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 30 年代初,柴祖荫开始学习吹奏口琴

1940 年,柴祖荫(红圈标注者)与国立艺专喜爱口琴艺术的同学合影

贵州口琴会会员合影,第一排左起第三人为柴祖荫

上世纪 30 年代常见的日文口琴书籍

口琴艺术是声乐艺术中一个较为小众的艺术类别,贵州也不是艺术大省,这两点的综合叠加,让很多人忽略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口琴艺术在贵州曾得到过兴旺蓬勃的发展。很多人小时候都吹过口琴,如今翻开这段历史,在增厚贵州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勾起了一段难忘的美好回忆。

小时候我就知道父亲年轻时喜欢吹口琴,但他的口琴水平到了什么程度,父亲健在时我没有主动问过,他不是那种爱夸夸其谈的人,也没有主动给我们讲过。直到父亲去世,接到他一位老同学的来信后,我才逐渐清楚。后来我作了一些考证和研究,由此牵出上世纪贵州口琴艺术勃兴的尘封往事。

一封来自远方的信

我的父亲柴祖荫(1916 年 12 月— 1999 年 6 月)是贵州贵阳人,贵州省高等美术教育主要创始人,艺术家、教育家、美术理论家,一生挚爱艺术和教育事业,生前曾任贵州口琴会理事和第一顾问。

1999 年,一封寄自河南郑州的信飘然而至。

寄信者是父亲国立艺专的学友郝石林先生,著名国画家,他的画与字极富其师潘天寿的风格,在国画方面有很深的功底。他写给吾父久别探询的信,情真意切,读之使人动容。他与父亲同庚,但比父亲大 4 个多月,当时已是 83 岁的老人。我赶快给他回了信,禀告他父亲已在 3 个多月前辞世了。郝伯父接到我的信后,很快回了信。

老人在信中很伤感,不无凄怅地写道:" 从 1939 年相识到今,阔别 55 年,本月刚盼得他的消息和地址,我立即写信探候。所盼来的不是畅述别情,却是永诀的噩耗!这真是令我太痛苦,太失望了。" 他甚至在信中埋怨在贵阳的一位同学,既然知道父亲的通讯地址,为什么不早一点告诉他。我在父亲晚年的遗照中,找到一张背面有父亲亲笔题名的照片,一张父亲与郝伯父等同窗于 1941 年在四川璧山文风桥前的合影,寄了去,心想,或许能聊补万一。

郝伯父在回信中还写道:" 那时我与令尊特要好,他比我聪明,对人特和蔼,他长于口琴,有一饭盒装着不同调的大小口琴,曾在大会上表演,得到热烈掌声。"" 他绘画好,更长于口琴,是艺专有名的。" 父亲身体太差为同学所广知,看来,他还因口琴独奏表演在国立艺专颇有名气。

父亲与他的琴友们

口琴于 19 世纪 20 年代发明于德国,此后在欧美广为传播和不断改进。亚洲的口琴发展比欧美慢得多,大约在 19 世纪末才传入日本。有着 " 日本口琴之父 " 之称的川口章吾著书立说,撰写了口琴吹奏技巧的书籍,编写了许多口琴吹奏的曲谱,在日本的流传和影响颇大。他在中国的影响同样不小。1929 年,由黄涵秋翻译出版的川口章吾《口琴吹奏法》一书,到 1931 年 3 年间就出了第五版。世界口琴文化在亚洲的流播,以日本复音口琴吹奏法为主流,于 1924 年到 1933 年间传入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喜爱口琴的人们开始组织各种协会团体,汇聚众人的力量,不断为口琴的流传写下不朽的一页。

贵州口琴艺术活动起步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30 年代。《中国口琴简史》载:"1934 年,中华口琴会分会已在广州、香港、华南、徐州、贵州成立。" 全国数十个省份,贵州已位列其一。1938 年,音协理事、北京口琴会理事长任虹回到家乡贵州,他热心提倡吹口琴,还教授口琴,对贵州口琴音乐的传播起了一定作用。父亲于 20 世纪 30 年代初开始学习吹奏口琴,并与当时贵阳喜爱口琴艺术的潘名挥、姜恕恭、熊慧君等交往,后与著名口琴家曹东升交往学习,获益匪浅。

曹东升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口琴家、日本口琴大师川口章吾的入室弟子,曾在百代公司吹奏口琴,灌制口琴独奏西方古典名曲《卡门》唱片,名盛一时。他的到来,将日本复式口琴吹奏法传播到了贵州苗岭。父亲为人真诚谦和,与曹东升的性格、爱好极为投契,因此二人交谊颇深。在口琴吹奏的技巧上,父亲得到曹东升的帮助和指点,使他系统掌握了日本复式口琴吹奏法,演奏水平大为提高。父亲在就读国立艺专的岁月里,多次在学校晚会上表演口琴独奏,并和众多热爱口琴艺术的同学交流学习,凭借国立艺专更大的平台,让口琴艺术得到更加广泛的交流与传播。

1938 年 5 月 28 日晚,在群星电影院召开 " 贵阳联合音乐演奏大会 ",由筑光、黄钟音乐会、贵阳医学院、达德中学、儿童联合歌咏队及贵阳联合口琴队联合举行。我父亲和口琴家曹东升、任虹等独奏《卡门拔粹曲》、《古城夜月变奏曲》,二重奏《威廉退尔序曲》、《牧童短笛》,三重奏《东方舞》,贵阳联合口琴队还进行了大合奏《奋起救国进行曲》、《目莲救母》等,使苗岭山城的口琴音乐艺术气氛浓厚起来。

后来,我又查找父亲的遗文,在他写给 " 国立艺专校友会 " 信件的底稿上,找到有关口琴艺术方面的回忆:" 亡友曹东升,父亲在日本开饭店,母亲日本人。他是日本口琴大家川口章吾的门人,来贵阳搞无线电工作,曾在百代公司灌有口琴独奏《卡门》唱片。我与他交往,曾使我口琴演奏的技巧提高到一定高度。在学校的晚会中,我均作口琴独奏表演,由于此,爱吹口琴的同学多同我交往,尤以东南亚来学校留学的同学居多,其中,周绍淼同学(中国著名美术家,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乌密风的丈夫)与我交往较多。"

1983 年 7 月 31 日 , 贵州音协贵州口琴会成立,父亲当选口琴会理事,任第一顾问,可以说,口琴伴随了父亲的大半生。

来源 黔中书

文 柴中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