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编曲_钢琴曲编号_钢琴曲自己怎么编的

小说讲究三要素,即人物、环境、故事情节。散文讲究语言优美,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人都是好奇的动物,喜欢读故事。读者中阅读小说比阅读散文的人要多。本文主要聊聊如何用小说的笔法来写散文。

一.什么是用小说的笔法写散文

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夏天的成长》

这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一篇散文,除了语言感觉不错以外,似乎让人感觉不到有什么美的地方。估计读者读完以后,很少有人再读第二遍。原因何在,因为它只是语言美点而已。

钢琴曲编号_钢琴曲自己怎么编的_钢琴曲编曲

那么怎样才算是用小说的笔法写散文呢?笔者以为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散文中要有人物。

2. 叙事中要有情节。

3. 段落中要有场景。

4. 语言中要有味道。

二.经典如你:《月光曲》

《月光曲》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虽然经过多次改写,改变了作品原貌。但笔者以为,作品的改变还是比较成功的。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它的写法完全符合用小说的笔法写散文。请看:

钢琴曲编号_钢琴曲编曲_钢琴曲自己怎么编的

1.开头:民间故事的叙事模式

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月光曲》

民间故事的经典开头叙事模式:很久很久以前;村子里有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等。一旦提到“传说”,我们的好奇心一下子就给提起来了。因为“传说”一定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情,一定是有故事的。有了故事就会很好玩。

2.文中有了人物

这篇文章出现了三个人物,一是贝多芬,二是皮鞋匠兄妹,皮鞋匠妹妹还是一个盲人。故事就发生在三个人之间。贝多芬是一个著名的音乐家,皮鞋匠兄妹是一对贫穷人家的喜爱音乐的孩子。事实上,这和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传说中神仙和穷小子的故事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一个翻版而已,背后的叙事模式如出一辙。

3.叙事中有了情节

用小说的笔法写散文,文章是有情节的。《月光曲》的情节是什么呢?

先是,著名音乐家因为演出碰巧到这里,又碰巧来到他们家,碰巧他们喜欢音乐,碰巧他们谈的音乐又是贝多芬的。这是十分巧合还是故意设计?

贝多芬隐藏身份进屋谈曲子,因为弹的实在太妙了,被兄妹猜测到是贝多芬本人。贝多芬没有回答。按正常情节安排,此刻应该是贝多芬告知真相,然后大家拥抱在一起,表达以下感谢:我真是太幸运了。然后就大团圆结局了。可是作者没有如此安排,又安排了第二个情节:贝多芬因为太投入,又弹奏了一曲。这个曲子就厉害了。贝多芬从来没有写过这样一个曲子。兄妹也从来没有听过。读者也在纳闷,他要谈的究竟是哪一首曲子。终于,曲终人尽。兄妹完全陶醉在刚才的美妙曲中。此刻,其实应该结束了。不,我们都错了,故事还在继续。

贝多芬一句话都没有说,飞奔回家,马上写下《月光曲》。此刻,我们才完全明白,此曲是神来之笔。正所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一篇小小的散文,故事情节原来是那么曲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5. 段落中有了场景

钢琴曲自己怎么编的_钢琴曲编曲_钢琴曲编号

场景给人一种画面感,立体感。有了场景,一定离不开人物对话。文中多次出现人物对话》。

第一次对话:兄妹对话

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该有多好哇!”

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第一次对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二次对话:贝多芬和小鞋匠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第二次,同样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三次对话: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第三次,继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三次对话、三个场景,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6. 语言要有味:化抽象为具体

钢琴曲编号_钢琴曲编曲_钢琴曲自己怎么编的

抽象的事物我们很难琢磨,有时候又很难感受得到。比如、情感、音乐、声音等。如果在作品中,能把这些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就会给人一种场景的、可视化的感觉。南唐后主,李煜有一首词《虞美人》就有这么一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者把“愁”比作“一江春水”,我们马上就会感觉到作者满腔的愁绪,滔滔不绝流向远方。本文更是一篇化抽象为具体的典型范例。

把听曲子的感觉化作一个个具体的画面,而这个画面是那么美。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听《月光曲》的感觉,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呢?

(1) 抓住主要景物

微波、微云、大风、巨浪、浪花

景物从小、从轻到大、到凶猛,预示着音乐声音越来越重。

(2) 抓动词

钢琴曲自己怎么编的_钢琴曲编号_钢琴曲编曲

“升起来”“越升越高”“刮起”“卷起”“涌过来”

动作越来越猛,预示着音乐的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猛。语言、对话、场景、人物、情节,这就是一篇优美的小说化的散文。其实,这种写法,古人早就使用过。苏轼《赤壁赋》中:苏子与樵夫;欧阳修《秋声赋》中:欧阳修与童子等皆是此类作品。

创作我的作品:

请用小说的笔法写一篇散文:九峰山

名师推荐:

1. 贝多芬《命运第九交响曲》

2.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3.苏轼《诗文集》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