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评价小结

2、 随堂小结

教师导语:是的,宋祖英把《茉莉花》带到国外,让国际友人真正感受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美,歌唱家宋祖英美妙的歌声象茉莉花的花香一样芬芳迷人,小调也好,歌剧也罢,无不彰显着中国民歌独特的魅力。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老师愿茉莉花的清香永远留在每个同学的心里,让我们随着宋祖英一起歌唱,把茉莉花动听的旋律铭记在心中,好不好?

学生起立,一起高歌。

1、回家将江苏民歌《茉莉花》演唱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更多的关于茉莉花的乐谱、音响、图像等资料

评价

1、时间上的把握可能会有偏差

2、音乐欣赏课的重心还是应该以聆听为主,其余只是辅助手段,选择上应该更加斟酌。

《茉莉花》教学设计

一、课题: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课。《茉莉花》属于小调类民歌,是单乐段的歌曲,是一首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民间小调,它清丽、柔婉,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

“弘扬民族音乐”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的教学内容以江苏民间音乐《茉莉花》为主题,向学生展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独特的,丰富多样的色彩与风貌,学生通过对茉莉花香味、外型的了解以及对歌曲旋律逐步深入的感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茉莉花的美,在此基础上达到有感情的完美表达。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对音乐兴趣浓厚,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音乐素养。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已掌握了演唱的初步技能;同时也具备初步的音乐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他们通过电视、音像资料对《茉莉花》的音乐有所了解,甚至一部分学生已基本能哼唱歌曲了,因此,学唱歌曲已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把重点放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他们充分体验民歌中“小调”的美感,比较不同地区《茉莉花》的不同风格,了解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难点放在指导学生用轻柔、婉转的歌声演唱歌曲。

四、设计思路:

《茉莉花》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典型代表,它凝聚着劳动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切关怀。因此在设计《茉莉花》这课时,特地以课前欣赏萨克斯演奏的《茉莉花》营造氛围,再通过对茉莉花的了解导入新课,通过读、拍节奏的方式使学生自己实践并掌握音乐知识,解决了歌曲中难唱的句子,就让学生用听唱法跟着琴声学唱歌曲,然后通过让学生欣赏比较多种版本的《茉莉花》,螺旋上升拓宽知识面,感受《茉莉花》的无穷魅力,再通过讲述歌剧《图兰多》的传奇故事,了解茉莉花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培养学生民族自信

心、自豪感,激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同时,尽可能的使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感受民族音乐的美,进而爱上民族音乐。

针对以上宗旨,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学唱《茉莉花》,体验名歌中“小调”的美感,以及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

(2)、学习音乐知识“重复”,认识并掌握附点音符。

能力目标:

比较不同地区《茉莉花》的不同风格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比较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以及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轻柔、婉转的歌声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音符卡片

教学方法:听唱法、欣赏法、讨论法

五、教学策略:

1、通过“看、闻、听、说、唱、赏”花,循序渐进地了解茉莉花,感受茉莉花.

2、通过比较东北民歌《茉莉花》与江苏民歌《茉莉花》,感受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

3、通过读、拍、编等方法使学生自主地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4、在听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其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向往.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课题:听、闻、看。

1、师:同学们闭上眼睛闻一闻,听一听,你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再睁开眼睛看一看,你又看到了什么?(教师在教室里喷洒茉莉花空气清新气,课件出示带萨克斯演奏《茉莉花》背景音乐的茉莉花图片)。

2、师:茉莉花香不香,茉莉花美不美?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茉莉花的世界,感受茉莉花的芬芳!(板书课题:茉莉花)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闻一闻,听一听、看一看,既让学生从感官上去初步认识了茉莉花,又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还使学生直接进入了学习的主题。)

二、新课教学:

(一)让学生了解茉莉花。

1、师:有谁见过茉莉花吗?把你了解的茉莉花的形态、色彩描绘一下

2、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利用多媒体:在古筝演奏的《茉莉花》音乐背景下简单介绍茉莉花:

茉莉花原出波斯,汉代传入我国,已有1700年的历史。现我国广东、福建、四川及江南一带都有栽培。

茉莉花,是一种小花型,花色洁白,叶色翠绿,花小素淡,香味芬芳。茉莉也有红色的,色艳而无香,而浅红色的称米茉莉。白色的花,有芳香。茉莉性喜温暖,不耐霜冻。花期很长,由初夏至晚秋开花不绝。为常见庭园及盆栽观赏芳香花卉。

茉莉花清香四溢,能够提取茉莉油,是制造香精的原料,茉莉油的身价很高,相当于黄金的价格。茉莉花还可薰制茶叶。

茉莉花洁白、芬芳,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为了表达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传唱着许多赞美茉莉花的小曲,下面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和欣赏一些关于茉莉花的曲子。

(设计意图:(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简介茉莉花。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的整体感知,为学唱歌曲做铺垫. 音乐与相关文化的渗透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我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会用各种方法去了解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花的情感。)

(二)学唱歌曲及音乐知识。

1、播放童声版江苏民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师:刚才,我在播放茉莉花时,发现好多同学在小声跟着音乐一起哼唱,你们以前在哪儿听到过这首歌吗?

2、再次播放歌曲,课件出示歌页。

师:请同学们边听边看歌页,看看这首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哪两个乐句的旋律是完全相同的,怎样表示这两个完全相同的乐句?(AA、△△……)师:在歌曲或乐曲中,旋律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叫重复,用“AA”或“△△”表示.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唱一唱这两个乐句。

3、学习音乐知识:附点音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前面几个乐句的节奏型我们都很熟悉,但是,下面这一乐句 3 2 1 3 | 2 . 3 | 5 6 1 | 5 -|中的“2 .3 ”这个节奏型我们还没学过,下面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a、(课件出示)拍、读新的节奏型(见课本P35),要求学生口读、手拍、脚踏要协调,在读拍好后可以为节奏型创编句子。

ta a ti ∣ta ta ∣ta a ti ∣ta ti ti ∣ta a ║2/4 x.x ∣x x | x.x ∣x x x | x -║

茉莉花儿洁白又清香呀。

b、请学生用上面的节奏再说一句话。

c、点击电脑,认识附点音符及其实值。

d 、找出乐谱中的附点音符进行练习。

(设计意图:音乐知识直接讲述枯燥无味,学生的印象也不深刻,抓住小学生天生好动的特点,通过动口读、动手拍、动脑编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使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学生也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4、学习歌曲。

(1)、师:解决了歌曲中难唱的句子,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

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学唱歌曲;

(2)、全班齐唱一次;

5、歌曲处理

(1)、你感受到这首歌曲是什么样的风格?让学生自由讨论(柔美、婉转)。学生回答意思相近的教师都给予肯定,并告诉学生这就是小调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小调歌曲的美。

(2)、你能把自己总结的歌曲风格用歌声表现出来吗?

再一次听范唱,自己同时练唱,然后教师分组或抽单个学生检查演唱效果。让学

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评价能力。)

6、欣赏江苏风景

师:学了江苏民歌《茉莉花》后,想不想欣赏江苏的风光?(课件出示带竹笛演奏的《茉莉花》背景音乐的江南风景图)

(设计意图:感受《茉莉花》的柔美、细腻与江南的人文风情也有关系。)

三、教学拓展:

1、师导入:优美的音乐出自美丽的地方,其实,这首《茉莉花》是根据另外一首也叫《茉莉花》的民歌改编的。想不想听听原汁原味的《茉莉花》?在听的过程中,大家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这两首《茉莉花》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2、课件出示:江苏民歌《茉莉花》

这样,老师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自己分组讨论一下。

分组讨论。

(生回答问题,反馈讨论的结果。)师在听的时候注意抓住以下几点关键词:节奏、方言、流行、民族、情景……

好了,大家都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们再来一起看一看这两首《茉莉花》的第一句,跟着老师的琴声,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出示两首《茉莉花》主题旋律。

(师钢琴伴奏,生跟唱两句歌词。)

大家刚才又重温了两首《茉莉花》的主旋律,谁来说一说,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请同学们从节奏、旋律上来分析!

(补充问题:从学生回答的答案中提问。)

例如:为什么婉转?——你能唱一唱吗?——分析……

(生回答。)师抓住几个关键词:

节奏的疏密、流行与民族、抒情与欢快……

(师生共同来总结):

第一首《茉莉花》节奏较为稀疏,速度较慢,因此更为平缓;而第二首《茉莉花》节奏较为紧密,速度较快,因此显得更为流畅,并且第二首的风格更为民族一些,而第一首则是在第二首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流行音乐的因素。

课件出示:

来,大家一起来跟着老师的琴唱唱这首原汁原味的《茉莉花》。

课件:《茉莉花》歌词。

(师钢琴伴奏,生用普通话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接下来老师再提一个问题:

3、除了江苏以外,我国还有很多的省市流传着具有自己省份特征的《茉莉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东北民歌《茉莉花》;

录音:东北民歌《茉莉花》、

4、江苏民歌和东北民歌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吗?

东北民歌有什么特点啊?

生答。师总结:东北民歌风趣、幽默、衬词很有特点;旋律的起伏很大。

那江苏民歌呢?

生答,师总结:江苏民歌表现了江南人阴柔、细腻的人文风格。

(设计意图:通过听赏和分析两首不同版本的江苏《茉莉花》和东北《茉莉花》,使学生自主感受江苏民歌《茉莉花》和东北民歌《茉莉花》的不同风格,并引导学生探究其形成原因,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体会音乐与生活、音乐与地理环境、音乐与人文环境的关系。在对不同形式演绎的《茉莉花》欣赏过程中,感受传统音乐的发展变化,体验不同音乐表现形式的美,体验不同风格的《茉

莉花》的美。)

四、教学延伸。

1、欣赏《图兰多特》

除了江苏、东北、河北流传着《茉莉花》的民歌以外,我国还包括山西、陕西、四川等省市流传着《茉莉花》的民歌。但由于江苏民歌《茉莉花》其旋律婉转、优美,很生动的表现了茉莉花的特点,因此这首《茉莉花》早在18—19世纪享誉全世界。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普契尼在他的歌剧《图兰多特》中就以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为主题再现了神秘而美丽的中国。

说到《图兰多特》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她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出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出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来,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都死在了她的刀下。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他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问题那样,被处死刑。当天晚上,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瞧,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播放背景音乐),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音乐的魅力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在剧中把《茉莉花》曲调作为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之一。从此,《茉莉花》的芳香,随着这部经典歌剧走遍了世界各地。

2、课件:《图兰多特》剧照和主题音乐

五、小结:

师:歌剧大师普契尼的经典“绝唱”《图兰朵》问世近百年后,在金秋十月,它将作为国庆六十周年的献礼在鸟巢上演。奥运会班底,张艺谋导演,世界顶级高音歌唱家,在鸟巢的八万人体育场将一个在世界歌剧领域有着深重影响的经典剧目做全新的融合与演绎。这将是世纪盛宴,会被人视为是一生都难以再体验的经典,而在这次全新又隆重的演唱会上,《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又将成为主题音乐,由此可见,《茉莉花》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凝聚着

劳动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切关怀。了解了茉莉花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后,我们作为中国人感到自豪的同时,是否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是否也该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那就行动起来吧!融进浓浓的情感画出你心中的茉莉花,献给祖国!或者写上你对茉莉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以表达你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茉莉花》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开阔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明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道理,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六、寄语未来

小结:《茉莉花》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国还有许许多多如茉莉花一般美的民族音乐,期待着有一天在你们的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从你们的心田飞向世界!

让我们再次高歌《茉莉花》!并在歌曲结束时随音乐走出教室。

欣赏《东边升起月亮》教学设计

[作品分析]

1.背景材料

歌剧《图兰朵特》是普契尼的最后一部歌剧,作于1926年。作品没写完普契尼就病逝了,歌剧的后部分是由他的学生阿尔芳诺根据他的遗稿完成的。这部歌剧描写的是发生在中国元朝的都城北京的故事,剧中的主人翁图兰朵特是中国元朝的一位公主,她容貌美丽、性情残忍,她给向她求婚的人出了三个难猜的谜语,猜不中的将被处死。为了使图兰朵特的形象富于东方色彩,普契尼在这部作品里选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作为歌剧的音乐素材。在这部作品里,他坚持了创作的现实主义原则,摆脱了原作的象征性,使全剧充满生活气息。他一反过去常取的抒情室内风格,恢复了几乎被人忘却了的意大利正歌剧风格。剧中有气势雄浑的合唱、辉煌的独唱段落,其中《今夜无人入睡》成为众多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在音乐会上演唱的保留曲目。1999年,著名导演张艺谋和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在北京太庙联袂执导、指挥了这部歌剧的演出,赋予这部古典歌剧新的传奇色彩。

2.作者简介

普契尼(1858~1924) 意大利作曲家。毕业于米兰音乐学院。他的第一部歌剧《曼侬·列斯库》在米兰歌剧院上演后使他名声大振,引起人们对他的关注。以后他又创作了多部歌剧佳作。如《艺术家的生涯》、《蝴蝶夫人》、《托斯卡》等,成为继威尔第之后最有影响、最有才华的歌剧作曲家,对20世纪歌剧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普契尼在歌剧创作中,非常重视文学剧本,有着敏锐的戏剧感,认为“一部歌剧的基础就是题材及其戏剧处理。”同时他也十分重视人声在歌剧中的地位,认为“没有深深打动人心的旋律,就没有音乐”。他对管弦乐队的表现力也很精通,并表现出他非凡的天才。他的歌剧的演出效果是强烈的戏剧性与音乐、管弦乐、朗诵、动作、服装、布景以及灯光最高效率的综合,被誉为是驾驭舞台效果的能手。

3.音乐分析

《茉莉花》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从18世纪末叶起,还流传到欧洲和美洲。1840年英国地理学家和旅行家约翰·贝罗在他所写的《中国旅行记》中刊登了这首民歌,从此在国外就把它作为中国民歌的典型广泛传播。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朵特》中就采用了江苏民歌《茉莉花》作为重要的音乐素材。以下是在歌剧的第一幕中第一次出现的《茉莉花》主题,是由童声合唱在幕后由远而近地唱出来的。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