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集《童年情景》可以说是舒曼在音乐创作中的重大突破,《梦幻曲》作为其中的一首,广为流传。在《梦幻曲》中,舒曼将文学渗入到了音乐当中,并且在自己浪漫主义创作的基础上,融合丰富多样的织体、突破传统的和声理念创造出了一系列简单的旋律,这种简单中却糅杂了自己丰富的情感,情感中既有对儿时生活的回忆和感叹,又有对年华逝去的悔恨,正是音乐中渗透着的这股情感将听者带入一个梦幻的世界,引发一系列的想象与沉思。而对于一百多年后的我们,细腻的情感以及打破常规的勇气正是我们这些学习者创作过程中所缺乏的,本文将通过对《梦幻曲》作曲特点以及曲式的探讨来深入了解舒曼在《梦幻曲》所运用的音乐学原理,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努力达到更好的突关键词:舒曼;《梦幻曲》;曲式特点AbstractPianoalbum"childhoodscene"canmajorbreakthroughmusiccreation,"nocturnes"widelycirculated.reverie,schumannpermeatemusicliterature,hisromanticcreation,richvariedtexture,breakthroughtraditionalconceptsimplemelodies,simplemeltingpotbothmemorieschildhoodlifetimepassing,fantasyworld,triggeredmorethanonehundredyearsafterwe,emotionalwhatwelackedarticlethrough"nocturnes"composingcharacteristicsdeeplyunderstandachievebetterfuturelearningprocess.Keywords:schumann;"Nocturnes";bucklingcharacteristicsAbstractII(一)19世纪流派简述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德国作曲家、钢琴家,也是杰出的评论家,浪漫主义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独特的作曲技巧以及如诗一般的文学修养让大家钟爱。

舒曼的创作不像其他作曲家,他更加注重灵感与诗化,并富有文学性。新型音乐题材——钢琴曲就是舒曼所作。《童年情景》,是这一体裁的代表作。全曲由13首个性鲜明的小片段组成,灵感主要来自舒曼对幼年克拉拉的回忆。《童年情景》从各个角度描写童年生活,可以是游戏,可以是某个动作,也可以是一个童话故事。生动、形象是整曲的主要特点,广为流传的《梦幻曲》,它以简单的旋律,多声部的构思,给人富于浪漫的幻想,将人带到一个梦幻的世界。以下将对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第六首《梦幻曲》进行分析,从而深入了解《梦幻曲》的作曲特点,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借鉴。一、《梦幻曲》的创作背景(一)19世纪流派简述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卓越人物之一。19世纪对欧洲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期,也可以说是一个惨败的时期,不断爆发的独立战争与起义、拿破仑的失败使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幻灭,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日益剧增,浪漫主义思潮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中萌芽[2]。从音乐的发展史来看,浪漫主义音乐大都是在古典主义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再突破与再创新,不同的是,作曲家们多在词曲中更多的加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并开始将音乐与其他领域专业相结合,突破传统古典主义的约束。

科技的发展使得乐器工艺更加成熟,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以及声乐套取;肖邦富于浪漫主义的Polonez等等,浪漫主义音乐彻底解放了音乐艺术的表现空间,成为音乐发展史的里程碑。1840年以前,舒曼与同时期的肖邦和李斯特一样,也是现代钢琴技巧的创作者之一,他常从文学作品中提取创作灵感,将古典的音乐结构与浪漫的文学作品相融合,深厚的文学素养、诗人般的浪漫、对音乐的思考这些原因都使他成为与舒伯特具有同等地位的音乐大师,被后人传颂[1]。最主要的钢琴作品都出自于这一时期,比如《维也纳狂欢节》、《幻想曲集》、《钢琴套曲》等[11]。1840年以后是舒曼音乐创作的真正开始,这一时期在艺术歌曲以及管弦乐领域取得重大的进展,文学素养再一次在创作中发挥到了极致,大多数灵感都是从他读过的诗集获得,比如1840年他采用海涅的诗谱写了声乐套取《诗人之恋》,此类的音乐创作中大多写的是舒曼自己亲身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与妻子克拉拉的爱情故事,细致入微,音乐情感细腻、含蓄,使整首曲子拥有诗歌般的美好。(二)作者当时的简况说明舒曼的创作中包含了许多种音乐体裁的创作,但还是以钢琴作品、艺术歌曲居多,其中钢琴套曲是舒曼最为常用的形式,我们听过最多的就算《童年情景》,这次作品是以成人和儿童为出发点,通过成人回忆儿童,儿童感知成人的路线所作[9]。

《童年情景》是为当时和自己处于热恋中的克拉拉所作,舒曼曾对克拉拉回忆,“我想象着你童年的生活,写下了这部曲子”这是由13首小曲组成、从回忆的角度进行创作的曲集[13],他们分别是:(1)《异国和异国人民》异的故事》(3)《捉迷藏》(4)《孩子的请求》(5)《无比幸福》(6)《重要的事件》(7)《梦幻曲》(8)《火炉旁》(9)《竹马游戏》(10)《过分认真》(11)《惊吓》(12)《入睡》(13)《诗人的话》,每一曲都充满梦幻和好奇,细致地刻画孩童时期的内心世界。《童年情景》可以说是舒曼在音乐创作中的重大突破,该作品集并不是直接去纪实童年的一种生活态度,而是在成年人回忆童年的情景下创作,将所有人的记忆拉回到某个时期。十三首小曲将童年的生活如十三帧电影片段般展示在听者面前,将对儿时生活的回忆及感叹表达的淋漓尽致[10]。《梦幻曲》,是舒曼所作曲集中的第七首作品,也是这当中知名度最高的一首,《梦幻曲》中的童年令人向往、令人落泪。曲词叙述着孩童时代心中的美丽理想,诉说着成人对美好童年的向往,如果称赞莫扎特的曲子是童真的话,那《梦幻曲》更像是一种阅历无数后沉淀下来的极致简单。《梦幻曲》也常被后人以小提琴、萨克斯等形式演奏[12]。

尤其是以大提琴演奏的最为传神,低沉的音乐将人们带回童年。在《梦幻曲》中,舒曼将文学素养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极致,加上19世纪风靡的浪漫主义色彩,曲中又糅杂丰富多样的织体、突破传统的和声理念创造出了一系列简单的旋律,这种简单中却融入了自己丰富的情感,情感中既有对儿时生活的回忆和感叹,又有对年华逝去的悔恨,正是音乐中渗透着的这股情感将听者带入一个梦幻的世界,引发一系列的想象与沉思。二、《梦幻曲》的艺术特点(一)作曲特点在创作中,回忆永远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的一生是由不同的回忆片段组成的,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舒曼的创作也不例外,他是第一个将一个个小钢琴曲片段组织成曲集的人,新型的音乐体裁独具一格,从标题就可以看出,多以人物的动作、童年的某个场景命题,一连串的标题就好像在讲一篇没有尽头的 童话故事。《梦幻曲》构思精炼,情感丰富,浪漫主义色彩浓重,文学书籍 《西方音乐史》一书中这样写“他把对自然和超自然想象的描写撇在一边,在 他的作品里,一切都化作了纯粹的感情”,当时的舒曼是绝望又痛恨的,《梦 幻曲》是作者情感的积聚,这种情感也被格奥尔格•克内普勒所称赞,这与他从 小就培养的文学素养不可分割,整个曲子柔和细腻,既有情感又不失梦幻色彩, 在文学作品的影响下,舒曼的作曲特点也注重韵律感,将文学作品中语言式押 韵、整齐的旋律融入乐曲中,整首曲子往往由方正的乐句组成,方正的乐句中 国又有短的方正乐句,就这样一环套一环,再加上和声的多变性,让听者的内 心一会儿是柔情的水,一会儿又是暴躁的雷,富于变化的旋律有一种难以言说 的美感,舒曼创作中的两重性特征在作曲中也时隐时现。

(二)和声突破 《梦幻曲》的和声创作可谓是舒曼音乐史上的一大突破,和声理念的观点舒曼 主要还是借鉴前人作品,但在沿袭前人经验的同时,他自己不满足于目前的一 套和声体系[3],他便想方设法在此处做突破,这其实也算是他在创作上进行的 一个大胆的实验,舒曼所形成的非同于他人的个人风格与他在和声上所作的突 破是密不可分的,正如《十九世纪西方音乐史》一书中评论他时:“其最具独 创性的特点之一是爱用复杂的节奏,有时玩弄一个节奏达到极其过分的程度, 而这样的段落经常是贯穿整个乐章,听起来单调,甚至令人烦躁,这是其一种 风格特点,甚至有着结构的作用[7]。富有特征的半音阶非正规的解决办法,这 一特征在瓦格纳的音乐中依然是到处可见。 从19 世纪大部分的创作来看,传统的和声布局主要以几个功能和弦为主,副和 弦的应用还少之又少,也可以说在浪漫主义蔓延的19 世纪,没有人敢打破传统 音乐的和声布局,不和协和弦与和协和弦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相对平衡的, 舒曼的《梦幻曲》则有所突破,重属和弦的大量使用使得本应和协的和弦在舒 曼的创作中逐渐向不和协和弦转变,增多的不和协和弦打破了传统音乐中的平 衡感,追求一种不和谐的美感,“持续低音”的大量运用也造成和声的混淆, 不和协和弦与和协和弦的对比创作出神奇的梦幻色彩,和声的张力由此发挥到 极致,这种极度的张力反而让整首乐曲表达更加的丰富,舒曼的这一创作手法 在另一曲《异国和异国人民》中也有所运用。

例如《梦幻曲》的第22 小节: (图谱1) 如图,从第17 小节开始是对乐曲主题的再现,该小节则是在和声上有所变化, 同时在旋律上采用重复交错的技巧,避免乐曲产生单调感,在全曲中也起到一 个收拢的作用。 “异国和异国人民”第一小节 (图谱2) 《异国和异国人民》第一小节就采用与传统和声不同的布置,重属和弦在此处 的大量运用,使得整首乐曲调性横向扩展,个性化和声创作赋予乐曲丰富的色 彩[15]。 《梦幻曲》中突破传统的和声既给音乐创作上带来了很大的进步,又在一定程 度上保留了古典意义的和声,舒曼在和声上采取的不同于一般的处理方法是音 乐发展史上少有的突破,自此以后,多样新颖的和声拉开序幕。 (三)曲式分析 从舒曼作品的曲式结构来看,他对古典主义的创作手法还是有所保留的,诗学 的影响让他觉得音乐应该从固定的模式中脱离,音乐是需要创作的,而不是照 搬照抄,音乐就是在不停的重复与变化中不断寻找突破点与平衡点。舒曼在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