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绿汀之所以是贺绿汀者,是他永远不由命运摆布,不信虚妄之言,抱持坚定信仰和爱国热忱,满怀振兴中国专业音乐艺术的崇高使命感和神圣责任感,以精深的音乐素养、职业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每每独立寒秋而作登高之呼,频频身陷险境而发铿锵之论,不以万全求苟且,唯从九死觅新生,由此在20世纪的中国乐坛上造就了这位大义凛然、众望所归的领袖,竖起一面迎风猎猎、永不褪色的旗帜。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居其宏

牧童短笛.mp3

00:0002:10

贺绿汀(1903-1999),原名贺安卿,又名贺抱真,湖南邵阳市邵东县人,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学院院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杰出的人民音乐家、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

钢琴曲牧童短笛作者_牧童短笛钢琴曲_钢琴曲牧童短笛郎朗

贺绿汀和姜瑞芝

1931年贺绿汀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主修钢琴与和声学。此时的他生活贫困,与妻子姜瑞芝挤在一家裁缝店的小阁楼上,冬冷夏热,甚至还随时面临着辍学、露宿街头的可能,条件极其艰苦。但贺绿汀没有被这些物质上的困难所击倒,而是一边念书、一边打工又一边进行创作。

牧童短笛钢琴曲_钢琴曲牧童短笛作者_钢琴曲牧童短笛郎朗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齐尔品(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Черепнин)

3年后,也就是1934年的春天,俄国音乐家齐尔品从欧洲旅行至上海,在上海举办了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他个性的演奏与风采深深打动了上海爱乐人士。同时,他也对中国的民族音乐饶有兴致。

此时,一个新奇的想法在他脑海中孕育出来,他给当时国立音专校长萧友梅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够举办一场以展示中国民族风格音乐为目的的钢琴比赛,邀请所有热爱音乐的中国人来参加,择优加以奖励。

牧童短笛钢琴曲_钢琴曲牧童短笛作者_钢琴曲牧童短笛郎朗

萧友梅

萧友梅对齐尔品的想法予以赞同,并立即为此次赛事忙碌起来,各类音乐杂志、中外刊物、广播电台也不遗余力地宣传。

贺绿汀得到了这个消息后,他兴奋异常,认为这是上天赐给他的机会。于是,整个夏天他都夜以继日地创作,童年的记忆及乡村生活的经历都给了他莫大的灵感,他共创作出了三首作品:《牧童短笛》、《摇篮曲》和《往日思》。

乐曲创作好了,贺绿汀却犹豫到底要不要投稿,到了投稿截止日,他拿着手稿在投稿箱前徘徊了数次,斟酌良久,才在四下无人时,将自己的三首创作都投了进去。

1934年11月27日晚,上海国立音专七周年校庆音乐会和中国风格作品比赛颁奖大会在上海四川北路新亚酒店礼堂里共同举行。

当齐尔品先生宣布此次比赛第一名的获奖者是《牧童短笛》的创作者贺绿汀时,一个青年激动地从后排座位上站起来走上台,他从齐尔品手中接过奖金和奖状,缓步走向钢琴,弹奏起了这首具有非凡意义的《牧童短笛》——这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中国音乐第一次让世界知道。

曲目:《牧童短笛》,演奏者:郎朗

《牧童短笛》是中国传统复调音乐理论和西方音乐理论完美结合的代表——它采用中国传统复调音乐中的支声复调和西方音乐中的对比复调相结合的方式,在中国传统五声调式(西方是十二平均律)中将中国传统乐器竹笛的发音特点与钢琴完美结合。

音乐响起,小路、水田、牛背上的吹着短笛的牧童都跃入眼帘……

《牧童短笛》中这种“中体西用”音乐创作观是“五四”以来音乐界对中国音乐发展道路探讨的其中一条,贺绿汀的老师黄自先生也提出“中国的新音乐必须由具有中华民族的血统与灵魂,而又有西洋作曲技术修养的作者创作出来。”

在这样的音乐改革背景下,贺绿汀将中国音乐未来发展视为己任,这首《牧童短笛》就是“中体西用”这一观念的丰硕“果实”,它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音乐的新面貌,也展现了中国音乐创作的无限可能。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