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钢

我出生在阿勒泰市,我的成长过程,饱含着新疆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营养。去年年底我出版的第一盘音碟《梦回天山》里,精选了12首曲目,绝大部分是在用萨克斯演绎新疆的民族音乐。从国内外听众热情的反响中,我坚定了自己寻找和研究新疆民族音乐,并用交响乐形式将其推向世界的艺术道路。

冬不拉开启我的音乐人生

我上中学时,班里有很多哈萨克族同学,我们经常凑在一起观看哈萨克族的赛马、姑娘追等民间活动。“黑走马”的旋律、冬不拉的琴音成为我童年时期文化构成的主旋律。也可以说,这奔放深情的旋律日复一日地沉淀在我的骨子里,成为我文化塑造的一个重要部分。

15岁时,我考进阿勒泰地区艺术培训班学习扬琴演奏。这个班是为阿勒泰地区文工团培养人才的。当时我们音乐班里的二三十个男同学都只有十五六岁,在宿舍里睡在一张大通铺上,宿舍的墙上挂着几个学生从家里带来的冬不拉,冬不拉热情高亢的声音让我痴迷。一放学,我们就抢冬不拉弹,我一门心思要把冬不拉学会,我的同学指点我,而我,听他们弹奏家乡的冬不拉曲调时,那流畅的音符就像溪水一样从我的笔尖流泻在五线谱上。看到我能把他们世代传唱的曲调写成乐谱,很多哈萨克族同学都很吃惊。因为从来没人这样记载和整理过这些草原上传唱的曲子。我从他们热情的眼神中感到了自己的价值,我对新疆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就这样萌生了。几十年过去了,我拿起冬不拉,还是如醉如痴,少年时代的美好记忆,让我对音乐艺术产生了无限的渴望。这强烈的渴望一生牵引着我,美化着我,塑造着我。

新疆多彩文化网住了我的心

学了两年扬琴后,我从艺术班毕业。那年冬天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新疆艺术学校的招生老师走进了我们班招生。我被录取,并改行学习大管,师从彭雁先生。虽然专业学习了两年音乐,但我艺术生涯真正的启蒙还是从彭雁先生开始的。在新疆艺术学校学习的3年中,我系统地学习了音乐理论和技巧,掌握了管弦乐和交响乐的基本技巧。那时候,我常常是令彭雁先生吃惊的。我每天在教室练习吹奏大管6个小时以上,直到头晕眼花了才会放下大管。在这样的付出和钻研下,我的舌音频率极快,被先生称作“快嘴”,并尝试用大管吹奏哈萨克族民歌。1978年,西安音乐学院来新疆艺术学校招生,原本不招收大管专业,但招生老师听了我的演奏后,非常激动,专门给学校打电话,将我特招到学校,师从陈山富老师。其间,我又学习了萨克斯等多种管弦乐器。那几年对专业的系统学习,为我今后的音乐研究奠定了基础。

毕业时,学校欲将我分配到陕西省乐团。但按照自治区毕业生分配的规定,我回到新疆歌舞团工作。临行时陕西省乐团给我一张调令,让我到单位后找人事处办理往西安的调动。令我自己也没想到的是,一踏进新疆歌舞团,新疆一体多元文化的脉络像一张五彩斑斓的网,严严实实地网住了我的心。

在阿勒泰度过的少年时期,让我沉醉在哈萨克音乐文化中难以自拔。在新疆歌舞团的舞台上,我接触到了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等诸多民族的歌舞艺术,我徜徉在这样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中几近痴狂。随着改革开放,舞台下观众的审美结构也日益多元,不断变化,世界经典曲目像海浪一样拍打着新疆人的音乐空间,很多观众开始关注交响乐。我感受到了观众审美取向上的变化,开始研究新疆各民族音乐与管弦乐、交响乐的关系,我发现,维吾尔族音乐旋律中的游移音,钢琴等乐器几乎无法表现;而塔吉克族音乐的旋律中,必须穿插运用打击乐器才能踏准音律,想用交响乐表现蒙古族和哈萨克族音乐,必须选用能突出思念情感的悠长音符的乐器……

我一天天琢磨,一天天尝试,一天天钻研。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像一条开满鲜花永无止境的小路,引着我走向音乐的殿堂。我不断摸索用大管、萨克斯等世界通用的乐器演奏新疆民族音乐,并多次在全国性演出中演奏了带有木卡姆音乐元素的大管协奏曲《前奏曲与舞曲》《叶尔羌河上的船歌》,开了以大管表现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的先河。我的愿望就是,让新疆多彩的音乐魅力展现在全世界观众的面前。

用萨克斯演奏新疆最美音乐

我的艺术探索之路并不寂寞,我的领导又是老师、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努斯勒提·瓦吉丁等艺术家始终和我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帮助。1991年,新疆歌剧团和新疆歌舞团的两个乐队合并成为新疆爱乐乐团,努斯勒提·瓦吉丁担任团长,我担任副团长和首席大管。爱乐乐团成立后,全国著名的指挥家常来指导、演出,让新疆的乐团艺术和交响乐艺术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的一个愿望就是把新疆多民族最美的音乐用西方乐器萨克斯美妙的音色和婉转深情的曲风演奏出来,《阿瓦尔古丽》《草原之夜》《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具有浓郁新疆特色的乐曲,令听众耳目一新,陶醉其中。萨克斯独奏集《梦回天山》中由我改编的《塔里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松树下的恋人》等让国内外很多听众感受到新疆民族音乐的无穷魅力,在一个新的平台上,向国内外推出了新疆各民族音乐。

我的音乐艺术创作,始终浸染在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海洋中。无论多忙,我每年要规划出一部分时间,带着相机和录音设备行走在天山南北,寻访各个民族的民间曲调,拍摄民间艺人的创作演出过程,当然,我的镜头中还有更多的大美新疆的壮丽自然。山川、河流、沙漠、胡杨,其所蕴含的曲线和光,在我的心里都是一串串音符、一部部乐章。我离不开新疆,离不开新疆各民族丰富的音乐元素,离不开这片多姿多色的富饶而纯美的大地。这里的音符值得全世界的人来聆听,我要始终走在这条艺术的探索之路上,继续谱写大美新疆的华丽乐章。(作者系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党总支书记、副主任,国家一级大管演奏家)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