。这部作品像拼贴画一样混杂了各种风格:中国的、日本的、自由无调性的(第二首)、巴托克式的(第一首、第十一首)、晚期浪漫主义的(第七首)。这些风格混杂在一起,毫无违和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用自由无调性写的第二首。此曲原来是《五月组曲》(1935)中的第二首,名字叫《灯下》,后来江文也把标题去除,放到了《断章》中。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桑桐的《夜景》是最早的由中国人写的无调性作品,但实际上《灯下》比《夜景》早了十一年。当然,如果我们对江文也的国籍较真,便可以认为《灯下》是一首日本作品。不过,《灯下》与《五月组曲》的第一首《预感》是最早的由华人写的无调性音乐,这个结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在写作《五月组曲》的同一年,江文也还写了一首非常巴托克的组曲《五首素描》。这首作品的前面四首以日本风格为主,但最后一首《满帆》是中国的五声音阶。《五首素描》原来的名字是《五首筑摩河上的素描》。江文也刚到日本的第二年,住在长野县(当时叫信浓)的筑摩河边。“这部作品来自于我在我二年级时对于筑摩河的回忆……我仅仅试图描绘不加修饰的、粗犷而敏感的二年级在校生的精神世界。”

很值得一提的是第四首《小巷》。在这首篇幅很小的作品中,充满了街头的感觉,有叫卖,有苦闷的人在踱步,有孩童嬉闹的声音……但所有的音响都是碎片,都是剪贴式的。就好像当你想起以前每天走过的最熟悉的小巷,你脑中的图案和音响并不是静态的。你可能会瞬间回忆起在不同的时间发生在这里的不同事件。因此,此刻在你脑海里浮现的音响和形象是打破时间维度的,是叠加的,碎片式的,复调式的。所以自然就形成了《小巷》这样的音乐——这是自然形成的复调思维。

与《小巷》几乎完全异曲同工的是一部画作——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1907)。亚维农是巴塞罗那红灯区的一条街,年轻时的毕加索经常有意无意的从那里走过,既好奇又羞涩。就是这种想看又不敢看的窥探心理,使得那里的站街女给画家的映像是碎片式的,朦胧的,叠加的,剪贴式的,同样也是打破时间维度的——在一张画布上展现不同时间发生在同一地点的碎片式景象。

五月钢琴曲谱_五月钢琴曲谱五线谱_五月钢琴曲谱子

一般认为《亚维农的少女》是最早的立体派作品,是“现代艺术的分水岭”。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巷》也是真正的现代音乐。这种非常重视街头音乐的现代音乐是斯特拉文斯基——齐尔品一脉的,与当时学院派的主流——第二维也纳学派非常不同。在勋伯格派的音乐中,大概很难找到街头的感觉,然而斯特拉文斯基和齐尔品就非常重视“街头”的感觉。斯特拉文斯基的名作《彼得鲁什卡》,不必多言了。齐尔品在刚来中国时,曾用英语写过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现代中国的音乐》(《音乐季刊》第20卷,1935年10月第四期)。这篇文章虽然标题是现代中国的音乐,但他那生动的笔尖下,所记述的完全是街头音乐和民间音乐,只字不提学院派的创作比如“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中涌现出来的作品。我们正在讨论的江文也,他的“街头”音乐除了《小巷》之外,恐怕在《北京万华集》和《断章》里也有蛛丝马迹。

如果我们把《牧童短笛》当作中国钢琴音乐的“参照物”的话,那么《小巷》和《灯下》分别比《牧童短笛》晚了一年和二年,可见当时的华人作曲家中,江文也无疑是一种“穿越剧”式的存在。然而,中国主流钢琴界在讨论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时,却很少提到江文也。对他1938年定居北京前的作品,更是几乎是绝口不提。也许大家认为那些是日本作品吧?就是这样一个思想前卫的人,抗战后没有离开大陆,一直留到1983年去世。据说解放初期他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的时候,因为思想太超前无人能理解,被大家看成是怪人,如同鬼魅。

另外值得一提的早期钢琴作品还有1936年的《一人与六人》。这原是舞剧音乐,但现在只留下一首短小的钢琴作品,风格非常的斯特拉文斯基和佳吉列夫。1936年11月2日首演时,钢琴家是Rokuro Kurachi,编舞者是Takaya Eguchi。舞蹈由七个男演员一起跳,一个人与其余六人相遇并对峙,很抽象。还有一首《小奏鸣曲》(1940)因为其私密性而非常有意思。此曲是献给他的新婚妻子吴韵真的。三个乐章原来有标题:1.邂逅;2.午夜灯影;3.赶上桃源。后来作曲家删除了标题。

我们在讨论江文也时,不可忽视他的台湾情结。他的处女作就是《台湾舞曲》(1934)。而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虽然他身在北京,却写了大量台湾题材的作品,他的未完成遗作也是管弦乐作品《阿里山的歌声》。可见无论他的国籍和居住地是什么,他的自我认同是台湾人——尽管他六岁就离开了台湾,而且之后也只是短暂的回过台湾。1976年除夕,江文也几乎已经熬过了苦难的日子,却也来日无多了。那天他写了一首诗:南海白鹭着了迷,随风飘然落古城……四十寒暖一瞬息,不知乾坤此狂生。“南海白鹭”是台湾的象征,所以由这首诗我们也可以更加证明了,他自认为是台湾人,只是因为因缘巧合而随风飘到了古城北京。

五月钢琴曲谱子_五月钢琴曲谱五线谱_五月钢琴曲谱

尽管是随风飘来的,江文也却是真心喜欢北京,已经老北京所象征的中国传统文化,这种喜欢延续了终身。在前文提到的作品中,《孔庙大晟乐章》(1939)是最令我惊艳的。这部作品共分六个乐章,分别为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和送神。从编制上看,江文也并没有用到除了锣和排钟之外的东方乐器,但此曲真正做到了用交响乐团奏出东方的声音。此外1942年他出版的长篇诗集《大同石佛颂》和《北京铭》、1944年又出版了《赋天坛》。这些长诗都是用日语写就的。

解放后江文也一直在中央音乐学院工作。在之后的各种运动中,当然没有他的好果子吃,不过这是后话了。他活到1983年。

附录:1945年前江文也的钢琴作品

(我根据多种资料整理)

1934

《台湾舞曲》,op.1 (1934.4)

同年8月创作《台湾舞曲》管弦乐版

遗失:《白鹭的幻想》,op.2(1)

1935

《小素描》,op.3(1934年4月14日被演奏)

《五月组曲》,无作品号(1935.5.11)

1. 预感 (1935.5.8)

2. 灯火下(1935.5.11)

3. 原野上(1935.5.10)

《五首素描》,op.4(1935.10.30)

1. 坡田水上的独脚稻草人(1935.2.21)

2. 屋后的田野(1935.3.3)

3. 我们围绕着营火跳舞(1935.4.3)

4. 小巷(1935.10.30)

5. 满帆(1935.3.5)

遗失:《钢琴组曲》,(1934年4月14日被演奏)

遗失:《千曲川的素描》,(1934年5月5日发表)

遗失:《小进行曲(Marcetta)》,(1934年9月21日被演奏)

遗失:《印象(Vision)》,(1934年9月21日被演奏)

遗失:《戏剧的快板(Allegro)》,(1934年9月21日被演奏)

遗失:《谭诗曲》,op.3(2)

遗失:《Three Amoy Songs》,op.4(1)

1936

《木偶戏》(又名《布袋戏》),无作品号,(1936.4)

《断章小品(16首)》,op.8,(1936.7)

1. “青绿嫩叶”(原《五月组曲》之《原野上》,1935.5.10)

2. “”(原《五月组曲》之《灯火下》,1935.5.11)

3. “”(1936.6.15)

4. “卖糖小贩的金芦笛”(又名“变色龙”)(1936.5.20)

5. “”(1936.5.21)

6. “”(1936.5.24)

7. “墓碑铭(寄与弟)”(1936.5.18)

8. “”(1936.5.21)

9. “难忘的”(又名“思想起”)(1936.5.17)

10. “”(1936.6.12)

11. “午后的胡琴”(又名“二胡”)(1936.7.4)

12. “”(1936.6.29)

13. “”(1936.6.21)

14. “”(1936.7.1)

15. “午夜的琵琶”(又名“琵琶”)(1936.7.2)

16. “北京正阳门”(1936.6.18)

《一人与六人》,op.12 no.1(同名舞剧于1935年10月23日完成)

《三舞曲》,op.7

双钢琴《第一钢琴协奏曲》(或《为两台钢琴而作的协奏曲》),op.16(1937年5月10日由井上圆子和Paul Weingarten演奏第三乐章)

遗失:《为钢琴而作的三首音乐会练习曲》,(1935年12月到1936年3月期间)

遗失:《Eight Peiping Sketches》,op.9(1)

遗失:《Danza Rustrica》,op.12(2)

遗失:《Sonata Mandalino》,op.13(1)

1938

《北京万华集》,op.22(1938.8)

1. 天安门

2. 紫禁城下

3. 子夜,在社稷坛上

4. 小丑

5. 龙碑

6. 柳絮

7. 小鼓儿,远远地响

8. 在喇嘛庙

9. 第一镰刀舞曲

10. 第二镰刀舞曲

1940

《小奏鸣曲》,op.31,(1940.4)

*三个乐章的标题原来分别为1.邂逅;2.午夜灯影;3.赶上桃源

遗失:《小奏鸣曲》,op.31。系四个乐章,与上一首同出一源

遗失:《第一小奏鸣曲》,op.32

1943

《浔阳月夜》,op.39

遗失:《An Impressing at Mr. and Mrs. Smythe’s Hause》(组曲),op.37

1945

《江南风光》,op.39(1),(1945.3.28)

遗失:《Sonata Rapsodia》,op.39(2)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