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ate E-dur BWV 1035 J.S. Bach(1685 - 1750)

E大调奏鸣曲 巴赫

巴赫在其室内乐创作中主要考虑了弦乐器(小提琴、古大提琴、大提琴)。不管是独奏作品,还是三重奏奏鸣曲,都只是为小型乐队创作的,其中也包括混合三重奏(长笛、小提琴和数字低音)。而在所有的管乐器中,巴赫在室内乐中大多只使用长笛。

同巴赫的大多数室内乐作品一样,此处的作品也是在1720年前后在安哈特-克腾的莱奥博德亲王的王府中完成的。当时,长笛作为室内乐乐器很受欢迎;弗里德利希大帝本人就是长笛爱好者,他的宫廷长笛演奏手克万茨是那个时代最受尊敬的音乐家之一。

根据斯密德《巴赫作品总目录(BWV)》的记录,巴赫作有的长笛奏鸣曲共有8首,其中BWV1033-1035称为《三首长笛与数字低音奏鸣曲》。(在巴赫年代,数字低音是指低音旋律乐器——大键琴、古大提琴等的同时演奏,现在一般都只用大键琴来替代,但从声部数来看,实际这一套作品是三声部奏鸣曲。) 这E大调奏鸣曲是第三首,4个乐章是:1、不太慢的慢板(Adagio ma non tanto);2、快板(Allegro),前后部分分别反复的二段体;3、西西里舞曲(Siciliano),也是前后部分分别反复的二段体,二声部间的应答非常迷人;4、较快的快板(Allegro assai),舞曲风格也是前后部分分别反复的二段体。

Fantaisie pour flute et piano op.79Gabriel Fauré(1845 - 1924)

长笛与钢琴幻想曲,作品号79加布里埃尔·福雷

福雷,法国作曲家,1896年起担任巴黎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和院长,拉威尔、施密特等都出自他门下。他作为一名法国杰出的作曲家,在法国以外得到承认比较迟缓,但现已公认为法国最杰出作曲家之一,是有口皆碑的声乐套曲大师、键盘诗人、渊博的室内乐作曲家。他在继承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传统的同时,又为印象派音乐的出现开辟了道路。他那细腻优美而在和声上又绝非因循守旧的风格,具有出人意料的活力和感染力。

他的作品包括有歌剧、戏剧配乐、管弦乐、合唱、室内乐、钢琴曲、竖琴作品等。福雷的音乐情调高雅,韵味独特,“法国味”很浓,既有浪漫派的气息,旋律优美如歌,意境浪漫隽永;又有印象派的味道,犹如一幅幅轻柔明快的水彩画,色彩斑驳陆离、充满光与影的交织变化,从中能够见到莫奈等印象派画家热衷描绘的那些风景:月光下的小径、雨中的花园、洒在枝叶上的斑澜的阳光、打着遮阳伞的少女……

而福雷的室内乐既无情绪和力度上的大起大落,也无强烈的音调对比,更找不到极端沸腾的热情,他追求的是灵性、高远的精神境界,乐句总是绵绵不断地流动,如光如水,似云似雾,音响纤细优美,安静无哗,充满冥想。他具有敏锐的音乐感觉,为清新柔美的旋律配上美妙别致的和声,使音乐听来平和、含蓄、温馨、柔美。他的室内乐本质上是浪漫的,但他用一种阴暗的冷色调取代了19世纪浪漫派的那种多愁善感,使音乐具有一种清冷、空灵、孤寂、遥远的氛围。

这首长笛与钢琴幻想曲作于1898年,是福雷众多室内作品之一。作品虽简短,但已充分表现他那让人佩服的作曲技巧,让人期待到现场体现他那浪漫、幻象般的柔美“画面”。

AndanteRondoW.A.Mozart (1756-1791)

行板、回旋曲莫扎特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自幼就表现出超常的音乐天赋,3岁练琴、5岁作曲,1762年起其父安排去欧洲各国宫廷表演,1763年起作更广泛的旅行演出。曾师从巴赫,其初期作品也受巴赫影响。他一生共创作600多首作品,对各类音乐体裁的创作都能轻松自如。他的创作特色,其一是靠天才而体现出的让人惊叹的即兴性,其二是他的音乐中体现出来的即兴的单纯美,然后是他那非凡的平衡能力,最后他更把宫廷艺术的优雅发展到了顶风。他的音乐植根于萨尔斯堡何维也纳文化之中,单纯、自然、优雅、宁静。他更教会了乐器歌唱,把过去时代伟大声乐艺术中的抒情性,注入他的精美的器乐形式中。

他一生专门为长笛而作的独奏曲目不多,而这两首是最为著名的长笛短曲,在世界长笛比赛目录中经常出现。一快一慢的旋律、特殊的曲式、高难度的技巧以及音乐表现,让长笛演奏家“爱不释手”。

Ballade pour flute et pianoFrank Martin

长笛与钢琴叙事曲弗兰克·马丁(1890 - 1974)

马丁,瑞士作曲家、钢琴家、羽管键琴家,曾在雅克-达尔克罗兹学院任教,日内瓦现代音乐工艺学院的创建人和校长(1933-1939),1952-1958任科隆音乐院教师。

他的作品精美出色,以其细腻、色彩变化、对位技巧与表情特点而著称。他的早期作品深受法国晚期浪漫主义音乐(赛萨尔·弗兰克、加布里埃尔·富尔)的影响;1930年左右,马丁开始研究阿诺尔德·勋伯格的作品,但没有追随其美学思想。他自己的作曲生涯真正开始显山露水是1938年为独奏乐器和乐队创作的四部叙事曲(Ballade):这些作品将十二音乐法同功能性的和声结合起来,大量运用固定音型和低音长音,而且还采用纯粹的大调三和弦和小调三和弦,并在旋律以及和声方面交替使用导音及根音,挥洒自如。

他共作有6首叙事曲,为长笛和乐队创作的叙事曲是以1939年为长笛和钢琴创作的一部草稿为基础的,后来成为现代长笛作品中的一个必备曲目。

SonateFrancis Poulenc

长笛奏鸣曲弗朗西斯·普朗克 (1899-1963)

普朗克,法国作曲家。7岁开始作曲,15岁师从里卡多·维纳,1917年创作《黑人狂想曲》而成名,得萨蒂赏识。普朗克的创作强调旋律的造型美,他所表达的情感常常是欢乐与忧愁的混合。他在处理独奏乐器上有独到之处,所以协奏曲都有较高的评价,而宗教音乐曲调优美,令人沉浸于喜悦之中,承袭了海顿的传统。其音乐本质上是即兴式的,早起创作多有喜悦的明亮,二战后的作品渐渐向内收敛。

在普朗克的奏鸣曲中,最亲切的是这首《长笛奏鸣曲》,是为20世纪著名的赞助人、对音乐发展有重大贡献的科利吉夫人而作。共3个乐章:1. 抑郁的快板(allegro Malinconico),三段体;开头以长笛奏出的旋律贯穿全曲,中段长笛的表达更充满活力。2. 抒情曲(cantilena);十分缓慢地,长笛自始至终地表达柔美的旋律。3. 游戏似的急板(Presto giocoso);亦是一个主题强化的结果,重心转为钢琴,中间处略为回顾第一乐章开头部分,使用了高音域的音符。

Sonate A-dur für Flote (Violine) und KlavierCésar Franck

A大调奏鸣曲塞札尔·弗朗克(1822 - 1890)

弗朗克,生于比利时的作曲家、管风琴家。1837-1842年就读于巴黎音乐院,毕业后悉心作曲。1858年任管风琴师,因其杰出即兴弹奏才能而闻名遐尔,各方听众(包括李斯特)慕名而来。1866年李斯特曾说弗朗克的技巧足与巴赫媲美。1872年起任巴黎音乐院管风琴教授。他的后期作品为法国人进入“纯音乐”开辟了道路,也对德彪西、拉威尔等人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包括无数钢琴曲、管风琴曲、交响曲、一些清唱剧、两部歌剧、歌曲以及室内乐;但是,在当今的音乐会演出节目单只能看到他不多的几部作品,这首为小提琴和钢琴创作的A大调奏鸣曲是其中的一部。

这部作品完成于1886年,本来是献给比利时小提琴家伊萨伊(1858-1931),是弗朗克仅有的一部小提琴奏鸣曲,在音乐史中是小提琴作品的经典之一,后来改编为钢琴与大提琴以及钢琴与长笛曲。此曲共4个乐章:1、近乎中板的快板(Allegretto ben moderato);钢琴奏出宁静的序曲,然后长笛呈示神秘的第一主题。2、快板(Allegro),奏鸣曲式;钢琴呈示序奏后,以粗放的节奏呈示第一主题,然后移交给长笛,两乐器反复表现动荡不安的曲趣。第二主题发展部以钢琴的厚重和弦与长笛的平静答句形成高潮,两个主题以对位方式华丽地发展。3、宣叙调形的幻想曲,充分的快板(Recitativo - Fantasia);钢琴与长笛之间忽冷忽热的对话,长笛回答似地奏出悠长的宣叙调,幻想曲风格的音乐让你沉浸其中不可自拔。4、稍快的小快板(Allegretto poco mosso);这是开头不断出现、在期间安插出现于第三乐章为止的各种主题的自由回旋曲,其中也使用了卡农等手法,使回旋曲主题在这种回顾中能够突出,最后是落到回旋主题上,以长笛的长颤音华丽地结束。

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如杜梅、郑京和、敏茨、帕尔曼等都曾录制出版了这首著名的小提琴奏鸣曲。那长笛演奏是把小提琴的原作版本原汁原味表现出来呢,还是会有更让人惊喜的表现?音乐会上便可现场感受!

*曲目介绍摘自2003年出版的《音乐圣经》;部分资料由陈琦玲老师提供,特此鸣谢。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