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斯特的钢琴作品《爱之梦》摘要:李斯特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爱之梦》第三首是李斯特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之一,在创作及音乐处理等方面都有着李斯特独有的美学思想,本文通过对其音乐美学思想的探讨,阐述作品中优美的旋律崇高的追求,以期更全面的诠释作品。《爱之梦》,是一首婉转优美,充满了爱恋、期盼、回忆的曲子。情意绵绵的旋律、梦一般的境界。关键词:李斯特;美学特征;优美;崇高李斯特艺术生涯及艺术风格伟大的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李斯特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被世人称为“钢琴之王”。他的钢琴作品都以艰深的技巧而闻名,同时作品本身充满了诗情画意。他生于匈牙利雷定,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此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弗朗茨李斯特1811年生于匈牙利雷丁,幼年即为神童,9岁时举行第一场钢琴独奏会。1821年去维也纳,随萨列里与车尔尼学习。1823年在巴黎、1824年在伦敦演出(受到英王乔治四世接见)。1823-1835年住在巴黎,与柏辽兹和肖邦以及文学界、绘画界名流交往。

他享有风格趣味华丽非凡的钢琴炫技大师的声名,盛极一时。1833年起与玛丽达古伯爵夫人同居,生子女三人,女儿科西玛先嫁比洛,后嫁瓦格纳。1840-1847在欧洲、俄国等地巡回演出,与卡罗琳赛因维特根斯坦公主同居。1848-1859年,任魏玛宫廷乐长,在此十年中指挥演出大量作品,特别是柏辽兹和瓦格纳的作品,使魏玛一跃而为显赫的音乐中心。1850年指挥《罗恩格林》的首演。这十年也是李斯特自己的创作丰收的年代:作有《浮士德》和《但丁》2首交响曲、12首交响诗和其他许多作品。1860年起住在罗马艾斯特庄园,1865年接受低品神职而成为李斯特神父,这一时期创作许多宗教音乐,包括《圣伊丽莎白轶事》和《基督》。1869年起,往返于罗马、魏玛和布达佩斯三地之间,其风流韵事仍为全欧洲的话柄。最后年致力于教学工作,门生中有西洛蒂、拉蒙德和魏因加特纳等人;同时,创作进入重要的新阶段,每首作品的和声都有重要创新,如《愁云》和《死神恰尔达什》,预示了德彪西的“印象主义”。李斯特是19世纪最辉煌的钢琴演奏家。他受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名家帕格尼尼的启发,决心在钢琴上创造出同样的奇迹。他的演奏风格继承了克列门蒂、贝多芬的动力性钢琴音乐传统,发展了一种19世纪音乐会的炫技性演奏风格。

作曲方面,他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体裁,发展了自由转调的手法,为无调性音乐的诞生揭开了序幕,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风气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原则。李斯特追求的是一种令人眩晕的、具有炫技特技的钢琴演奏风格:极快的速度、响亮的音量、辉煌的技巧、狂放的气势令当时的人们为之陶醉。这种辉煌浪漫。极富个性的钢琴演奏风格,确立起欧洲钢琴演奏艺术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爱之梦》介绍李斯特《爱之梦》(第三首)创作于1847年,是李斯特所钟爱的音乐与文学结奋的标题音乐之一,他认为,标题音乐之“题”,唯有一“诗”这种具有微妙联想功能的魔术般语言才能传达,而并非一般逻辑性的语言所能替代的。作者就是希望在自己的音乐中,能让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就像灵魂与肉体一样亲密无间”叭而关于音乐的审美价值,李斯特则表现出了优美与崇高的追求,在这首改编自德国著名抒情诗《尽其所能爱的去爱》的《爱之梦》里,他并没有局限于诗词的内#原诗基调低沉,表现了生离死别的伤感情绪,而他所表现出来的音乐形象仿佛有着更崇高的任^~“丰富并净化人的情感,唤醒他们心灵上最美好的自我作曲家追求的艺术理想已不再是古典时期所崇尚的调和中的美,而是强调调和中的一种“力”!本文所分析的这首《爱之梦》就是充满了自由、矛盾、激情的力量,并且优美与崇高兼备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作曲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一种强烈的美的感受。

浪漫主义大师李斯特钢琴曲《爱之梦》,是一首温柔婉约,充满了梦想、充满爱恋、回忆的曲子。他把自己的三首歌曲改写为三首钢琴曲,题作《爱之梦》。原来的歌词,分别作为钢琴曲的题诗。第一、二首的题诗是德国诗人乌兰德的《崇高的爱》和《幸福的死》;第三首的题诗是弗莱里格拉特的《爱吧》。1850年李斯特将自己的三首歌曲《至高的爱》、《幸福的死》、《爱吧!》改编成三首抒情钢琴曲,并将它们一并题为《爱之梦》。这三首乐曲都采用了夜曲体裁,其中以第三首最为著名。本人拟在《爱之梦》乐曲的意境来源、音乐情绪、音乐形象等方面作一些细致分析。爱吧,能爱多久,愿爱多久就爱多久吧,你守在墓前哀诉的时刻快要来到了。你的心总得保持炽热,保持眷恋,只要还有一颗心对你回报温暖。只要有人对你披露真诚,你就得尽你所能,教他时时快乐,没有片刻愁闷!还愿你守口如瓶:严厉的言辞容易伤人。天啊--本来没有什么恶意--却有人含泪分离。夜曲由一个轻声吟诵,情意绵绵的旋律开始,李斯特在此处指出速度表情为PocoAllegroconaf-fetto。所采取的演奏发应体现出一下特点:用左右手的拇指交替演奏主题旋律,音调朴实,音色浑厚。拇指交替演奏时要注意应保持声音的统一,速度不尽量保持较慢,体现出宽广,舒适的情怀。

主题旋律在中声部,相当于中,大提琴的音域,具有男性化的抒情。伴奏模仿的竖琴的效果,表现出歌唱者含蓄深沉的心态。左手的低音进行,音和音的间隔较长,体现出一种舒缓的感觉。不要弹成一个一个孤立的声音,主要突出横向的线条。中段分为三个部分,旋律的情绪不断高涨。首先,第一部分转入E大调,主题旋律转到了高声部,具有木管的音色,与第一段中部分的主题形成了对比。这段应特别注意左手低音声部的半音下行。它给音乐带来很强的驱动力。这一部分从音乐的情绪上来讲,就好像是一座桥梁,从第一段的宁静,深沉到第二部分的热烈。它起到了重要的过渡作用。尽管这段开始处写着Piuanimatoconpassione,但是在演奏中不应操之过急。这样才能自然的从前段过度过来,也不会给人一种突然的感觉。第36小结,第四拍得E音及下方的属和弦应该重视。这是一个高潮点。因此,李斯特将此和铉加上了分解琶音的演奏,强调这个和铉的力度和重要性。第二部分转入了C大调,第37小节处左手分解和铉变为宽广的下行进行,加强了动力感。此处李斯特指出semprestringendo,为推动乐曲的高潮而聚集力量。这段可称为是主题在整首作品中最高昂。最激动的陈述。

右手的旋律和左手的低音都是用八度的音形来充分,更增加了宽度和力度。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品中最真挚的爱。李斯特的音乐情感美学李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他的艺术观点和美学主张不脱离浪漫主义时期艺术界的一般美学宗旨。他追求音乐创作的哲理性、抽象性、象征性和主观性,强调民族性,音乐创作与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古典乐派的基础,比较古典乐派,更为重视音乐的社会教育功能,更为重视综合艺术的创新。李斯特在音乐史上并不是以音乐理论著称的,但他的音乐美学思想确实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了当时和现在的音乐表演、音乐创作和各种音乐理论的发展。他在一生中撰 写了大量文章和数百封信件来表达自己对于音乐美学,特别是钢琴美学的看法。 他的钢琴美学内容广博,无论是对钢琴音乐的表演、创作、情感表现力、技法都 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李斯特是一名注重钢琴表现形式的音乐家,但他更为重 视钢琴音乐中的内在情感和表现力。他认为音乐的表现力胜过许多其他的艺术门 类,而在音乐门类中,他最熟悉、擅长的钢琴又是极具表现力的乐器。。他认为, 音乐中一定要有真实的情感,而且伟大的作品都是由炽热和不朽的情感所组成 的。在谈到音乐的情感问题时,李斯特认为音乐有“内容”,而这个“内容”就 是音乐的情感。

音乐的情感既是音乐的内容,又是音乐的形式。 李斯特的钢琴作品和美学思想不仅沐浴在这种浪漫主义思潮的和煦中,同时 他用自己的才能和决心极大地推动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浪漫主 义时期音乐的表现。他的音乐作品极具戏剧性,前半生充满了尘世的浮华,后半 生却又写尽了未来的前景,他既是浪漫主义的集大成者,又是启迪思考的睿智先 知,他是带来鲜花、掌声的天使,又是神秘、矛盾的魔鬼。他的音乐既是浪漫主 义的里程碑,又是投向未来的长矛。 浪漫主义大师李斯特钢琴曲《爱之梦》,是一首温柔婉约,充满了梦想、期 盼、充满爱恋、回忆的曲子。他把自己的三首歌曲改写为三首钢琴曲,题作《爱 之梦》。原来的歌词,分别作为钢琴曲的题诗。第一、二首的题诗是德国诗人乌 兰德的《崇高的爱》和《幸福的死》;第三首的题诗是弗莱里格拉特的《爱吧》。 《爱之梦》为快板,降A 大调,单主题三部曲式,采用了夜曲的题材,乐曲的 开头以恬静柔和的旋律贯穿其中,右手的分解和弦具有流动感和起伏感,烘托出 浪漫主义时期特有的音乐氛围。深情婉转的旋律深深的打动着每位听者的心。 “李斯特的华彩手法极其讲究色彩的丰富与技巧的辉煌。并要传达出诗意的柔美 色调。

”乐曲的中段情绪不断高涨,热烈而激昂从而逐渐推向高潮,体现了对爱 的渴望和执着追求之情。乐曲再现部分的主题旋律又回到开始时的那种抒情、宁 静、安详的气氛中。那丰满的和声与优美如歌的旋律让听者久久沉浸于其中,难 以忘怀,默默地享受着那幸福甜蜜的感觉。句尾旋律的律动渐行渐慢,使音乐变 得空旷而辽阔,让人意犹未尽,在梦一般美丽的感觉中,恋恋不舍的结束全曲。 爱之梦优美的旋律《爱之梦》是单主题的三部性结构,按照音乐主题的发展共分为三个主要部 分:首部。音乐开始主题从不完全小结大六度上扬进人第小节,让人感到仿佛一 步跨入了爱的天堂。接下来则是主音上方大三度音(:,在不同的和弦中不断地变 换位置,中音声|部平缓柔美的旋律线条配以优美的分解和弦深情而舒展,弹奏 时仿佛使人联想到教堂里的钟声,昭示着爱情的神圣和永恒。在主题的第二次呈 述中,主题旋律出现了一个“髙点”,并在“4”上注释了“^”、她.的符号, 是主题的一次升华。紧随其后的对比乐段 8,调性从、大调转到〔大调,节奏上 加入了八分音符,旋律更为紧凑,一环扣一环,并在低声部连续运罾用了十个开 放式的分解和弦旋,使音乐逐渐由杆情化开始向情绪化转变,为髙潮的出现埋下 了伏笔。

音乐继续发展,通过三次0-5II 的阻碍进行落在了降3 作曲家在这个音之后并没有满足观众的期待感,而是选择了一段急速、略带炫技性的华彩句作为桥梁进入中部,这种阻碍进行给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营造了一种疑惑、不解的情绪。 相对于天性敏感、内向、忧郁的肖邦而言,李斯特的音乐中更多表现的是斗 争中的豪迈气势和澎湃的激情。但这首《爱之梦》既具有强烈悲剧色彩的崇高又 不失髙贵华丽充满幻想的优美,它们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音乐中既饱含着心灵 精致的哀伤又鼓荡着作曲家不可遏制的激情。人类的生活千变万化,不仅是在戏 台上甚至在无数场合中,都是悲剧与喜剧、痛苦都与快乐混合在一起。康德认为: 喜剧是“幼稚的狡计”和“有趣的笑闹”等,显然这是一种优美,但这种幽默与 讽刺常常会流于庸俗。而悲剧则往往是“严肃的”“宏大的”,但常常会给人一 种过分高尚而难以亲近的感觉。而这首《爱之梦》则既是“令人亲近的悲剧”又 是“令人尊崇的喜剧”,崇高与优美相伴随,带给了我们强烈的美的感受。 爱之梦中的崇高思想康德在崇高分析论中说到“偷悦在美那里是与质的表象结合着的,在崇高 这里则是与量的表象结合着的。甚至就种类而言后一种愉悦与前一种愉悦也是 大不相同的:因为前者(美)直接带有一种促进生命的情感,因而可以和魅力及某 种游戏性的想象力结合起来;但后者却是一种仅仅间接产生的愉快,因而它是通 过对生命力的瞬间阻碍及紧跟而来生命力的更为强烈的涌流之感而产生的”叭 李斯特《爱之梦》中的崇高是单纯而又强烈的,在作品中部,作曲家虽延用首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