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独奏曲《赛马》教案【年级】小学三年级第五册第八课【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了解蒙古族人们的风土人情,同时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及乐器二胡的魅力,增强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教材分析】二胡独奏曲《赛马》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乐曲,描写了我国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的热闹而欢快的场面,表现了他们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乐曲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段音乐热烈奔放,强有力的附点四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显得轻快而有力,仿佛是矫健的骑手随着出发的号令,如离弦之箭,疾驰而出,骑手们你追我赶,呈现出一派紧张、热烈的气氛。乐曲的第二段以内蒙古民歌《红旗》为主题,旋律刚健有力,八度音程的大跳进行和铿镯的节奏,表现了内蒙古草原上骑手的勇敢、豪放的性格。这一主题旋律第一次反复时运用“ ”这样的节奏加以变化;第二次反复则由伴奏乐器奏主旋律,而独奏乐器二胡用指拨弦为主旋律伴奏,形象地表现了马蹄疾驰、你追我赶的场景。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使赛马的欢腾场面又一次呈现在人们眼刖。【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播放器、电子琴【教学过程】一、情景激趣,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谁说说你都到过哪些地方?那里给你留下什么样的美好印象?……(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少)今天,老师也带你们去一个遥远而美丽的地方,请看大屏幕,这就是我国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风光秀丽,今天老师就领你们去蒙古大草原领略一下那里的风光,高兴吗?来,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一起飞往辽阔的草原……。2、蒙古族还有一个很响亮的名称“马背上的民族”,因为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离不开马,人们喜欢喝马奶、喜爱赛马,舞蹈中常有骑马的动作,歌曲中也常唱到马。到草原旅游最好是每年的七八月间,因为届时将会举行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到时远近百里乃至几百里的牧民驱车乘马赶来聚会,非常热闹,在会上要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赛马会。二、初赏音乐,明确目标1、你听:……(播放音乐《赛马》)你知道这是一首什么音乐?(“赛马曲”、“欢乐的赛马比赛”……)作曲家黄海怀给它取了一个非常响亮的的曲名一一《赛马》(出示课题及作曲家的卡片)。2、从音乐中你能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高兴的、欢乐的)你体会到他们对草原、对生活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无比热爱)3、你听出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出示二胡图片)作曲家根据内蒙古民歌的曲调素材创作了这首“二胡独奏曲”。4、教师简介二胡,它属于民族乐器,是一种拉弦乐。(用弓去摩镣弦,振动发声,由共鸣箱扩大传音)因为琴身有二根弦,故名“二胡”。

三、细赏音乐,表现主题打开FLASH《赛马》动画(一)完整地欣赏动画音乐《赛马》。(二)分段欣赏1、聆听第一主题[主题一](引导学生看教材音乐主题1)(1)想一想这段音乐表现了赛马比赛的什么阶段?(开始)场面怎样?(热闹)音乐以坚定有力的强音“6”奏出,还有急促的16分音符。节奏宽紧相间,刻画了群马像离弦之箭飞奔而去的沸腾场面。(2)音乐的情绪怎么样?(紧张、热烈)跟着音乐哼唱一遍这个主题。(3 )请孩子们用自己坐位上的乐器来烘托赛马紧张热闹的场面。(学生自已喜欢的方式表现)2、聆听第二主题[主题二](引导学生看教材音乐主题2)(1)这段音乐与第一段音乐比较,情绪上有什么变化吗?(悠扬、舒展)(2)它的主题一共反复了几次?你能想象每次反复的不同变化,在比赛场面上的情景吗?(主题第一次出现,表现了赛马场上蒙古族骑手对比赛乐观、自信、充满必胜信心的精神风貌;第二次、第三次通过二胡的不同演奏方法,刻画了马蹄急驰、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的激烈场面)(3)第三次反复时教师提示:听,这是什么声音?(马蹄声)你知道这马蹄声是怎么演奏出来的?请大家仔细看。(听音乐,示范表演拨奏)这种方法叫拨奏,它就是老师要介绍的第三种演奏方法,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就发出了这种马蹄似的声音。

作曲家在这里运用伴奏乐器演奏旋律,主奏乐器二胡模仿马蹄的声音,将赛马比赛中马蹄急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音乐情绪也被烘托得更加欢快热烈。(三)比较两主题的旋律特点第一主题:紧张、热烈第二主题:悠扬、舒展(四)使用打击乐器表现音乐主题,抽学生上台用身体律动表现赛马场的欢乐场面。四、相关欣赏,拓展音乐1、欣赏葫芦丝独奏《赛马》2、欣赏小号独奏《赛马》3、欣赏关于马的声乐作品《马儿啊,你慢些走》五、发表想象,自我评价1、通过欣赏,你学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蒙古族人民有什么风土人情?你还有什么感想?2、你喜欢欣赏音乐吗?喜欢、不喜欢、有点喜欢?3、本课你认为在学习上是:主动地学习、被动地学习?4、在课堂常规方面你认为是:优秀、良好、一般?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