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的少女钢琴谱_少女的祈祷钢琴曲_钢琴曲祈祷的少女

钢琴没有 “热情”

经常被老师批评:琴童发呆茫然不热情。都花时间练琴了,干嘛不动点脑,多思考?每天一小时,弹了好几年,认个谱都不利索?事实上,琴童很难像音乐家一样热情——视奏流畅、看谱就弹、注重细节、手指灵活、有轻有重、有弱有强……,特别是琴童,真的很难做得到。

琴童也很忙,忙到晚上十点,还在纠结那几科语数英;琴童练习的时间成本真的太高,高到每天半个小时练琴都嫌时间长;琴童的心也真是太急,急到根本不想开节拍器慢练。琴童的心到底有多急呢?他/她会在弹一串音阶时,直接从上面溜下来,速度突快突慢,练得熟的地方就弹得飞快,其余都磕磕巴巴地卡顿。琴童的家长也急,还没开始学,就开始问能不能在小学之前过十级,原来因为初中课业忙就打算停了。1995年,张先生的孩子要学琴,只能托人找个艺校毕业的老师,或者去科艺宫。现在的城镇到底有多少个琴行机构,随便走两条街就能见到三个。十年前,我为了学音乐飞到了万里之远的英国。现在,网上到处都是分享的乐理课、钢琴课,只要在家开个视频就有老师直播陪练。

琴童考了个十级,就以为能够全面驾驭钢琴这个大乐器,实际上,这才刚刚开始。琴童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他们可能是一天一首、一周一首、一月一首、一年三首、一年四首……如果以曲目量为界限,中央院考四首曲目和上海院只考三首曲目比起来,就算是天地鸿沟了,考了一个正经的ABRSM英皇就可以说水准相当高了。

十年间,小学的课堂里一直都有音乐课,但这块泥却越和越稀,以至于四年级学生跟我说他们有音乐质检,我问他要考什么题目?他说:考旋律节奏编创,考曲式ABA,考音乐视觉化图示,管弦乐法,判断拍号,力度,乐曲风格,听辨演奏形式,音乐体裁……

钢琴曲祈祷的少女_少女的祈祷钢琴曲_祈祷的少女钢琴谱

钢琴曲祈祷的少女_祈祷的少女钢琴谱_少女的祈祷钢琴曲

少女的祈祷钢琴曲_钢琴曲祈祷的少女_祈祷的少女钢琴谱

中国琴童的数量世界第一,没有人能控制他的数量;很多琴童花了大把的时间练琴,上着专业老师的课,却说自己是业余的;也有琴童去老师那上课,就像往功德箱里放钱,在许愿吗?你得练呐!

琴童的不热情不只是在小时候用来糊弄老师和家长,长大也这样。每次有亲戚朋友来聚,能不能弹两首听听?琴童会说,考完级就没弹了,都忘啦!

琴童,每年考级都是件大事;一年能参加几个比赛就算是拔尖,如果还有人愿意开办几场个人音乐会,开个视频账号每天上传弹琴视频,就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了;至于那些学了好多年啥活动都没参加过的, 居然是常态。

家长陪练的琴童

如果要让人们评选出一生中必会的乐器,我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钢琴。因为它是“乐器之王”,几乎囊括了乐音体系中的全部乐音,是除了管风琴以外音域最广的乐器,可以用于独奏、重奏、协奏、伴奏等演出。古典流行爵士乐,浪漫现代印象派,不管你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可以在钢琴曲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食粮,但这些东西其实和琴童没多大关系。

随意走进小区,一座里面至少能听到五户的练琴声,还有至少八户是家里摆着钢琴,好久都没碰过了,最后剩下两户要么是刚卖掉钢琴,要么是在学小提琴、古筝的。

琴童十级,可能连真正管弦乐团都没见过,悠久的音乐史也一无所知。谈起钢琴,只会想起那个闷热的夏天,放假在家狂练一个月。考完级,很难再燃起练琴的壮志豪情;多年以后,翻开谱子看到的是一个接一个不认识的小蝌蚪,还没电脑键盘盲打来的顺畅。

很多人一提钢琴,首先想到的是《梦中的婚礼》、《少女的祈祷》。这些东西好不好?好!难不难弹?也有技术!但这些毕竟不能整天弹。琴童感受最深的是音阶琶音、双音六度八度,是巴赫的二部、三部创意曲、小赋格,莫扎特、克莱门蒂的各种奏鸣曲。

靠天赋的琴童

如果弹钢琴需要天赋的话,那么这天赋属于那些对钢琴有足够的热情和激情、自制能力相对比较好、有独立思考的人。这天赋是与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总是有满腔的热情和激情,但是学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有厌倦的想法或者学不下去的念头的琴童有区别的;这天赋是讲究自觉自主练琴,而不是用其他人来逼迫自己学习的;这天赋是在练琴过程中学会思考,比如说多研究指法、触键,会在简单的练习里学到更加深奥的东西,不能够一味地追求练琴的时长,而是要看练琴的质量。

小琴童正在努力为自己的天赋保留一丝神秘的气息,让苦逼练琴看起来,更像是天才的结果。

小琴童的天才大脑是从家庭氛围里培养的,也是从严厉的家长每天督促出来的。当三岁宝宝沉浸在学会了自己穿衣服的亢奋中时,另外三岁的琴童会气定神地演奏拜厄的乐曲了;当小琴童看着手中闪闪发光的证书,幻想自己成为下一个李云迪的时候,天才小琴童会气定神闲地说刚参加过《天才小琴童》交响音乐会;当小琴童参加完琴行的习奏会,纪录片里余峻承小琴童已经气定神闲地与纽约交响乐团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了。

没有家长的引导,舍得投资,每天八小时的练琴,最好的人脉资源,余峻承凭什么能够在家弹着九尺施坦威大钢琴?跟着最好的作曲家和各大音乐家老师学习?怎么获得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的机会?

小琴童,没有资源的一代,注定一辈子要困在家里练琴,三年奋斗,弹完了小汤启蒙阶段;再花个五年奋斗拿下了一个十级证书,如果进展够快,恭喜你,可以考虑艺考,报个特长生加分了!

好像通过了艺考,就走上了专业道路一样,但是科班毕业的音乐生依旧又回到了琴行教学。继续让新一代的孩子感受他/她曾经练过的曲目。

学琴=“自讨苦吃”?

最伤亲子关系的两件事,一件是陪写作业,一件事陪练琴。每个琴童家里绝对是不练琴母慈子孝,一练琴鸡飞狗跳!大部分琴童启蒙阶段,都是家长风雨无阻陪学。我遇到很多学生,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晒的午后,要么是妈妈,要么是爸爸,一定会放下手里的一切带孩子来上课,也从未因这样那样的琐事耽搁过、迟到过,三年时间,不曾偷懒过一次。家长的坚持会让琴童明白学琴也是求学,老师是神圣的,学生就应该风雨无阻按时到课;家长的陪伴让孩子享受到来自父母的温情,感受到了学琴之路,琴童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孤单前行。家长的守时让琴童知道了时间的宝贵。

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家长都陪学,毕竟有些家长陪学,他们会将每节课的内容完整地录下来,一遍遍和琴童一起听,老师上课时还要认真做好笔记,不能走神:课前检查作业时有什么问题,如何纠正?新课讲了哪些内容?某个音、某个乐句应该怎样弹?作业是什么?如何去练习等等。

家长可以不陪练,但你得理解琴童,毕竟跟着节拍器要稳定地摸出那个琴键还是很难的。一首曲子那么长,不光速度要达标,弹得稳,弹得快,音乐性处理上还得加功夫。你得耐心,要营造出一个家庭氛围,就像每天像个闹钟一样固定时间督促一下孩子去练琴,如果不练就说服,再不行就强制,跟你每天要工作一样。练琴的时候避免高声喧哗和聊天,不要外放电视、打游戏。

琴童畏难,无法自律,都是正常的状态。我也会一遍遍听到学生跟我抱怨,“这也太多了吧,这太难了!” 但是下节课见到他,居然还弹的不错!对于琴童而言,如果严格激励,他们的进步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物理上的质变,也许我们还能找到宝宝小时候的开心敲琴键的视频,但多数的琴童,只能通过一张张不同的五线谱来扩充自己的曲目量。不要和别人攀比,每天进步一点点,按照自己的进度慢慢练习。那些超越自己能力的作品,要等到学到相应的技巧,具备了同等能力时,再开始练习。

有人说,是老师造就了琴童,但是没有琴童背后的家长,可能孩子还在家里玩玩具呢;很多人家长因为琴童不练琴就刻意停了课,觉得孩子可能不是那块料。但是你想过没有?琴童也许不是不爱上课,不爱练琴,也有可能是进度太快,技巧太难,肢体太难以协调,有的时候手指就是不听使唤跟不上速度,明明唱谱对的音,弹却弹错了。琴童的初心可能只是喜欢弹些他们爱听的歌。

病毒导致机构停课

今年,全国课外辅导机构停课,教育部做不到的事,让新冠病毒给办成了。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小老师转行卖水果、娃的衣服,小琴行卖课桌退租门店,机构也被迫关门,越来越多规模小的从业者被迫离开,这种破罐破摔的管理方式让琴童在无限的假期中一路狂奔,正好给自己一个不用弹琴,不用上课的好借口,离当时学习的初心越来越远。

那些练琴刻苦的人也正在视频上课,他们已经把高级别的曲目弹得很流畅了,还在问今年考级会照常吗?有没有线上比赛可以参加?那些不想练的人也正在逃离,放假至今五个月,没有进步,反倒打回了原形。

还剩下5000多万人坐在钢琴前,假装在练习。事实上,琴童都会有抗拒练琴的时候。这里只有少数人的热爱和多数人靠家长的鞭策坚持到底。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