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小调第二十号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20 in D Minor K.466)

作于1785年2月,2月11日在维也纳首演,作曲家本人担任独奏。

年轻的贝多芬非常推崇K.466,将它作为自己的保留曲目,而且还为这部K.466创作了华彩乐段。据统计,为这首协奏曲谱写过华彩的还有勃拉姆斯、胡梅尔、阿尔康、布索尼和克拉拉·舒曼,现在的演奏家大多是采用贝多芬为第一及第三乐章所写的华彩。

K.466有莫扎特后期交响曲的规模与气势,又延续了他独特的纯熟技巧与集当日音乐风格之大成等特色。莫扎特在他小调作品里,潜藏着深深浅浅的哀愁与悲怆,这部作品就被人称为“悲剧协奏曲”,但得到了一种抗争的气质。在莫扎特所有协奏曲中,这首作品最受浪漫乐派作曲家喜爱。它表现出的骚动不安及抒情风格,让十九世纪人视莫扎特为前浪漫乐派的革命先锋,也是贝多芬及其他突显自我风格的音乐巨人之先驱。

共3个乐章:

1 ALLEGRO 快板 D小调,奏鸣曲式。

2 ROMANCE 浪漫曲,降B大调,三段体结构,由呈示部、中部及再现部构成。“浪漫曲”是来自西班牙民间的抒情声乐曲,十八世纪后半叶在西班牙、法国民间流行。莫扎特为这一乐章取名"浪漫曲"以强调这一乐章的抒情特征,这在18世纪的器乐协奏曲中是不曾有过的。

3 RONDO ALLEGRO ASSAI 回旋曲 很快的快板,B小调。

***《C大调第二十一号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21 in C Major K.467)

完成于1785年3月9日,1785年3月10日于克鲁克剧场首演,莫扎特本人担任钢琴主奏。

这是一首热闹且充满庆典色彩、印象明亮的协奏曲。进行曲般雄壮的开曲气氛,以及充满奔腾般诙谐精神的终乐章,还有中间乐章始终优美如歌的行板,都体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妙笔。不仅如此,曲中还充分体现了主奏者的钢琴演奏技巧,但并非纯粹的炫技之作,莫扎特以其独有的无可比拟的均衡感,使得听众根本找不出管弦乐与主奏乐器(钢琴)之间合作上的丝毫破绽。

共3个乐章:

1 ALLEGRO MAESTOSO 庄严的快板 C大调,奏鸣曲式。

2 ANDANTE 行板 F大调,三段体。莫扎特最受喜爱、传播最广的乐章之一。1967年瑞典电影《Elvira Madigan》(中文名:鸳鸯恋)主题音乐使用了 Géza Anda 演奏的这一乐章 ,后来很多人将此曲称为“Elvira Madigan ”。

3 ALLEGRO VIVACRE ASSAI 活泼的快板 C大调, 奏鸣曲式。

***《降E大调第二十二号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22 in E flat Major K.482)

作于1785年12月16日,该年12月23日在布鲁克剧场首演,莫扎特独奏钢琴。莫扎特在1785年为自己的音乐会而创作的三部作品(降E大调K482、A大调K488、C小调K491)有一个共同特点:管弦乐伴奏部分启用单簧管。那时的单簧管是相对较年轻的乐器,十八世纪后半叶才开始普及。莫扎特在这部作品中以单簧管取代双簧管的位置,这是钢琴协奏曲发展史上的首创。单簧管最早在莫扎特作品中亮相是他22岁时在巴黎创作的《D大调交响曲K297(巴黎)》,但《巴黎》交响曲中没有针对单簧管自身特色予以特殊地位。 这部作品也是莫扎特所有的协奏曲中演奏时间最长的一首。 共3个乐章:

1 ALLEGRO 快板 降E大调,奏鸣曲式。

2 ANDANTE 行板 C小调,变奏曲式。

3 ALLEGRO 快板 降E大调,回旋曲式

***《A大调第二十三号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23 in A Major K.488)

完成于1786年3月2日,推测在当月四旬节演奏会期间首演,作曲家本人担任钢琴独奏。作品完成距上一部钢琴协奏曲K482约四周,距下一部K491三周,两月后的5月1日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首演。 作品配器包括独奏钢琴,1长笛,2单簧管,2巴松,2圆号,弦乐组。 由此以后的作品中,管乐的数量基本和弦乐相持平。 这部作品又被称作歌剧协奏曲,被认为在艺术成就方面达到了18世纪器乐创作的巅峰,是莫扎特创作的最纯正的古典乐队协奏曲体裁模式的典范。

共3个乐章:

1 ALLEGRO 快板 A大调,协奏曲型奏鸣曲式。莫扎特为这一乐章写下了华彩。

2 ADAGIO 柔板 升F小调,三段体。采用了来自意大利民间西西里舞曲节奏

3 ALLEGRO ASSAI 极快的快板 A大调,回旋曲式,回旋主题共出现4次。

***《C小调第二十四号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24 in C Minor K.491)

完成于1786年3月24日,该年4月3日或7日首演于维也纳伯格剧院(Burgtheater),作曲家本人钢琴独奏。这是莫扎特仅有的两首小调协奏曲之一,有人认为这部作品超越了他的20号D小调协奏曲,更富激情、更具震撼力而且更深邃。这两首小调协奏曲的戏剧性和哀婉性非常合乎浪漫主义者的情感,因而在19世纪被后人频繁演奏。贝多芬对莫扎特小调作品的喜爱是众所共知的事,他为莫扎特的D小调钢琴协奏曲写过华彩,而听过排练中的C小调协奏曲后,贝多芬据信曾对克拉莫说过“我们永远不会有这样的乐思!”

从手稿上可看出,乐队部分相对清晰完整,但独奏部分有许多地方都粗略不全,许多音符被省略或含混地写在空白的谱线上,而且第一乐章及第三乐章的装饰奏也被略去。虽然此曲显然是仓促之作,但却也是莫扎特最强而有力的钢琴协奏曲,运用最多的木管——有长笛、两支双簧管、两支单簧管(这是莫扎特为单钢琴所作协奏曲中唯一一次同时使用单簧管和双簧管)、两支巴松管,还外加两支法国号、小号及鼓,让乐团在齐奏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力量与丰富的音色,表现出种种细腻的音色变化。音乐学家 Arthur Hutchings认为这是莫扎特最伟大的钢琴协奏曲。

不幸的是,和其他几首晚期协奏曲一样,莫扎特没有在乐谱上留下任何华彩段。许多后来的音乐家(包括 Johannes Brahms, Ferruccio Busoni 和 Gabriel Fauré)都尝试过填补这一空白,除了风格上的不同外,这些华彩段大多都超出了莫扎特时期的键盘范围。

共3个乐章:

1 ALLEGRO 快板 C小调,协奏曲型的奏鸣曲式。

2 LARGHETTO 小广板,降F大调.回旋曲式。

3 ALLETTO 小快板 变奏曲式。主题与第一乐章有关联,强调半音阶进行,共8次变奏。是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中最后一次采用变奏曲的形式。

***《C大调第二十五号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25 in C Major K.503)

完成于1786年12月4日,被认为是莫扎特维也纳时期在1784年-1786年间创作的12部钢琴协奏曲杰作的最后一部。虽然作曲家本人生前数次演奏过它,但在他死后却被长期忽略,直到20世纪晚期才重回经常演出曲目。与莫扎特同时代的音乐评论家 Johann Friedrich Rochlitz 形容 K.503为"迄今为止(莫扎特)的协奏曲中最壮观也最困难的" 并且 "(也许)是世上所有的协奏曲中最壮观的。" 它常被拿来与随后的41号“朱庇特交响曲”相比较,在贝多芬的第四钢琴协奏曲和第五交响曲中,都可以寻见它的影子。

共3个乐章:

1 ALLEGRO MAESTOSO 庄严的快板 C大调,奏鸣曲式。

2 ANDANTE 行板 F大调,省略发展部的奏鸣曲式。

3 ALLETTO 小快板 C大调,回旋奏鸣曲式。

***《D大调第二十六号钢琴协奏曲》(加冕)(Piano Concerto No.26 in D Major K.537)

完成于1788年2月24日,由作曲家本人首演于1789年4月14日德累斯顿的宫廷音乐会。因后来莫扎特在1790年10月曾在利奥波德二世皇帝加冕典礼时演奏过,所以1794年出版时有标题为《加冕协奏曲》,同场合演奏的还有19号K459。这部协奏曲有个不同之处在于原稿中“几乎没有为钢琴的左手写下任何音符”,原因也许是“显然莫扎特知道他要怎么弹”,据推测空缺部分是首次出版时由音乐出版商约翰·安德烈( Johann André)补充的。虽然在当时这部作品因优美和它的洛可可风格而颇受欢迎,但在现代却被不少人认为不及它之前的十二首和后面的第27号钢琴协奏曲。而如内田光子和科林·戴维斯这样的音乐家则认为这是一部被低估的杰作。

共3个乐章:

1 ALLEGRO 快板 奏鸣曲式。

2 LARGHETTO 小广板,A大调,三段体。

3 ALLETTO 小快板 D大调,类似无发展部的奏鸣曲式。

***《降B大调第二十七号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27 in B flat Major K.595)

手稿日期为1791年I月5日,首演时间不确定,也许是1791年3月4日由作曲家本人在音乐会上演奏,也许是由他的学生Barbara Ployer 在当年1月的一场音乐会上演奏。相比后期的其他几部协奏曲,此次的乐队规模较小,没有小号和定音鼓。莫扎特为第一乐章、第三乐章写下了华彩段。

这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首钢琴协奏曲,是一部非常个人化的作品,同时又是一部被称为莫扎特钢琴协奏曲颠峰的作品。在第一乐章的发展部里,几乎是每两小节就转换一次调性。和声写作富于色彩,清晰透明的旋律透出的是优雅与痛苦。在这部作品完成几天后的1月14日,第三乐章的主旋律被莫扎特用于了他的艺术歌曲“渴望春天”(Sehnsucht nach dem Frühling K596),如今已经成为德国民谣标准曲目中的一员。

共3个乐章:

1 ALLEGRO 快板 降B大调,奏鸣曲式。

2 LARGHETTO 小广板,降E大调,三段体。

3 ALLEGRO 快板 降B大调回旋曲式。

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好象从来没有越出公众音乐的边界。既然它们都是为公开演奏会而作,当然就不能有任何轻浮的情调。但它却放纵于最黑暗,最光明,最严肃,最消沉,最深沉的情感的表达。它将华丽风格推向交响性格,将听众的趣味提到新的高度。(Alfred Einstein)

在莫扎特所有二十七首钢琴协奏曲里,至少有十首以上的精品。他们是成熟时期古典风格的典范之作,达到了罕有的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独奏与乐队、色彩与结构之间的全面平衡。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是协奏曲这种体裁的巅峰,后人无法超越,即便是贝多芬也仅仅是在规模上超出。仅是一个技术要点,比如木管乐器与独奏家之间的对答和交织,后来没有任何人达到过莫扎特协奏曲中那样多样与丰富的境地。(音乐学家杨燕迪)

FIN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