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勃拉姆斯艺术歌曲《摇篮曲》勃拉姆斯是十九世纪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是继舒伯特、舒曼之后又一位伟大的艺术歌曲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旋律优美、结构清晰、织体丰富。他喜欢以爱情、家乡、自然风光、怀念、死亡为主题,作品主要表现内省、含蓄的感情,大多具有浓厚的德国民歌色彩。艺术歌曲在勃拉姆斯一生的音乐创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1853年创作的《爱的忠诚》开始,到1896年最后一部作品《四首严肃的歌》为止,他一生共创作艺术歌曲三百余首,贯穿了他全部的音乐创作生涯。接下来要论述的就是他众多艺术歌曲中的《摇篮曲》。《摇篮曲》是勃拉姆斯为其女性朋友贝塔-法柏而作。1868年勃拉姆斯在汉堡组建了一个女子合唱团,认识了温柔美丽的维也纳女孩贝塔,并深深的被她吸引,后来贝塔回到维也纳结婚,成为了法柏夫人。十年后,勃拉姆斯得知贝塔诞下第二个孩子,就想创作一首歌曲作为贺礼送给她。勃拉姆斯回想起贝塔喜爱的一首圆舞曲,将其作为钢伴伴奏的右手部分,然后配以优美恬静的旋律,创作出了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摇篮曲》。这首艺术歌曲的歌词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第一段来源于《少年魔角》,第二段取自舍勒的《绘图德国儿童的书》。歌词大意为,“安睡吧,小宝贝,你甜蜜的睡吧,睡在那绣着玫瑰花的被子里,愿上帝保佑你一直睡到天明。

安睡吧,小宝贝,小天使保佑你,在梦中出现美丽的圣诞树,你静静地安睡吧,愿你梦游天堂。”短短几句便描写出一位母亲对孩子最温暖的关爱以及单纯而甜美的祝愿。这首作品对歌唱语言的要求较高。首先在演唱德语时笔者认为应着重注意“s”和“z”等发音。字母“s”在词尾或音节尾部时应读清辅音s,如Dies。在词首或元音前时应读浊辅声带需要震动如Sen。在演唱时气息要求平稳,将音色与音量控制住,不要刻意地做修饰,以气带声,自然地演唱即可保持好声音的连贯与柔和,咬字需清晰,但又不可过硬,不然便失去了德语演唱的韵味。其次还要注意演唱的力度。如果为了突出音色用过于强大的力度演唱反而会起到反效果因为勃拉姆斯的创作追求理性,虽然感情丰富却注重节制。笔者发现许多歌唱家都有运用到弱声的演唱方法,通过这种演唱,音乐旋律更富流动性音乐情绪更加饱满,弱声不是假声,而是指通过演唱者通过流动的气息,保持喉头稳定和声音集中发出的半声,弱声演唱声音柔美精致,如果乐句中某个单词,或者某句话突然使用弱声演唱,不仅可以更好地抒发情感,而且还会使听众产生情感共鸣,弱声演唱要注意声音音量虽小但是轻而不虚,所以演唱者要具备稳定的气息和声音控制能力。

运用这种演唱能够更加深刻的表达出母亲温柔关爱孩子的情景。这首歌曲体现了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特点:迷人的抒情,人声和钢琴的完美结合,结构形式上的完整以及对歌词的心理探索。勃拉姆斯使歌词与音乐、歌唱的旋律和钢琴伴奏、意境的烘托与形象的刻画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与平衡。在这诗画一样的音乐中使艺术歌曲达到完美的境界,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音乐财富。贝多芬《致远方的爱人》/《阿德拉伊德》、舒伯特《魔王》、舒曼《献词》/《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两个掷弹兵》、德彪西《被遗忘的歌》/《曼陀林》、柴科夫斯基《摇篮曲》/《疯狂的夜》、拉赫玛尼诺夫《练声曲》/《春潮》《别唱吧美人》已考:福列《月光》/《曼陀林》、赵元任《教我如何不像他》/《海韵》、黄自《玫瑰三愿》、勃拉姆斯《徒然的小夜曲》/《四首严肃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